作为一个探索性的研究,无法构建复杂的理论模型。也不适合贸然采用纵向研究,因为基本的变量关系尚不清晰,两个新编问卷与其他问卷的关系也缺少实证探索。因而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目的是考察几个最关键的变量,为未来更严格的变量关系的探讨提供初步的实证数据基础。
1 被试
来自湖北省两所高校的634名大学生填写问卷.其中男性343人,女性292人,其中2人未报告性别。被试平均年龄20.036岁(SD=1.400).
2 研究工具与程序
所有被试回答有关人口学变量的问题后填写以下问卷。以下所有问卷的题目顺序均打乱,以避免被试形成预期,导致出现验证性偏差、默许偏差等方法效应。
2.1 自我矛盾性问卷
采用研究一中编制的《自我矛盾性问卷》,问卷包括16题,分为内部矛盾、反馈矛盾和自我改变三个维度。问卷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本研究中(tonba(h a为
2.2 矛盾性寻求问卷
采用研究三中编制的《矛盾寻求问卷》,问卷共一个维度,包含7道题目,问卷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I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本研究中(tonba(h a为.785
2.3 自林与自我清晰性
与先前研究相同,采用《ToSenbetg自尊问卷》( (tonba(h a=.810 )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 (tonba(h a=.751)。
3 结果
3.1描述统计与性别差异
首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按照自我矛盾性量表和矛盾寻求量表的因子结构计算因子分,使用因子分进行分析。所有变量的描述统计信息见表。内部矛盾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得分高于男性。从偏度和峰度数据上可见,所有变量均接近正态分布。由于自我矛盾和矛盾寻求等四个变量是因子分,所以平均数接近0.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性别差异。结果可见内部矛盾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总体上女性自我概念内部矛盾的程度略高于男性,而自我概念的清晰程度略低于男性。另外,在自尊上男性得分略高,但统计差异边缘显著。
3.2相关分析
变量之间的相关矩阵见表。首先可见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内部矛盾和反馈矛盾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而两者与自我变化存在轻微的负相关。内部矛盾与反馈矛盾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均呈现中等强度的负相关,而自我变化维度与之存在轻微的正相关。
自我矛盾的三个维度均与矛盾寻求存在显著正相关,但除自我改变与矛盾寻求的相关略高外,其余两维度与矛盾寻求的相关均十分微弱,可能存在其他变量的影响。
3.3 回归分析
采用分层回归考察自我概念矛盾性与矛盾寻求的关联。以矛盾寻求因子分作为结果变量,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龄加入回归方程。性别采用虚拟编码(dummy (oding),男性编码为1,女性编码为0.回归方程整体不显著。第二步加入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回归方程显著。其中,自尊显著正向预测了矛盾寻求,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负向预测矛盾寻求。控制住第一步和第二步加入的变量后,第三步加入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因子分。结果可见表22}发现回归方程同样显著,且T1改变量显著。这表明自我矛盾性作为整体对矛盾寻求存在预测作用。具体而言,内部矛盾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而反馈矛盾的偏回归系数达到边缘显著, B=.108, SE-=063, t-1.705, t=089。自我改变的预测作用显著,自我改变得分较高的个体,也倾向于寻求可能带来自我矛盾性的信息.
由于内部矛盾和反馈矛盾的相关较高,可能带来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且两者的方差膨胀因子(V1F)分别达到了2.898和2.528.多重共线性会降低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导致显著性检验犯二类错误的概率提高。因此,考虑到内部矛盾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在第四步中,将内部矛盾从方程中删除。结果发现删除后对方程T}改变的影响极小,但是消除多重共线可能存在的影响后,反馈矛盾的偏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
3.4自尊的调节作用
分别考察在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对矛盾寻求的影响中,自尊的调节作用。自尊中心化后,分别与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相乘,构成交互作用项。由于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均为因子分,因此无需中心化处理。在控制年龄、性别、自我概念清晰性后,将矛盾寻求回归至自我矛盾性变量、自尊以及交互作用项上.
调节模型1中,自尊调节内部矛盾对矛盾寻求的预测作用。从表中可见,虽然内部矛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但是乘积项显著,表明内部矛盾实际上存在影响,只是其影响的强度随被试自尊水平而不同,自尊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进行简单斜率分析,首先采用传统的方法( "pi(k-a-point" ),选取自尊平均值及正负一个标准差,分别作为中等、高、低自尊水平,计算在这三种水平下内部矛盾的简单斜率(TogoSa, 1980)。结果表明在低自尊水平下(-.868 ),简单斜率边缘显著,B=.128.SE=069, t=1.851, p=065,而在其他两个水平下,简单斜率均不显著。显然,传统的方法无法充分揭示显著的交互作用细节,因为根据平均数与标准差选择的调节变量取值可能范围过窄,且“高”、“低”的含义依赖样本(HaveS, 2013).所以,进一步采用JohnSon-Neyman法((JohnSon & Fay, 1950; JohnSon & Neyman, 1936解索使简单斜率达到显著的调节变量取值范围(HaveS, 2013; Lee, Lei, & Btody, 2015)0
采用JohnSon-Neyman法计算得出当自薄取值(-oo, -.984] U [ 1.734, 00)时,内部矛盾能够显著预测矛盾寻求。当自尊为一84时,被试自尊低于平均值,简单斜率显著p=141, t=1.964,p=.OS,即自我概念内部矛盾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矛盾信息。当自尊为1.734时,被试自尊高于平均值,简单斜率显著.165, SE--.084, t 1.964, p=.OS,即自我概念内部矛盾较低的个体倾向于寻求矛盾信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的样本中,被试的去中心化后自尊的范围为【-3.525, 1.87习,高自尊达到1.734已经接近取值范围最大值,此时数据点个数较少,统计推断结果可靠性存疑((ohen, (ohen, WeSt, & Aiken, 2003)0
调节模型2中,自尊调节反馈矛盾对矛盾寻求的预测作用。从表中可见,虽然反馈矛盾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但是乘积项显著,表明反馈矛盾实际上存在影响,只是其影响的强度随被试自尊水平而不同,自尊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针对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样首先采用传统方法,选取调节变量的平均值和正负一个标准差,考察简单斜率的显著性。结果发现当自尊较低 (-.868 )时,反馈矛盾的作用显著,B=.203, SE=.073, t=2.791, t.=005;当自尊取平均值时,反馈矛盾的作用边缘显著,B=.116, SE=.063, t=1.839, p=066;当自尊较高时(.868 ),反馈矛盾的作用不显著,p=.028, 5E--.069, t-.405, p=.685.采用JohnSon-Neyman法则发现高自尊条件下,使反馈矛盾的效应达到显著所需的自尊取值已经超过本研究中自尊的最大值。因此,自尊中等或较低时,反馈矛盾的提高会导致被试倾向于寻求矛盾,而自尊较高的情况下,反馈矛盾与矛盾寻求之间不存在联系。
调节模型3中,自尊调节自我改变对矛盾寻求的预测作用。从表中偏回归系数中可以看出,虽然自我改变和自尊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但是两者的乘积项并不显著。自尊并未调节自我改变对矛盾寻求的预测作用。
总体而言,虽然在回归分析中内部矛盾与反馈矛盾的作用相对不突出,但是考虑了自尊的调节作用后,两者均对矛盾寻求存在作用。总体而言,低自尊个体若自我矛盾性较高,会倾向于进一步寻求矛盾;自尊较高的个体矛盾性与矛盾寻求之间的关联则不明显。仅从回归方程的角度,当自尊高到一定程度后,个体自我矛盾性将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矛盾寻求,但是所需的自尊程度已经接近或超过了研究样本中自尊的最高值,因而缺少实际意义。
4 讨论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自我矛后性与矛后寻求之问的关系,结果发现自我矛盾性中的自我改变维度与矛盾寻求存在正向预测关系,表明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之间确实存在关联,而自我存在矛盾的信息可能是自我改变的信息源头之一总体而言,自我矛盾性中的自我改变维度得分较高的个体,更可能主动寻求自我矛盾信息。
同时,本研究发现反馈矛盾与矛盾寻求之间也存在联系,感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与主观体验、外界反馈存在冲突的个体,更可能寻求矛盾信息,但这一效应受到个体自尊的调节,即这一效应仅在自尊较低的个体身上才会出现,而当个体自尊较高时,反馈矛盾则与矛盾寻求不存在明确的关联。
反馈矛盾较高的个体更可能主动寻求自我矛盾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较高的反馈矛盾带来的自我概念的不确定可能导致个体扩大自己社会比较的范围,可能导致其更愿意寻求与自我概念相矛盾的信息,即所谓的范围寻求(tange Seeking)现象(Wheelet et al., 1969)。人们可能希望通过搜集、了解更多与自我不一致的信息,以便综合考察后作出判断。其次,由于自尊调节了反馈矛盾的作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低自尊的个体更厌恶自己的自我概念,因而希望接触到能够否定自我认识的信息。按照这一解释,则个体可能受到自我强化动机的驱动((Ali(ke & SedikideS, 2009),表现出了寻求使自我概念变得积极的信息。然而,如果按照这一解释,则无法说明为何自尊能够正向预测矛盾寻求。如果低自尊且高矛盾的个体更希望寻求矛盾的信息,则高自尊的个体总体上应当不愿接触自我矛盾信息,自尊应该与矛盾寻求呈现负相关。因此,自我强化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变量之间局部的表现。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回归分析获得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暂时无法确定是矛盾寻求导致人自我矛盾性程度较高,同时由于自我矛盾性与自尊的负相关而导致低自尊,还是低自尊群体中,自我矛盾性低的个体更容易主动寻求矛盾。另外,完整的矛盾性与矛盾寻求的关系难以揭示,因为普通大学生样本中,极度高自我矛盾和极度低自我矛盾的情况均不常见,且普通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形成阶段,其自我概念持续时间不长。所以,目前发现的结果可能是中等、低程度自我矛盾性状态下的情况。根据自我矛盾性的理论,当被试群体总体上自我矛盾性较低时,自我矛盾稍高的个体的自我相对比较灵活,较少受到自我防御的影响,可能更愿意主动寻求矛盾。若将极端高自我矛盾和低自我矛盾的被试纳入分析,或考察自我概念相对稳定、持久的群体,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呈现另外的模式。
由于本研究在抽样和设计上均存在不足,下一步需要尝试施测不同的被试群体,全面开展纵向研究以考察自我矛盾性的作用,或者进行实验室实验,通过操纵自我矛盾性的方式检验自我矛盾性对矛盾寻求的影响。7研究四:自我矛盾性对矛盾寻求的影响
人们对自我一致性的追求只是局部的、暂时的,一旦自我一致性达到,人们会开始对自我矛盾的信息感兴趣,甚至主动寻求自我矛盾的信息,试图体验相反的自我,尝试挑战自我。获得矛盾信息后,个体又会进入追求一致性的努力中,将这些矛盾的信息整合为自我的一部分.个体始终处在追求矛盾到追求一致,再在新的基础上追求矛盾的循环过程中。
研究四通过三个实验检验这一假设。研究4a和研究4b分别直接检验这一效应及其机制,而研究4(考察被试本身的自我矛盾性水平与实验室中自我矛盾性操作之间的交互作用。(本文由中国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官网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