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衡先生生于1899年,当时恰逢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中国受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及西方列强人侵。其幼年时正值中国贫弱与被奴役的历史时期,生长于军阀混战及被日本侵略的动乱社会中,也曾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新中国成立后便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科学事业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天不假年,1955年因突发脑淤血医治无效去世。
家庭背景:丁道衡先生出生于贵州省织金县牛场街,字仲良,出身官僚世家,书香门第。其祖上是晚清名臣丁宝祯,曾任清时山东巡抚及四川总督之重任,为官清廉有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其祖父丁梅村曾任知府(湖北黄州),其父丁体文也任过知县。丁道衡先生自6岁起随其父母宦游江西萍乡、湖北等地,此游历时期也见闻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知识,这对其成长和思想解放至关重要[y。其幼年时的教育多由其父教读,此经历对其成长功不可没。
中学时代:丁道衡先生17岁时立志科学强国,于1916年考人贵州省立模范中学,其天资聪慧,读书发奋,且矢志不渝地坚持学习深造,然当时正值20岁,家中逼其完婚,但拒绝家庭所安排的婚姻而两次逃婚。1919年时,因其成绩突出,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人北京大学甲部预科深造。
大学时代:1919一1926年是丁道衡先生在北京大学求学时期。1919年,丁道衡先生冲脱家庭的重重阻挠而北上,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人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学习。后经过严格筛选升人正科,1921年人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26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因其成绩突出,学识渊博,毕业后即留校任助教。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因支援学生参加反抗北洋军阀卖国行为而被捕人狱,后被释放。
北大助教及西北科考时期:1927年5月一1930年8月,参与了斯文赫定及徐旭生等组成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中外联合西北科考活动,担任天山南麓的地质考察、地质矿产调查、古生物研究等工作。在西北科考的3年中,历经西北内陆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400多万平方千米,尤其是发现的白云鄂博大铁矿对于建国后包头钢铁基地的建成贡献突出,西北地质图的绘制、地质资料的收集也是功不可没。1987年,白云鄂博矿区举行主矿发现60周年纪念大会,为纪念丁道衡先生之功绩,在矿区街心为其塑像,供人瞻仰、纪念。
留学时代:1934一1937年,因其在北京大学任助教时期成绩突出而获得北京大学资助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修习构造地质学,后人马堡大学随鲁道夫·卫德肯修习无脊椎动物化石。在此时期完成了古杯海绵、波哈贝、方椎珊瑚等的研究,其文章《古杯的更订》(载《矿物、地质、古生物年鉴》)一文解决了当时争论了90余年的问题,获得博士学位,并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留学归国至新中国成立前时期:1937年,恰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祖国生死存亡之际,丁道衡先生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归国。1937年底聘任云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技正),1939年参加了“川康科学考察团”。1940一1942年期间,应聘到武汉大学矿冶系任教。1942一1949年期间,回到家乡国立贵州大学工作。曾在安顺创办工农学院,并附设工业职业学院,自任院长,后并人贵州大学。1949年之后的数年间在重庆大学讲学,支持重庆大学师生的“反饥饿运动”,在贵州大学时批判国民党反动统治,鼓舞广大师生举行游行活动而被捕。
新中国成立后时期:1950年起担任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委、西南文教委员会副主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当选贵州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等职务。1951年,当选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与贵州省政协15名常委之一。1952一1955年期间,院系调整之后,调重庆大学地质系担任系主任;1953年,担任重庆市政协常委、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55年,国家地质部委派丁道衡先生到地质部古生物司工作,同年2月21日,因突发脑淤血,经抢救无效去世,时年56岁。同年2月23日,丁道衡先生公祭大会在重庆市举行,陈筹(时任重庆市副市长)、杨松青(重庆市统战部部长)、周钦岳(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谢立惠(九三学社重庆市分社副主任委员)、郑思群(重庆大学副校长)、重庆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重庆大学地质系全体同学两千余人到场悼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