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与发展其特长,使其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是在一种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尊重学生天性,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人人得到发展的新型体育课堂模式。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依然观念老旧,“万般皆卜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渗透到平日的生活与学习中,就造成了不少家长及学生只顾埋首加入到应试考试的大军中,而忽视平日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已刻不容缓,须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超强度的脑力学习需有健康的体魄为之保驾护航。当前体育课身处如此尴尬的境地,固然与当前教育的大环境有关,但体育课的单一乏味,让原本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也望而却步,心生厌烦。教师站在一旁机械地发出指令,学生机械地执行,双方全程并无任何交流。这种教法,实在使学生对体育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课程标准》认为课程并非简单的学习接受过程,更是体验课程,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获得人生体验,其核心理念便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这种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合作与探究。
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有其积极的意义。首先,学生更爱学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兴趣而非负担时,学习的效率与成果便立马显现出来了,体育课时学生获得了愉快的内心体验,所以他们对体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学生思维更活跃了。以前的体育课,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实现了“主角”梦,要想把“戏”演好,必须自己动脑筋去质疑、解疑,独立完成任务。那么,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具体什么要求昵?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仪表堂堂、干净整洁、精神饱满,态度要和蔼亲切,做到真正地关爱学生,嘘寒问暖,让他们打心底喜欢上这个体育教师,从而爱上体育课,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
其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分成学习小组,自行学练。如练习双杠时,可以先提示,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器械,该如何练习、讨论一卜,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学练,组织学生评委对各小组的学习过程打分、评比。评出技术规范、练习热情的小组,加以表扬。这样每个小组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就被激发起来了,人人参与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再次,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虽说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体育课堂真正的主人,但课堂如果没有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所谓的互动和谐就会成为“空谈”,学生不知道上课要学什么了,这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提出学习的具体要求,当学生行为偏离学习的动作时,教师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另外,师生角色可以互换,教师当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体验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以便更好地制定学习内容;学生当老师,更要积极动脑,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有时,对理论的讲解是非常抽象且乏味的,而创设清境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的矛盾。教师可以用类比法情景创设,将学生带入情境,主动探索。在“障碍跑”时,教师问:“你们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过什么障碍?”同学们争先恐后说:“有栏杆、车辆等。”教师又问:“怎样通过障碍昵”学生回答:“遇到栏杆就跨过去,遇到车辆就绕过去……”“好,请同学们用旗杆、毽子等自设障碍,并自选合适的方式通过。”学生立刻以小组为单位忙碌起来,开动脑筋,去质疑、解疑。教师的问题情景创设,深深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
互动和谐的体育课堂是一种生态课堂,它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锻炼,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维目标,提高了课堂实效,让学生真正地爱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