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能够形成共识的是,在探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时,必须从各国各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因素、教育规划以及具体的教育制度与政策进行考察。广东在探索区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模式中形成了值得全国借鉴的经验。
(一)后发优势自觉创新,以全球化视野探寻广东特色教育现代化外生现代化模式
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教育厅厅长江海燕同志撰写了著作《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以广东省教育现代化为例》,作者运用全球化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深入剖析教育全球化思想以及教育全球化现象,并以此为理论基点,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全球化背景下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问题、战略以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作者以广东多年教育现代化发展领域的实践为基础,反思了多年来广东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如战略规划、制度设计等)和实践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优质均衡发展时期的广东教育现代化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广东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率先在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广东式改薄:优质均衡条件下“创强争先建高地”
2005年,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首次提出在广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之后,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和《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为广东全省各地区、各个中小学校在条件层面的均衡发展方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目前广东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朝着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区域内部校际差异,形成区域各具特色的“高位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2013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简称“教育创强”)。“教育创强”是广东调整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务实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举措。因为广东区域教育发展极为不均衡,当2015年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候,经济相对落后的粤东西北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薄弱学校和地区存在。
为配合“教育创强”,2013年8月,广东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教育创强”标准。因此,“教育创强”是广东在全国“全面改薄”时期的一种广东模式,通过“广东式改薄”探索优质均衡条件下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国南方教育高地的实现路径。
(三)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及县(市、区)建设
2013年11月11日,深圳市和佛山市成为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的第一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2015年4月、7月和8月,珠海市、东莞市和惠州市成为第二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至此,广东先后批准深习、佛山、珠海、东莞、惠州五个市,广州市的天河、番禺、花都、萝岗区,以及开平县等多个县(市、区)成为广东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单位。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及县(市、区)建设是广东在“教育创强”基础上实施的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又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