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
网络是构成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网络所独有的特征决定了体育信息传播呈现网状结构,也就是说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具有不规律性,是无中心、没有边际的。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传播,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时代发展对体育的需求,并且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等具体的事件最大限度地营造“舆论场域”,吸引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参与互动。从总体上来看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应该包含四个维度。
1.1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受众信息承载形态催生了网站商业化运营模式
公开性是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应具有的特征,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并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体育事件和文化符号的传播同样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此在公众意义上的场域中得到传播、讨论、互动和扩散。体育论坛、静态的体育网页、QQ、视频、BBS等构成了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途径,在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传播者同时承担着传播者和受众双重角色。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是由体育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对于体育精神的关注和人类本身的关注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体育借助现代网络媒介得以更大范围的普及传播。比如国际奥委会自从设立网站以来,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可以直接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上获取信息,同时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也可以在相关的网站上获取需要的体育信息。来自央视网的数据显示:“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后的短短17天时间就博得网媒关注15.6万条,微博的提及量则超过了7300条,视频点击的次数超过了36.2亿次,微信公众号刊发量达5.生万篇。”网络所具有的强大信息传播力量催生了网站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受众与信息发布者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受众既是网络体育信息和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媒介发布者关注的核心,受众对于体育信息的选择和关注决定了网站信息的传播策略和商业化运营手段叫。广泛的受众需求为网络运营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进一步催生了网站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1.2 具有极强的公共表现形态,在传播和受众群体的构成上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征
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的公共性表现不仅是由体育文化传播本身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因为网络的传播特征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正如美国硅谷著名的IT作家丹·吉尔默所言:“我们已经从媒介集团掌控的大众传媒中走出来,进入了人人可以当家做主的共和媒体时代。”网络体育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公共表现形态,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型”传播过程可以概括为“传播者一讯息一媒介一受众一效果”五个部分。在网络逐步普及的今天,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受众,这一社会现实似乎与拉斯韦尔对于传播过程的概括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体现了独立、批判和自由交流的特征。一部分自媒体使用者通过声音、图像、语言和文字等话语形式实现体育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自媒体的使用者以新闻发言人和公共代言人的角色出现,不断传达、解释和交流着体育信息,极大地扩布了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此外,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决定了其传播的受众群体呈现较年轻化的特征。在网络社会形成的初期,计算机以及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首先在高学历的人群中逐渐普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低学历的人群也开始对运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得心应手。对于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而言,需求的多样化与细分化成为当代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年轻群体与在校学生则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重点人群,同时这部分人群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体育信息传播者和受众。
1.3 呈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在当代社会,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更多地呈现一种娱乐化倾向,在体育信息传播的实践中实时报道与娱乐消费并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而在这些背后更重要的是渗透着商业利益与价值。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精彩的比赛图片、扣人心弦的镜头、夸张的报道手法以及引人的标题都是吸引受众的手段。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迎合了现代社会受众的多元心理诉求,体育表情符号和网络语言更是成为引领文化的一种潮流。来自EmojiTwitter的统计数据显示:"twitter平均每秒就会发送250-350条网络符号。近年来随着体育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逐年提升,以体育具体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而开发出来的网络语言和表情符号迅速传播。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文化传播效果。比如英国的利物浦俱乐部球员为原型的表情符号以及NBA球员为原型的表情符号系列产品在球迷和广大受众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网络体育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文化力量,特别是与具体体育事件相联系的网络符号和语言传播更是彰显了实效性与个性化特征。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迅速成为网红,紧接着围绕着“洪荒少女”的表情包开始迅速传播。网络上被傅园慧的各种表情包刷屏,她的粉妊数量不断增加,仅仅两周的时间她的粉妊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00多万,2016年8月10日傅园慧在映客直播一小时收入30多万,再次印证了“网红”的力量。傅园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力量,同时也展示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特征。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个性化需求也影响了信息的差异化供给,在网络平台中体育信息的供给也开始逐渐演变为可定制、自主选择的信息供给模式。
1.4 生信息容易被认知,呈现较强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的表现形态
体育本身就具有通用的“语言”性特征,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个人主义需求以及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关注促使体育实现了“普世性”的意义。传播构成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内核,从体育起源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体育文化鲜明的传播特征是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前提。早期的体育文化传播是构建在肢体语言的特殊场域之中实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凭借着现代传播载体和媒介实现了空前的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在现代传媒的营造和包装下,体育文化传播似乎变成了艺术化的身体叙事,在现代媒介的助力之下身体意象逐步成为备受欢迎的“商品”困。体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化身体符号开始变得雅俗共赏,受到普遍的认知。特别是在体育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大众与媒体的共同狂欢,在多元利益的促使下大型体育竞赛成为媒体狂欢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围绕着大型体育竞赛的具体事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舆论聚焦点。以奥运会为例:从运动员进入驻地开始,在媒体的追捧之下,以具体事件为引领的群体性狂欢就开始了,狂欢背后所展示的正是现代体育的力量,准确地讲应该是现代体育在现代媒介的推动下所表现出的传播形态。这种传播形态将相对世界而言狭小的运动场所无限扩大,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介将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意识形态人们的注意力聚集起来,消除了封闭性和相互之间的隔阂,把遥远的东西拉近,实现分裂东西的融合与交流。这就是体育的力量同时也是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的具体表现。
2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舆论极化
2.1 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极化舆论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民众获取信息的便捷催生了大规模的极化舆论,极化舆论的典型特征就是表现为情绪性的特征,因此其舆论的主体通常表现出典型的“群体极化特征”。“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是由美国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来的,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具有选择性特征,接受喜欢的信息排斥不喜欢的信息成为人们的本能,因此信息窄化不可避免,信息窄化的结果就会导致社会的凝聚力降低,舆论极化与不满情绪升级,最终可以导致社会分裂”。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在采集、剪接、传播等工作环节中为了实现对受众的吸引传播者往往会添加个人感情因素,在镜头和词条中刻意丑化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将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影响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真实度,进而造成信息窄化现象。比如2016年随着中国足球成绩的下滑,中国足球再次进入舆论的焦点,针对中国男足的接连失败,网易体育以《谢谢高洪波,你戳破了中国足球的泡沫》的标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在抨击中国足球选人用人僵化体制的同时,用直白的语言揭示了中国足球在高度商业化联赛的基础上是一个僵化到骨头里的官僚体制。网络媒介对国足进行的抨击造成了受众对中国足球的支持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制造了国足换帅的舆论导向。而2012-2015的C'BA赛季总决赛辽宁男篮最终不敌北京队,获得亚军,网络体育信息的发布直接造成了辽宁和北京的部分体育媒介的“对骂”,在总决赛的系列赛事上球迷的关注点除了比赛之外还关注场外的舆论报道。辽媒公众号发布了“北京男篮充分利用主场优势以1分险胜辽宁”的主题报道,其内容中提到“在主裁判和马布里的超水平发挥下,北京队以1分优势险胜辽宁”,暗指裁判判罚不满。紧接着辽宁媒体以《北京媒体学狗撒尿占地盘》为题讽刺北京媒体的赛前占座行为,舆论导向极大地引发了球迷的不满。总决赛第四场发生了北京与辽宁球迷之间的冲突,《辽沈晚报》在微博上显示的图片是辽宁球迷被打伤,后经证实图片不真实,随后辽宁媒体道了歉。在媒体的煽动下,球迷的舆论和情绪到达了顶点,第六场比赛开始之前在辽宁队的主场外挂出了“北京黑哨狗,孙悦搞破鞋”的条幅,双方球迷的骂战开始从网络转移到现场,引发矛盾进一步升级。上述案例表明了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体育信息自由传播为舆论极化趋势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多元社会情绪的扩散进一步引发了舆论波的形成,极化舆论的大规模催生最终导致意见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2 网络体育信息发布的媒介主题由过去的“权力代言人”向“黑幕揭露者”转身,致使舆论发布偏向负面事件
网络体育信息的发布不同于传统的媒介传播,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出现之前,传统的媒介传播往往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进而成为实现社会控制和舆论传播的导向。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控制,舆论和信息的传播呈现相对自由的态势。随着媒介融合的加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为了满足民众的猎奇心理进而博取网民的关注,更多的网络媒介喜欢将角色定位为“黑幕揭露者”。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具体体育事件或者人物的报道,媒介更愿意涉及负面报道以及两性话题。比如在国内的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无关的“体育类报道”,性感的图片、与男朋友的一些亲密照片以及关于体育明星出轨等花边新闻报道。同时这些负面报道还夹杂着对个人隐私的干涉以及对性别和种族等相关问题的报道。第二,体育领域内少数贪污腐败现象致使民众的政治信任程度降低,媒介报道的过程中揭露黑幕成为极化舆论产生的催化剂。仅在百度搜索引擎显示的关于“足球黑幕揭露”的信息就有33000条,其中不乏有《一名中超退役球员自白,揭露中国足球黑幕》,《女记者揭露足坛黑幕:滥交+群P性别歧视横行》,《洋帅怒揭中国足球黑幕:拒假球被架空》等刺眼标题。新华网一则《体育总局官员受贿揭露运动场上金牌获得不为人知的黑幕》的报道更是揭露了体育总局官员收受贿赂在全运会前夕内定金牌的详细过程。央视网的“一个班20人,22人有体育加分揭秘加分黑幕”报道中提到“辽宁本溪高级中学的1000名高考考生中,有近10%的学生享受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加分政策”,揭露了关于运动员高考加分的黑幕,在引发教育资源公平性舆论热议的同时也引发了司法介入调查。体育领域不断出现的道德失范、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民众对政府公权力的信任,随着公众对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失望,公众的安全感也在逐步降低,并且逐渐将掌握资源和财富的政府职员和商人视为威胁自身利益的群体,于是当具体的体育道德失范和腐败行为发生时,民众都会一致认为是背后的腐败行为在作祟,于是促使社会中的“强者”成为众矢之的,再加上网络媒介的舆论烘托,舆论极化现象就会发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酵不断升级。综上所述,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媒介主题由过去的“权力代言人”向“黑幕揭露者”转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传播的自由特征,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性紧张状态的网络舆论移植,这是造成舆论极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