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央行全面实施对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预期释放约3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对于春节前后面临资金紧张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瑞雪”,流动性结构不平衡的“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愈合。
同时,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当日净回笼1200亿元,继续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适中。从市场反应来看,近期流动性未现波澜,隔夜资金充沛,资金面仍处于春节前的宽松期。
修复结构性“创伤”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此次定向降准,除了引导银行信贷流向普惠金融领域之外,也起到了调整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平衡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以五大行、大型机构为代表的一级交易商能够直接拿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资金,再由它们按需给市场上大小金融机构。”作为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场部的一线交易员,阿逸对此感触颇深。有时交易商“奇货可居”,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调节的效率,造成了流动性的结构性不平衡。
而此次定向降准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可以说是一次面向大部分银行的“普惠式”降准。
虽然从量来看,央行人士预期的3000亿元流动性释放规模,甚至不及一次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量,但仍对结构性缺口进行有效补足。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称,短期来看这将进一步改善当前流动性环境,长期来看有助于补充流动性缺口,缓解底层银行流动性紧缺、流动性结构性分层的矛盾。
该团队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代表全市场利率水平的R007对代表银行等存款类机构的DR007的偏离程度均值从2.38%逐步扩大到18.60%。2017年流动性结构性分层的现象尤为显著,特别是在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结构性紧张现象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