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实质为通过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区域化布局、组织化经营、规模化类聚、现代化提升的加快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由农业特色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产业逐渐培养成主导产业,以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多重目的。为了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章丘市积极推动农业品牌的建设,形成品牌产业链。
1 章丘市品牌农业的概况
章丘市位于齐鲁腹地,总面积 1855k㎡其中耕地面积占 7.6 万平方公顷。截止2012 年底,章丘市达到认证的“三品”已有 202 个,在山东省各县、市中认证数量位居前列。章丘市物产丰饶,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较丰厚,其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多个闻名中外的优质农品品牌,如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稻、鲍家芹菜等。章丘大葱的种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81 年,到明代时期,章丘大葱名扬全国,成为历代朝廷贡品。章丘市特有的水土条件成就了章丘大葱之葱高、味脆甜、杆白独特品质。
章丘大葱在北纬 36°50′东经 117°25′左右为最佳种植区域,拥有年 2638.5 小时的日照时长,197天左右无霜期,年 600--700mm 的降雨量。由此选中枣园、绣惠等12 个乡镇的 150 个村作为章丘大葱生产区域,此区域春秋气温适宜,夏季湿润多雨,土壤为褐土,土地平坦,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带有微碱性,有良好的土地通透性,十分适合章丘大葱的生长。随着 1999年 7 月“章丘大葱”注册商标的成功,“章丘大葱”成为中国第一个原产地证明商标的蔬菜。2009 年,章丘大葱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已具有 22.74 亿元的品牌价值。
章丘大葱,因其产于章丘而闻名。章丘大葱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大葱来说,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产地的优势,章丘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宜章丘大葱的生长;二是质量优势,章丘大葱植株高大,一般来说,矮的植株达到 1 米半高,而高的可以达到 2 米的高度,章丘大葱的葱白长度相对来说比其他地区的长度要长出许多,章丘大葱的葱白长度可达到 60-90 厘米,有的甚至可达 1 米,这是其他地区的大葱所不能达到的,另外,章丘大葱质量优良,口感较好,入口甘甜清脆,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葱品牌。
章丘大葱主要有两大优良品系,一个品系是大梧桐,因其植株高大,直立魁伟,
如梧桐一般,故而称其为大梧桐。这类大葱的植株高度一般可以达到1.5米高,葱白的长度可以达到 60 公分左右,大葱的直径可以达到 3-4 公分粗,一株大葱的重量可以达到 1 斤左右。在丰产的时候,一棵大葱的重量可以达到3 斤重,大葱的植株高达 2米,葱白的长度达到 80 公分,因而有“葱王”的美誉。章丘大葱另一个优良的品系是气煞风。这类大葱的植株较为粗壮,葱叶的颜色较为浓绿,叶肉较厚有韧性,抗风耐病的性能较强,因此被称为气煞风。这类大葱的植株一般有 120公分高,葱白的长度达 50 公分,葱径有 4.5公分粗,每株的重量在 8 两左右。
章丘市凭着章丘大葱的优异品质,把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作为章丘市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找准挖掘章丘大葱的品牌优势的突破口,以此做活章丘大葱的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1999 年 7月份,成功注册了“章丘大葱”商标,这是中国蔬菜类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同时加强对大葱生产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生态示范区,在种子、土壤、灌溉、施肥等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这种举措进一步提升了章丘大葱的内在质量,增强了章丘大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章丘大葱凭借其自身的优良品质和金字招牌,其销售价格连年翻番,大大增加了葱农的收入,章丘大葱逐步迈向了国际市场,实现了“特产向国际品牌”的转变。据了解,枣园镇万新村的大葱产量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长,6 年累计外销总量达到 6000万斤。枣园镇万新村盒装的“富硒大葱”,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市场,销售价格达到 5元/公斤,是普通大葱价格的 2 倍,甚至是 3 倍。2003 年,万新村的大葱产量达到1000 万斤,纯收入达到 450 万元,大葱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 70%。2000 年以来,章丘大葱的价格达到 1.2 元/公斤至 5 元/公斤,与未使用商标前增加了 2 倍至 10 倍,每亩大葱的纯收入达到 2000 元以上。章丘大葱的地理标志经过五年的使用、管理、培育及发展,基本上实现了种植标准化、营销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现代农业目标,同时还带动了运输、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章丘大葱品牌的成功推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据章丘市工商部门介绍,依据大葱的产地特点、种植情况和产品特色的不同,工商部门引导不同的生产者、经营者分别注册了“万新”、“绣惠”、“绿蕾”等商品商标,逐步完善了章丘大葱的品牌体系。截至目前,章丘市现有农副产品注册商标 90余件,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的明水香稻,因产于济南章丘市明水地区而得名。1954年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水稻展览会上“明水香稻”因倍受与会专家认可和推举而位列榜首。1993,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世界优质农产品展览会上,“明水香稻”再次赢得金奖的赞誉。在2000 年和 2008年“明水香稻”又两次获得中国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既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亦将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章丘市辛寨镇鲍家村依托“鲍芹”特有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有效地提升了“鲍芹”在省内外的知名度,迅速发展成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获得了济南地区品牌农业发展的“金字招牌”的称号。
2 章丘市品牌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注重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2.1.1 健全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作为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体系,才能拥有有章可循、有标可依的农业生产经营。 近年来, 济南市先后制订了地方标准的《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DB3701/T89—2007)、《无公害食品-章丘大葱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100—2007)和《有机食品-章丘大葱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116—2010),其中 2008 年由山东省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章丘大葱生产技术规程》已成为省级标准执行。 同时,还参照相关标准编印了《章丘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手册”涉及各种规程 40多项,基本涵盖了本市主要农产品,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2 倡导绿色植保理念,构建预测预报体系
依托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 先后投资 500 余万元, 建成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点 20 处,构建了遍布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体系, 确保了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及时预测、预报,并指导农民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防控;并配备了电动车、计算机、显微镜、小气候观测仪等必要的检测设备,并进行了联网同步、实现相关信息的及时上报。
2.1.3 建立监测制度,完善检测体系
依托章丘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个生产基地设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2010年又投资 100 余万元装备了气象色谱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车,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制度,做到了定时抽检,为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1.4 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农业监察体系
直接关系着农产品质量,影响着食品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资产品的投入。为了给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001年成立了农业监察执法大队,大队成员由种子管理、土壤肥料、农药检定和植物检疫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几年来,大队充分发挥农业监察执法大队的职能,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每年根据生产季节,在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配合下,进行春、秋两次大型集中整治,对重点农资产品和农产品质量进行及时检测, 切实地阻止了假劣农资上市和害农民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运行。
2.2 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意识
2.2.1 鼓励企业开拓市场
2010 年先后组织晶荣食品、章丘种业、锦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60 余家企业,分别参加了山东名优农产品及食品深圳展示订货会、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洽谈会、2010 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郑州)展示会等大型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通过参加各种交易会使企业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市场,充分展示了章丘农业新形象,宣传了章丘农业果实,扩大了章丘农业品牌在省内外的影响,仅锦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深圳展会上一次就拿回价值 50多万元的订单。
2.2.2 创新企业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先后组织 160 多家名优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章丘大葱种植状元评选暨名优农产品展示、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章丘市名优农产品评选活动,推荐了35个 “章丘名优农产品”、为48 种农产品量身定做了 198 件包装。截至目前,241 个农产品完成商标注册,202 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9 个农产品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5 年 9月章丘新增了三个驰名商标,到目前为止,章丘市共有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 14 件。章丘大葱顺利通过“世界地理标志”和“中国原产地标志”认定,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到 24.76 亿元;章丘大葱、鲍家芹菜、唐和唐等 3 种农业初、中加工产品打入上海世博会,有力扩大了章丘品牌农业的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切实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3 积极规划产业园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章丘市围绕“ 3 个 1/3 ”的农业发展规划,立足当前、规划长远,不断加强品牌基地和园区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先后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粮食高产创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世界银行三期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促进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鲍家芹菜等特色品牌基地和百脉泉农业生态观光园、 水寨农业生态示范园等园区建设, 培植了 60 余万亩优质粮食、 10 余万亩章丘大葱、 30 余万亩精品瓜菜、 14 余万亩特色林果、 3.6 万头奶牛等主导农产业, 并构成按区域布局、特色发展的新格局。
3 章丘市品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 提升了品牌农业的标准化水平
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品牌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关注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第二个方面是注重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创建,第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做好这三方面工作,首先,必须要制定好产品质量的标准,做到质量的量化;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进行产品的加工、生产;所生产的农产品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检测,有自己的产品标志。其次,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产品标准的认知程度,严控标准化生产;在实际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程序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按照标准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的达标,确保农产品生产的投入以及保证农产品产品的质量。再次,坚持以国际标准或者是国内同行领先水平的标准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同时,大量引进国际通用的危害分析技术,推广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的使用,以良好的农业规范(GAP)标准量化企业的生产,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质量认证(IS014000),企业应根据产品的出口走向,积极办理出口国家或地区所需要开具的相关体系认证。
3.2 增强了品牌农业的产业化实力
品牌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章丘市农户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实现了农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的接轨。如章丘兴民大葱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百脉泉”牌章丘大葱商标,是章丘市第一家取得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中心大葱认证的机构,符合 gb/t19630(1-4)<有机产品>(编号:cofcc-r-0509-0047)的标准,同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确定为 AA 级绿色食品(编号:lb-15-0509150142aa)。2006 年 10 月,国家农业部定于在北京农展馆召开“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这次会议上,“百脉泉”牌章丘大葱荣获“畅销产品”的头衔;在2009 年,“百脉泉”牌章丘大葱在“中国国际消费者权益会”上当选为“中国著名品牌”。2006 年,章丘兴民大葱专业合作社取得了由济南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评选的济南市放心工程“先进单位”的称号; 2011 年 10 月正式成为“中国(山东)葱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成员单位;2011年 3 月被章丘市人民政府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在章丘市“章丘大葱种植状元评选”中,兴民大葱专业合作社在五年中连续获得两次二等奖和三次三等奖,并在 2011 年 10 月“章丘大葱节”上,又分别获得种植三等奖和营销奖的荣誉。
此外,由各级政府领导,建立了鲍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双信鲍家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一个鲍家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基地于 2009 年在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获取有机食品转换证书,被列入济南市现代化农业特色品牌基地。
3.3 扩大了品牌农业的发展规模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个品牌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尽力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着手,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做到与国际标准要求的融合。章丘市委市政府特别注重当地品牌农业的发展,把品牌农业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地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到 2014 年年底,章丘市有九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认证数量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有 7 个农产品被收录进“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居济南市榜首。200 多个农产品取得了“三品一标”,章丘大葱更是具有高达 29.03亿元的品牌价值。
3.4 增加了品牌农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品牌农业的发展进度是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外在体现,也是衡量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低的标准,它是能够把农户、企业、政府三个主体通过经济效益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经济行为,能够根据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产品及产业的优势,打造出具有品牌价值的农产品。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会越来越健全,相应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会越来越强,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可以防止对农业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真正达到农业满足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的目的,进而实现有效供给。品牌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及农业投资风险,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达成三种主体的共赢的目标。第一种是农户主体,即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可以帮农户把产品出售出去,有效解决农户“售卖难”的问题,保证了农户收入的稳定性;第二种是企业主体,即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可以增加企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企业的规模经营成本,提高品牌农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种是政府主体,即通过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使农户和企业的收益增加,从而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015 年上半年,章丘市农村居民以现金 1.3 万元的人均收入,实现了 10.9%的同比增长率;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 1.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增加了 10.4%。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期比较,农村居民以 0.5%的优势超过城镇。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 0.9万元,同比增加 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约 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支出增加了 9.7个百分点。
2015 年上半年,章丘市地方财政财政预算收入 2760000000 元,同比增长4.1% , 税 收 比 重为 58.94% ,同 比 增长 2.46 个 百 分 点 。 各 项 税 收收入 达 到2790000000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8 个百分点。
章丘市品牌农业发展的模式
1 一村一品模式
一村一品,简单说是一个村庄一个农业品牌,是指根据一个地区或区域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市场供求为产业导向,把该地区拥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一村一品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使一个无明显优势的村庄尽快培育出主导产业,带动其经济发展,还可以使已有主导产业的村庄拥有更大的产业规模,更长的产业发展链条,使其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培育出的农产品品质不同。
章丘市地理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品种多样,每个区域或者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户的收入,政府决定发展一村一品,以此种模式带动品牌农业的发展,使当地的农产品走向市场乃至走向国际化。发展一村一品将会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也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更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符合中国新常态的国情。
例如,章丘市根据区域特点,在成功注册章丘大葱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又为绣惠大葱在工商局注册了绣惠商标,为万新富硒大葱注册了万新商标。发展一村一品,必须统筹安排,符合科技发展观。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也离不开品牌战略的引导。
章丘市万新村通过创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依托合作社,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承包,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扩大了富硒大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规模。现在富硒大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已达到约 67 公顷的规模,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标准化大葱1340 余公顷。
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品牌农业的基石。万新村以打破原有的传统种植模式为目标,通过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了大葱质量的安全,提升了大葱的品牌知名度。万新村先后获得“济南市民主法制示范村”、“济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章丘市文明村”、“章丘市生态文明乡村”、“章丘市农村两化融合示范村”、“章丘市科普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 9 月,章丘市刁镇柴家村、相公庄镇小康村、相公庄镇牛一村、宁家埠镇大桑树村、水寨镇辛丰村等五个村经过村镇机构的申请报备、市县级机构的审核、专家们的评判审核等程序,被认定为第三批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枣园街道办事处万新村是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高官寨镇官庄村是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包含这两个村庄在内,到目前为止,章丘市已拥有七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在济南市排在第一位。
2 企业+农户模式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企业的带动。在章丘市,企业+农户模式是其品牌农业得以发展的钥匙。章丘市积极鼓励多种经营主体的共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创新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品牌+市场”的管理经营模式。
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品牌+市场”的管理经营模式下,合作社负责土地的流转,以济南振丰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例,截止 2012 年 12 月底,该合作社流转了一千余亩土地。通过土地的流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龙头企业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推行标准化种植技术,为品牌农产品开拓市场。济南伟丽种业有限公司是章丘市名列前茅的农业龙头企业,它为高官寨镇的甜瓜种植提供技术支持。2014 年在其带领下,高官寨镇大幅度增加了甜瓜的种植面积,全镇新增了 5000 亩甜瓜种植面积,总种植面积达到了 4万亩。
农户负责农产品的种植和管理。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在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下,农户能够很好的管理好农产品的规模种植与生产经营。农产品收获后,可以将这些农产品销售给企业,由企业统一销售。
3“藕田+鱼虾”生态模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让环境恶化埋单。同样的,在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章丘市绣惠镇施家崖村因种植白莲藕而闻名。施家崖村专门成立了白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评估精选引进了白莲藕新品种,采用无污染的“藕田+鱼虾” 生态模式,采用水温在 17°C 左右的深井水,运用浅水种植方法,严格按照科学发展、无公害立体模式,打造出了更加优异的白莲藕种植模式。
“藕田+鱼虾”生态模式是在藕田里养殖鱼虾,做到一田多用。藕田采用的是无公害种植,不使用任何有毒化肥农药,经过鱼虾等的代谢产生的代谢物经过分解、转化后供莲藕作为肥料吸收、利用,藕田中的植物如浮萍、水草都可作为鱼虾的饵料,不但节约了水、土等资源,还用环保绿色方法治疗了病虫害,保持了生态平衡。
园区内多种莲藕品种齐发展,即水果型莲藕、蔬菜型莲藕、观赏性莲藕共同种植、共同发展。水果型莲藕和蔬菜型莲藕可供人们食用,通过销售渠道售卖,增加收入;观赏性莲藕可供人们观赏用,当地把品质农业与观光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集果蔬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型农业。
绣惠镇施家崖村白莲藕种植合作社借助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白莲藕,吸引了大量的客商订购白莲藕,实现了农民与合作社的双赢。合作社不仅提升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土地的租金由之前的四百元每亩增加到一千元每亩,每亩白莲藕的纯收入为五千元,另外,藕田里的鱼苗还给农户带来约五千元的额外收入。带动了当地百余人的中老年人的就业。
“藕田+鱼虾”生态模式,是生态和谐理念的体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和谐,以白莲藕为根基,打造了一个既能观赏又能增加收入的特色产品。
4 农业园区+旅游模式
农业园区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农业园区的发展可以大力带动当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以提升当地品牌农业的享誉度,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章丘市的农业园区发展日渐明显。章丘市凭借其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已建立 90 余处农业园区。章丘市采用农业园区+旅游的模式助推当地品牌农业的发展。
章丘市的山、泉、河、湖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风貌,可以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自然感受。另外,章丘大葱、明水香米莲藕、鲍家芹菜、龙山小米、白云湖甲鱼、赵八洞香椿、曹范薄壳核桃、文祖花椒等地方名优农产品都具有其各自的地域商标和品牌,在给游客带来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可以使农产品品牌获得良好口碑,在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
此外,章丘市的地理优势体现在交通便利上。章丘市交通便利,在济南,淄博,莱芜,滨州市的中部,距省会济南市仅半小时车程,济青高速公路,北京上海高速穿境而过,济南机场位于章丘;所有行政村均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
到现在为止,章丘市共开发出 7 家农业旅游强镇,其中,特色村有 6 家、有 12 家被评为省市示范点,章丘市每年接待游客 30余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 2 亿元人民币,实现农副产品收入为 15000 万元人民币。旅行社及其服务网点共25家;旅游星级饭店、宾馆 12 家,其中四星级酒店 3 家、三星级酒店 3家。
百脉泉农业园区是章丘市发展现代农业着重打造的重要基地。该示范园计划总面积3000 余亩,它的主题定位是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文化历史的风采,彰显章丘市生态农业的意蕴,结合百脉泉的优势,打造出齐鲁大地的创意园区。她把展示先进的农业发展成果、示范现金的农业科技技术,为城乡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构建农业产品的专属物流体系作为功能定位。整个示范园分为“两片、十区”,“两片”是指以绣源路为中线,西侧是综合功能片区,东侧为高效生产片区。“十区”分别为:管理服务展览区、中心水景休闲区、高科生产服务区、农产展销物流区、名特林果展示区、特色田园风光区、生态景观苗圃区、设施果树示范区、设施瓜果示范区、设施蔬菜示范区。
百脉泉农业园区将农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可以有力的带动章丘市品牌农业的发展,大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独有的贡献。
5 农业“互联网+”模式
21 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当品牌农业与互联网碰撞在一起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章丘市为了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开启了农业“互联网+”的模式。农业“互联网+”模式不仅可以为农产品的销售、经营拓宽渠道,还可以加快章丘市的农业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
为了打开农业“互联网+”模式发展的新局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络营销技巧和网站推广等专业知识,章丘市针对本市部分特色产业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部分农村实用人才等举办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课程”,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
在章丘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领导下,成立了“百农发展有限公司”,并计划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和百家农业企业的平台,为了方便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金融结算服务,营销策划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推广等专业化服务,以实现章丘农村电子化商业发展的高标准起步、低成本运营的目标。
最近几年,章丘市积极地吸引优秀人才,持续加大人才培养的财政支出以及加快人才载体建设的资金投入,接连进行了新农村发展的百脉新型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业人才“三纵三横”的发展规划,统筹协调,促进重点人才的培养。在农业领域,就有盛泉生态园、万新大葱基地2 处新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并且实行一线人才、一线培养。全年培养农村人才多达到 65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