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性消化不良常以消化不良为首发症状就诊,该病主要是由肝脏功能不全而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吸收、分泌、屏障、血液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西药主要以保肝、调节胃肠动力为主,涉及药物偏多。现代研究表明,功能性胃肠病是针灸临床的优势病种,灸法能够更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川。隔药饼灸是集穴位、药物透皮吸收和热力刺激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疏通经脉、调整和推动气血运行,使脏腑功能逐渐恢复,从而达到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隔药饼灸联合护理指导治疗肝病性消化不良80例,与西药对照组80例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均为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2.14±6.43)岁,平均病程(2.25±1.45)年;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4.09±6.90)岁,平均病程(3.01±1.5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罗马111诊断标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属肝郁脾虚型患者。主症:胃院或胁肋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塘不爽;次症: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肝郁脾虚证主症3项(胃院或胁肋胀痛)必备,或主症2项(胃院或胁肋胀痛必备)、次症2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疗效观察;④患者有脂肪肝、肝硬化。
1.4 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病及肿瘤患者,有明显胃肠器质性疾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10910003,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m},每口3次口服。
2.1.2 治疗组隔药饼灸治疗
取穴:肝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均取双侧。隔药饼的药物组成及制作:柴胡30}、白芍30},获菩30}、白术30}研成粉末状,之后用醋调匀成糊状(可加促透剂),用手捏压成厚约2mm、直径为(1.0±0.2)〔二的药饼。把药饼依次放在肝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上(选择一侧),然后依次用艾条对药饼进行悬啄灸,每个穴位10min,每口1次。次口选择对侧的穴位依次进行,如此往复。
护理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护理指导措施,主要包括:
①饮食指导:合理控制热能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摄入;
②运动指导:依据患者的医学检查资料,结合自身爱好等制定运动处方;
③心理指导:从情志到疾病是一种量变的积累,很多疾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通过心理疏导,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肝失疏泄的情况得到改善,进一步巩固疗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
2.2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
采用半定量法,即对6个主要症状(上腹胀、上腹痛、暖气、烧心感、善太息、纳呆)进行分级,分0--4级五级。意识不到各种症状存在为0级;能意识到各种症状存在,但非常轻微为1级;可意识到各种症状存在,但未影响正常活动为2级;症状持续存在,明显影响口常工作为3级;症状严重,不能正常工作、生活为4级。每级10分,评出治疗前后总分,求出疗效指数以判定疗效。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国际通用罗马111标准明确指出脑肠轴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密切相关。目前一致认为,脑肠轴异常及肝郁脾虚是各种消化不良的根源。中医学认为,各种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肝气通过经脉可横逆犯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打破脾升胃降的动态平衡,导致消化不良的产生。此与现代医学的生理一心理一社会疾病模式一脉相通。现代生活压力加大,各种不良情绪刺激机体的可能性增加,脑肠轴之间的联系直接反映了中医的肝郁脾虚证。
隔物灸疗法是灸法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灶与施灸喻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故又称间接灸。隔物灸疗法最早见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如在卷七《疗沙虱毒方》中记载“以大蒜十片,着热灰中,温之令热。断蒜及热拄疮上,尽十片,复以艾灸疮上,一七壮则良。”书中分别记载了隔蒜灸、隔盐灸、隔面椒灸等隔物灸疗法。后经历代医家补充,隔物灸的种类已达30多种。至唐代“重灸而轻针”,使隔物灸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孙思遂对隔物灸做了许多补充,隔物灸的种类也越用越多,如隔附子、蓬}T茵、面饼、蒜、黄土饼、豆豉饼、商陆、豆豉饼等隔物灸法。直至现代,隔物灸防治病种迅速增多、范围扩大。
关于施灸后的护理,《针灸大成》明确记载灸后调摄法:“灸后不可就饮茶、及食,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浓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从情志到疾病,这是看似简单却十分复杂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疾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至于其调节通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从调理情志入手,针灸自古以来就是调治精神情志疾病的优势、有效方法,隔药饼灸治疗肝病性消化不良即是一种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