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口光投射在更为具体的高校场域,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两者在价值取向上高度吻合。这是因为:共青团改革创新的本质是优化团的职能体系和工作布局,使团的形象回归青年、团的组织覆盖青年、团的活动影响青年,以强化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为抓手巩固和打一大中共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以青年的逻辑开展青年群众工作,让共青团真正成为青年群众的“娘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层面补齐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短板”,在高校青年学生中重塑党的形象,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青年化的实践转型路径。尽管两者分属不同的实践领域,且具体实操理念和技术也略有差异,但两者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在功能结构和实践范式等维度上可以“合二为一”。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两个领域的改革创新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两个领域改革创新在思维、实践和制度设计等环节中步调一致、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党在理念、原则、方向、口标等宏观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共青团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在高校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避免陷人用一个“新形式”覆盖“旧形式”的怪圈。一谈到改革创新,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推倒重来”。其实,执政党所期望看到的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结果是“让党团组织回归青年,让青年选择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并持续强化党团青三者的关系”。这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一种价值回归。在具体实践中,应当牢牢坚持“回归初心、回归青年、回归主义”的工作原则,把过去党团组织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好传统继承下来,对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青年群众不喜欢不认可的“老手段”予以扬弃,使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的升级优化。在实际操作中,共青团要把握高校场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坚持创新思维,注重将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融人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之中,推进由专业教师主导的“第一课堂”与由共青团主导的“第二课堂”的良好互动,构筑大学生实践育人的活动阵地。共青团既要输出思想产品,更要输出教育产品。
第二,把握好抽象与具象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手段,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是口的,两者是路径与口标的辩证统一体。在抽象的意识形态和具象的服务青年中实现互动、保持张力,必须把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作为实现高校共青团组织转型和职能重塑的切人点,健全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体系(包括学习支持体系、素质培育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等),“这不仅能够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能力,还能让青年在此轮改革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改善团青关系,强化共青团与青年的赫合作用,为共青团回归青年群众开辟了一条捷径。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统一”的原则,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的基本能力,推进高校共青团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好团干部“4 +1""8 +4""1 +100"等联系青年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青年学生情况调研,既要关注青年精英和青年领袖,更要重点关注“沉默的大多数”,分门别类地帮助学习困难青年、经济困难青年、就业困难青年、心理障碍青年等青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在事。
第三,把握好协同与联动的关系。注重共青团改革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性、联动性。共青团改革的一条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突出重点,协同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要求,既要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这就要求共青团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大体系中找准定位,科学制定学校共青团改革方案,重点解决基层院系团组织资金短缺、人力不足、团务工作专业化水平不高、班级团支部建设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使共青团改革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有机融合,实现联动。在实际落实中,一方面要重点补齐学院基层团委人财物不足的短板,加强学院层面专职团干部(特指教师团干部)队伍建设,明确学院团委书记的待遇级别,充实学院团委副职队伍,选聘青年专业教师、优秀学生骨干等兼任团委副书记;加大学院共青团经费投人,实现共青团经费的独立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学院层面的“青年之家”建设,确保青年活动有场地、有阵地、有舞台。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的融合发展,推动团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利用高校团校、青年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科研平台,实现对高校团干部的周期性轮训,开展共青团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创建共青团精品工作案例库,提高团干部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