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矛盾性与自我领域稳定性操作
自我矛盾性的操作总体上与研究4a相同。与研究4a的区别在于,本研究中考虑自我领域可变性的作用。预实验中,20名大学生进行学科提名,实验者要求被试分别指出一个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成绩提高(或短期内可能迅速下滑)、成绩更可能波动的学科,和一个成绩比较稳定,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的学科。经过对被试提名的筛选,最后选择数学作为不稳定的学科,英语作为相对稳定的学科的代表。因此,对于高可变性条件下的被试,自我矛盾性的操作与研究4a相同;对于低可变性条件下的被试,自我矛盾性的操作即将文本中的“数学”改为英语。
2 操作检查
作为操作检查,被试在7点李克特式量表上评价“对于故事中的‘你,的—成绩,‘你,觉得……(如果感到无法判断,请选,`4')”,1代表“非常不确定”,7代表“非常确定”。其中空白处根据被试所处的实验条件分别为“数学”或“英语”。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矛盾程度越低,自我一致、清晰的程度越高。
3 自我概念清晰性
采用(ampbell等人((1996)编制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 Self-(on(ept (latity S(ale)测量被试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该问卷包含12个项目,其中9道题为反向计分题。题目样例如“有些时候我认为,我了解他人比了解自己要多”(反向计分)和“一般来讲,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ampbell等人最初的问卷使用5点李克特式量表计分,本研究中为了与其余问卷保持一致,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先前研究中自我清晰性问卷的信度一直较好(徐海玲,2007; (ampbell et al., 1996),本研究中
4 自我领域的重要性
研究通过三道题测量特定学科对被试的重要性,“_是我的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的_成绩对于我很重要”、“我很在乎自己的_成绩”,被试在7点李克特式量表上进行评价,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其中空白处根据被试所处的实验条件分别为“数学”或“英语”。为避免实验操作前回答这些题目使被试对研究目的产生怀疑,另外增加三道形式上类似、内容上无关的填充题目(如“音乐是我的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平时喜欢上网”与测量自我领域重要性的题目混合、随机打乱顺序后令被试进行评价。三道题计算平均数后作为这一自我领域对被试的重要性的指标。
5 自葬
使用ToSenbetg(1965)编制的《自尊问卷》( The Self-ESteem S(ale)测量被试的自尊。该问卷包括i0个项目,半数为反向计分。该问卷最初使用4点李克特式量表计分。本研究中为了与其余问卷保持一致,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ToSenbetg自尊问卷使用广泛,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tonba(h a = .85,具有较好的信度。
6 学业自我效能
采用梁宇颂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测量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梁宇颂,2004)。该问卷参照Pintti(h和De Gt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分量表中的相关题目编制而成,共22题。问卷包含两个维度,每个维度I1道题。两个维度分别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前者更多关注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判断,后者具体指个体对自己能够通过采用特定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该问卷最初使用5点李克特式量表计分。本研究中为了与其余问卷保持一致,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在本研究中,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tonba(h a = .90,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tonba(h n = .73,均有较好的信度。
7 因变t测,
(1)矛盾寻求
使用《矛盾寻求问卷》中的两道题目测量被试矛盾寻求的动机。只选用两题是因为《矛盾寻求问卷》针对的是个体当前整体的动机状态,因此只挑选两道易于改编的题目,以适合实验操作的内容。被试在两道题目上的积极态度可以表明被试对寻求自我矛盾的态度相对积极。“对于故事中‘你’所面对的情况,‘你’在多大程度上再意接触可能动摇自己自我认识的信息?”,以及“对于故事中‘你’所面对的情况,‘你’在多大程度上渴望接触一些挑战自我的任务?”被试在7点李克特式量表上进行评价,1代表“非常不愿意”或“非常不渴望”,7代表“非常愿意”或“非常渴望”。
(2)自我矛盾性接触意愿
自变量操作后,被试阅读以下文字:
“此时,你得知另外一所学校有一位一一一推好的同学。根据其他同学的描述,他的_水平可能比你高,也可能不如你,需要进一步了解才知道。”
其中空白处根据被试所处的实验条件分别为“数学”或“英语”。为避免先前研究使用一道题目测量自我矛盾性接触意愿导致数据离散、出现天花板效应,降低了检定力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三道题测量被试接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触他人充满不确定、可能与自我概念产生冲突的反馈,I代表“非常不愿意”,7代表“非常愿意”。题目分别为:“这时候有一个机会能够去认识这个人,你在多大程度上厄意去和他认识?”“同样,对于这个人,你是否希望进一步了解关于他的信息?”以及“对于这个人,如果雷要付出一些经济上的代价(如:需要花一小笔费用)才能与其接触,你是否仍然属意设法去认识他?”。本研究中,三道题的信度较好 ( (tonba(h a=.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