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民族的希望,更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五年制高职女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不但能够整体提升自身素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们今后的婚姻家庭的发展走势。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起到协助作用。
1 关于恋爱动机的研究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至今,对于恋爱动机的研究己不断深入。John Alan Lee将古希腊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关于爱情的文献著作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出爱情色轮论(Color Circle of Love),他将爱情表述成为情欲爱、游戏爱、友谊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六种存在形态。心理学家Sternberg提出了爱情三角论(The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在他的理论中,亲密(Tntimacy )、激情(Passion )、及决定和承诺(Decision and Commitment)三个结构才能够组成爱情。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郑长波、李晓毅在其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分为生理满足型、心理满足型、物质满足型、精神满足型四种。刘晓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将其归纳为为了一见钟情、为了摆脱压抑、为了证明魅力、为了满足好奇、为了迎合潮流以及为了追逐名利六种。张颖通过调查进行分析研究看到大学生的恋爱并不都是源于内心对异性的倾慕对爱情的追求,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35%的大学生表示源于爱情而恋爱,而65%的大学生则是出于其他因素而恋爱的。这些因素包括从众心理、排遣寂寞等等。并且以婚姻为目的而恋爱的大学生只占到极少数。同时在张颖的调查中,大学生己经发现其在恋爱问题上存在问题和困惑,他们不希望校方对婚恋持放任态度,他们渴求校方能够教育引导其进行恋爱,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也反映出,大学生需要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情感的疏导。
2 关于择偶观的研究
西方对于择偶方面的研究相对比国内较早。很多文献都揭示了择偶的性别差异与历史变迁,并且产生了许多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择偶观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同类匹配论”、“资源交换论”、“择偶梯度论”、“爱情的类别论”以及“家庭结构类型”五种理论。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可以看到: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升高,男女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随之缩小。这种变化使得女性更加注重配偶的个人能力、家里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经济的重视程度跟自己的经济地位形成反比,但对精神的重视程度却没有人种的差异。
从国内学者们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也向多元化发展。总的来说,大学生在择偶上不再单纯考虑情感,他们同时会考虑外貌、性格、能力、背景等诸多方面,并且个体差异较大,值得深思。大家可以看到大学生们受到社会压力、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择偶观上呈现偏向功利的趋势。李志,彭建国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择偶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外貌条件、身体健康状况,忽视学历、家庭财产和地位身份。在调查中明显看出男女生的择偶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梁晓珍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研究分析,获知相当部分女生将经济基础认定为择偶标准的重要方面,而对学历、能力、婚姻经历的要求呈下降趋势。倪秀娟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中,将大学生恋爱与社会青年的恋爱进行比较,大学生更追求精神生活,希望对方在理想、志趣和追求等方面能与自己相同,能够共同创建美好未来。在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中,专家们都能感受到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即对爱情和择偶的憧’憬和希望过高,具有理想化倾向,尤其是女大学生。于是有了先讲究后将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