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科停诊”看中国式医学教育困境及对策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9日

最近数月来,因各种原因出现儿科或儿科急诊停诊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媒体。儿科停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关注程度不够深入,关注面不够广,关注的时间不够长。这向我们提出了医疗服务供给侧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医生队伍如何建设?未来的医院如何健康运作?公众如何成为一个理性的医学服务消费者?

1 原因探讨

从表层现象来看,导致儿科停诊原因不外乎医生缺口大和无法正常应诊。缺口大的直接原因被普遍归结为:儿科岗位累、烦、危、穷。这也是目前医疗现状的缩影。2012年中国卫生年鉴显示:全国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医生,同期美国的数字是1.46。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0 000之多,而我国医学院校每年培养的儿科医生仅仅1 800人。也就是说中国要满足这个缺口需要医学院校以这样的规模连续培养培养111年。如果以目前的培养条件,加上医生的自然更替,这是个无法弥补的缺口。相信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这个缺口会更大。那么,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大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主观方面的原因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医方和患方的原因;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原因;制度安排的错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1 主观方面的原因

基于儿科医生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收入低,人格和安全无法保障,许多学生及家长潜意识里认为:我们需要医学,但我们拒绝学医;即使选择医科也会首先把儿科排除在外。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医学生都经过了本科的见习和实习阶段,对儿科医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了解也是他们主动摈弃了献身儿科医学事业的决心和愿望。

1.2 客观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医学、医疗的市场化和国家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加上经济发展的平衡导致医患矛盾突出。前几年对儿科专业的合并或取缔,客观上也造成了学校培养的专业儿科医生明显减少,选择儿科专业的医学生也相应减少。

医院和患者的原因。医院在目前体制下,实行的是差额补偿制度。因此创收成为多数公立、非公立医院的内在动力。收入的多少与工资福利挂钩而非工作量,或者说是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提供的多少。因此管理者按照医疗服务为主要考评指标和分配依据的动力不足,造成儿科医生地位低下,不受重视;儿科的软硬件投入不足。患儿及家长由于对患儿的倍加关注,不仅仅是对医疗服务本身的质量苛求无以复加,而且对医疗服务的过程体验也吹毛求疵一“我花钱了,你就要给我看好,给我好好看”。一个医疗过程的完成往往需要走遍数家医院之后才有可能最终完成。对待医生的态度易于表现出苛责、鄙视甚至敌视、仇视。对待这样一个被戏称为“哑科”的专业,一脚医院,一脚法院,令儿科医生身心俱疲。

制度安排的错位。中国的公立医院,并不总是扮演者公益的角色。而私立医院逐利需求是资本的必然属性。因此二元化的设计,致使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某种程度上打了折扣。打了折扣的服务绝对不是患者想要付费购买的服务或商品。同时商品化的医疗也已经远远背离了医疗本身的内涵。

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医疗服务质量出现差异,而制度上承认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间医疗质量的差异川导致有条件的患者不惜长途跋涉聚集到中心城市的规模医院,以至于一床难求,规模医院层出不穷,医疗不息,扩张不止。医疗的外围成本成倍增加,一旦医疗结果与预期有出入,医院、医生必然成为矛盾的直接相对方和社会的焦点。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优质医疗人才和资源的下沉难以实现。这种单项流动在未来可能还要在某种程度上持续下去。

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国的院校教育关注的是学历教育和科研成果,其产出的是半成品,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积累仅仅占了日后工作需求的1000,其余90%都需要继续教育完成。就是这些半成品毕业后经过考试就成为了合格执业医生。执业医师考试是资格考试,但是它无法保证这些从业者能够提供均质的医疗服务,而且随着执业年限的延长这种差异在不同地区和医院间将进一步扩大。弥补或者能够纠正这一缺憾的措施之一是继续教育。但是继续教育的主体前些年始终是个体或者个人行为。提供继续教育的单位或学会、协会也没有可信的统一的评价、考核、管理标准。因此现有的医学教育从根本上讲没有提供工业化时代公众所要求的均质化的医疗产品服务。遍观全国各个培训基地的落实情况不难发现很多学员的动力不足,压力不大,目标不明确,成绩不高。基地流于形式,形式化、机械化,简单化、片段化

2 对策

公民教育。包括政府、政策制定、宣传、执行者、新闻媒体、民众全方位形成合力,倡导尊医重教的氛围。使全体民众确实认识到:a.医学是崇高的事业,关乎个体、民众、民族、国家的发展。医学既是社会科学也是自然学科,符合一般自然科学的规律,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医学是发展的科学,现阶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医学服务有别于其他的商品和服务,这体现在医疗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服务的本质在于过程而非确定的结果。b.医务工作是高尚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务人员是为此付出终生的群体。C.加强生命认知的人文教育,关爱、敬畏生命。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做好医学人文科普和对生命的认知、尊重和敬畏。a.教育民众如何成为一个优雅的患者,文明、规范就医、正确处理医疗纠纷。

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待遇和收入,使其能安心、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尤其要向那些累、烦、危、穷的岗位倾斜。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机构和卫生机构、用人单位从政策制定、宣传、落实等方面做好工作,切实引导有志于医学事业的人员积极主动学医、从医、爱医、尊医。

对紧缺专业在院校学历教育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单设院系,扩大招生规模,宽进严出,确保质量。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既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和动态管理,又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和提高、考评。以严格、合理的制度、标准,全程、动态管人。要平衡发展经济,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事业,加大政府的医疗投入。

规范化培训的主要问题在于主体双方责、权、利不明确,而利是问题的牛鼻子。说到底对于培训单位必须严格考评,坚持从严、动态、全程、随机的原则,必须出台政策确保培训单位避免不作为、乱作为、杜绝其不当得利,不尽责则无权无利。对于学员,考虑到经费有限,应当坚持入门适当从严,出门绝对从严。限期内适当高薪,逾期未能达标者自费完成合格培训。学员逾期产生的费用由培养单位按比例用于规范化培训的自由支配。以政策为导向,酌情控制学员的专业方向比例构成,适当向紧缺专业倾斜。

从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层面确保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同病种医疗质量均质化。这样可以迫使医疗单位和个人主动规范自身定位,约束缺乏资质的医院和个人超越资质诊疗,规范医疗行为。患者在就医时也就不会舍近求远,浪费医疗资源,既从制度上确保了患者的利益,也保护了医疗单位和个人,更加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跨区域的整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逐渐得以改观,以教育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为首的医学教育和管理改革在医院、医生、患者、支付方等的多方博弈中势必砒砺前行,渐趋成熟,中国医疗发展的绝对不平衡和紧缺专业缺口剧增的矛盾会逐渐得以解决。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