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教学班级人数增加,大班课程现象普遍,致使教师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无法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的数量并未相应地增加,高校生师比基本处在相对较高的比例上。高校扩招前,师生比保持在1:14以上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比例便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质量。但自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本科在校人数激增,师生比出现了大幅下降,2002年达到最低比例,为1 : 20.60,此后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扩招后,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压力增大,教学管理成本增加,课堂教学缺少互动,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缺少提问、讨论及课后辅导等教学必备的环节。高校本科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忽视教学的本质性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教学。然而,从1977年起国家政策开始强调大学要重视科研,重新定位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导致高校科研独大,教学落后。川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上,因此放松了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同时,学校重在评价量而不是评价质,这与高校普遍采用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要使教学回归本质,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成就,本科教育应当调整高等教育的战略,建立起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立交桥”。
(二)忽视教与学的规律
虽然大学扩招,学生升学较以前容易了许多,但由于教育人口基数大,对于学生来说,上大学仍然不是件轻松的事。目前的大学教育是严进宽出,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学业,由此,学生更加不重视学习,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导致教学过程随意性大,轻视教与学的规律,教学质量整体下滑。
教学忽视教的规律,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能有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即便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也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现在的本科教学,更多地强调教,而不是强调学。从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看,课程设置多,尤其是专业核心课多而不精;学生学习时间紧张,表现在上课时数多,而自习时间少,学生忙于应付上课,无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只顾及课堂教学,以减轻学习负担为由,减少课外作业,有的甚至从不布置作业,仅靠期末考核来检验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最终只能降低考核标准,否则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考核。
(三)忽视教学条件的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1999年扩招后,除了出现生师比过高的现象外,还出现了办学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缺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需要的现象。因设备不足,学生做实验时,往往两人或多人共用实验设备,这大大减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次数,也使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下降。学校往往愿意把钱花在其他地方,而不愿意投入实验室建设,有些学校甚至因为无法满足实验课设置的要求,而直接在培养方案上压缩实验课时,这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学条件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保证。缺少一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师无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里所提到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包括便于开展教学讨论的教室环境,上课的时间安排,改革教学方法所需的设备,教学改革所需的配套经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