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历史继承性、职能特殊性和改革创新性,必须追问:(1)如何从学理角度将“中国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老问题讲出富有时代性的新内容,其理论建构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关切是什么?(2)如何从实现维度审视和把握党团组织与高校青年学生关系的微妙变革?(3)如何从方法论维度构建高校共青团改革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革新的协同创新路径?
首先,从高校共青团理论研究的学术谱系来看。“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共青团进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理论视域,应该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那时起,国内就有一批学者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专题研究。进人21世纪以来,关于该论题的研究持续升温,这既是执政党和全社会持续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的结果,也是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呈现出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的积极响应。笔者曾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进行研究,初步勾勒出共青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逻辑、历史图景和改革举措,认为“‘思想引领’是中国共青团在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能,也是高校党建逻辑与高校团建逻辑—‘党建带团建’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这实际上是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对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内涵做出的概括性阐释。我们知道,在团建话语中的“思想引领青年”实际上就是党建话语中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理论内涵、实践边界和价值取向上是高度一致的。那么,如何立足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现实基点来考察共青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中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如何在理论维度和实践空间上深化对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历史逻辑、职能定位和革新探索的认识,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出发点。
其次,从党团组织在高校思想建党的现实境遇来看。历史与时代底色的变化倒逼执政党必须自觉扬弃“思想掌握青年”的传统手段和方法。中共思想建党的对象是多元、普遍且具有层次性的,既有面向全体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成果的理论武装,也有面向广大普通百姓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青年团在学校教育中的根本任务:“从这种学校中只吸取我们实行真正共产主义教育所必需的东西。对执政党而言,面向高校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共夯实执政根基、拓展执政空间、培育政治“接班人”的战略之举。诚然,高等院校作为“知识教育一政治信仰一个体理性”互构的独特三维空间,有其“思想掌握青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青年个体意识觉醒的特殊时期,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还不强,少数高校青年学生还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不接受、不认同的态度倾向,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境况。对共青团履职实践和改革创新而言,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青年个体需求、知识教育、高校发展及政党政治要求中“定好位”“谋好局”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时代课题,这不仅是关系到当下高校青年学生评估共青团存在意义和价值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执政党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政治威望和政治凝聚力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现实考量。
最后,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来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无论社会生产力条件是“先进”还是“落后”,社会生产关系是“超前”还是“滞后”,底层民众与统治集团的关系是“和谐”还是“紧张”,总有一种“隐形的力量”在规范着国家公共活动、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行动方向,在“国家一社会一公民”的三角形结构中起着教化规范和引领示范的作用,这种“隐形的力量”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实践逻辑出发,通过“回归生活与实践”的路径分析,解释了各种思想与精神现象。“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构建意识形态主轴及其普及体系是党建实践中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共青团改革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