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家出台了“互联网+农业”战略后,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借助线上交易的发展,农村物流也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传统物流企业和互联网零售企业在加大对农村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也纷纷布局农村物流体系,由此使得农村物流既呈现出现代物流的共性,又保留农村地区物流的特性。“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是既有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优势,又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不足等劣势。如何借助互联网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发挥政策优势做大做强农村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让农民在“互联网+农业”时代背景下获得最大收益,是农村物流不得不审视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
传统上,农村物流是指农村地区的进行的一系列简单的物流管理活动,以农业的生产为中心。据此可知,农村物流首要的任务为农业生产活动所服务的,其次才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概念,它是新型的、围绕农村地区发生的,以满足农民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的科学规范的物流管理活动。农产品的输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输入是主要的农民生产活动,它的核心是农产品物流。
1.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特点
“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既有传统农村物流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特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2.1分散性与城市的密集生产生活状态不同,农村生产、生活大都是分散的。农村家庭有的依交通要道布局,有的依地势、地形布局,星罗棋布。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偏远山区,农户散落户于不同的山头,地势的复杂性和门户的散落性给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2季节性
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四季节气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因此,农村物流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在春种时节,主要进行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大宗货物的运输,而在秋季,需要搬运、加工和储存大量的农产品。在非农忙时节,农村物流需求则变得相对有限,供需差异较大。要想满足农产品的这一季节特性,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科学技术的指导。
1.2.3非对称性
与城市的各种商品物流频繁交换不同,传统农村物流以农产品为中心,重农产品输出而轻消费品输入,农村物流输入与输出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享受性消费越来越被重视。据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农村网络消费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装鞋包、家装家饰、食品保健,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170.23, 85.43, 106.98亿元,均高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可见,依托网络消费平台农村物流又出现了新的挑战性和非对称」险。
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现状
2.1国家政策扶持自“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2.2农村电子商务内生性因素逐渐强大
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已高达7.51亿。其中农村互联网用户占31.4%,人数多达2亿3000万。
2.3农村物流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京东于2015年初率先推出先锋配送计划,以免费加盟模式在全国试点成立京东配送站。加盟者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自己提供配送车辆,京东就为其提供包括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和海报在内的办公设备和一定的资金补贴。随后又出台京东帮服务店计划,为网民提供物流配送、商品换新、货到付款、上门取件等相关服务构建,解决大家电“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3,“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3.1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完善
3.1.1农村地区交通设施仍不完善
相比于城市较为完善的交通设施,农村地区仍显得不完备。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基建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村民利用国家“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断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农村落后地区产品“走出去”和消费品“引进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1.2物流配送站点医乏
物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配送站点缺乏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压根没有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的输出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政府大规模采购,而中间商以营利为目的,不合理收费现象严重,加之缺乏资金,往往规模较小,整体上不能形成物流体系。
3.1.3冷链物流仍然医乏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鲜商品,运输、销售需要借助冷链物流环节才能实现。所谓冷链物流,就是指依据自身特性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例如海鲜、乳制品、蔬菜鲜果等,从产品的生产或采集到产品的储存、运输,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供保鲜服务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显而易见。
3.2物流信息不对称
3.2.1部分地区网络依然不畅
随着国家“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近两年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东部沿海除个别地区外,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这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网民基数和电商规模的扩大。
3.2.2缺乏必要的物流信息更新平台
现代物流以物流大数据为依托,在信息及时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互通有无和成本控制。
3.3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得人才者更容易得天下,相反的,没有人才的经济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农村物流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契机下发展的更强大,经济发展的更长远,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而懂管理、会经营的物流人才的短缺无疑会限制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基于“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4.1“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村物流前景仍然广阔
习总书记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而电商脱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商脱贫就是要借助互联网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这篇文章,依托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借助国家资本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民整体脱贫。
4.2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套体系
4.2.1筑牢农村物流配套设施底子
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参与共建机制。
4.2.2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破解农村地区鲜活产品的线上营销难题,扩大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关键在于构架线下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
4.3搭建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或者以政府鼓励、企业主导模式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即借助现代物联网等手段整合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地域、上地、种植过程、运输等资源,让这些产品信息都展现在公众视野,便于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详细、直观的认识。
4.4不断培育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
4.4.1推进农村“互联网+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还主要受经费的制约,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对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培育倾斜资金和政策,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地区迫切需求的综合性、专业性人才队伍。
4.4.2提高现有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业务技能
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技能培训,鼓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现身说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理论、会经营、实践的新型农村物流人员。
4.4.2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提供激励
培养、引导更多懂物流、会科技、能创新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农村指导服务,鼓励他们积极的创业,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学以致用,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5、总结
随着互联网和农业、农村、农民的交织日益紧密,农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朝着高标准、精细化、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农村地区物流也将朝着更加系统、更加现代的朝向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业的互联网化和农村物流发展还相对滞后,广大农村对现代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和当前农村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影响农民的幸福指数。未来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冷链物流技术的成熟和农村地区互联网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极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