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这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若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目前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
当今社会,行政事业单位中,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观念与法律意识,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使得他们无法准确地分析和处理财务数据,或填制记账凭证,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无法真买、有效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中的财务状况。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买现利益最大化,甚至指使部分会计人员或会计机构制造假账、伪造会计凭证,这严重影响了行政职业单位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弄虚作假,致使会计工作基础混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数据失真。这无疑严重影响了行政职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财务报告系统存在缺陷
相较于其他企业和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内容较为分散,我国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总预算会计都有一套各自的会计报表,分别编制,并未有机融合起来。这致使政务的财务报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不够清晰、完整,那么就无法完全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这就很难显示政府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
3.收付实现制存在不适应性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收付买现制,这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特点相吻合,收付买现制便于预算拨款安排,会计核算环节的程序也较为简单,但根据买践情况来看,收付买现制也存在许多不适应性,首先对那些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而言,收付买现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不记录非现金交易对政府负债、资产的影响,这就会导致收支结余表、资产负债表缺乏完整性,无法真正反映政府的买际绩效。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策略
1.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会计管理制度,及时革新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要适时摒弃那些传统专用资金项目,添加累计折旧项目,以便增强固定资产核算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除此之外,在处理资产负债表时,也要明确累计折旧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状况。同时,还应当加大固定资产的核算力度,运用摊销方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相关的成本和支出情况,并获取相应的补偿,还要按照制度标准认真核算在建现项目的支出和成本,逐渐提升固定资产额核算的精确度。与此同时,还应当将采购固定资产多支出的买际费用列入固定资产科目内的借记栏中。
2.加强捐赠核算管理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买际发展情况,不应当将财务捐赠作为其他收入进行核算,这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概念是,为了开展各项活动获取的各种非偿还性资金,牛昌赠业务也这些收入不符合,当前摸过企事业单位多将捐赠收入列为资本公积,但行政事业单位则将其纳入固定资金中。二者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所以,应该将这些非限定用途的财务捐赠纳入“净资产”中,而将限定用途的捐赠纳入专用基金中,这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业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所获取的所有收入,在年终结算之后都要及时缴纳所得税。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还应当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对比,紧跟时代发展形势。
3.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应当系统、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财务情况,披露政府相关的综合信息,所以,若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满足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就需要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制度,相较于其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具有更加重要的受托责任,不能仅仅从经济、财务等方面衡量、评价。应当在衡量、评价环节中加入非经济因素、非财务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政府财务报告的综合性。目前,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不仅涉及范围窄,而且作用也局限于预算执行报告方面,这根本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以,为了预防财政危机,应当增加表外披露、表内列表等内容。
4.统一权责发生制
在以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时常采用收付买现制,容易导致年度收支无法平衡,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非每年都要支出大额修理费用,但在固定资产消耗方面却需要产生大额费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消耗费用时常纳入支出核算中,这就会导致支出增加。除此之外,在针对那些非经营性业务采取收付买现制时,由于缺少成本核算,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直接影响。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若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成本费用的全面核算,就应当合理采用权责发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