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其锻炼价值已获得了认可,在群众体育中已广泛开展,学术界对气排球运动研究一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分析了其特点、锻炼价值、比赛规则的制定等。另有部分研究是关于在学校开展气排球运动的可行性、学习效能以及裁判员培养等问题,但还没有从课程建设视角开展气排球运动的研究成果。基于此,对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进行研究,期望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在为大学生体育运动增加选择项目的同时,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最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树立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供理论参考。
1.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美国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中S表示优势(Strengths)、W表示劣势(Weaknesses)、O表示机会(Opportunities) 、T表示威胁(Threats),核心在于把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要素进行匹配,帮助决策者制定4种战略:SO(优势-机会)战略、WO(劣势-机会)战略、ST(优势-威胁)战略、WT(劣势-威胁)战略,得出SWOT矩阵。通过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定性地作出战略决策判断,制定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
1. 1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优势分析
从内部课程设置条件看:(1)大学体育教师授课经验丰富。以某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其公共体育教学部作为实施气排球课程的主体单位,共有排球教师7位,教龄最少为8年,最长为25年;部分教师获得过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在学生评教中1位教师排在全校教师前几名。(2)教师排球裁判执法经验丰富。有国家一级排球裁判5人,二级裁判3人。每年排球教师都会组织和参与学校排球赛工作,且多位教师参与国际和国家排球赛事裁判执法工作,最近暑假期间又有4人参与省级排球裁判执法工作。通过多年长期各类排球赛裁判执法工作,排球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裁判执法经验,裁判执法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为气排球裁判打下良好基础。(3)课程管理有章可循。学校有专门管理和考核相关课程的部门—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对全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管理办法,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监督;审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并划拨经费;负责课程建设质量评估验收等。
1.2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劣势分析
从内部课程设置条件看:(1)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少,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开设有传统三大球体育运动项目,目前针对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和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开始多门新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比如开设有贻拳道、瑜伽、定向运动、素质拓展等,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气排球相比较而言在高校还很少人参与,通过课堂随机调查得知,百分之九十以上排球选项课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气排球,只有个别南方学生之前参与过此项体育运动项目。(2)缺乏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有田径场、篮排球场地、网球、羽毛球等室内外场地,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规划有气排球场地的很少,这对开展此项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调查还发现最近河南高校中绝大多数也没有购买气排球计划。(3)师生对其运动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竞赛规则等认识少。排球体育教师是实施气排球课程主体人群,但调查显示目前河南省大学体育单位中大多数没有气排球活动经历,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7位排球教师中只有一位教师参与过社会企业气排球队教练指导工作,其余教师基本没有接触过此项运动。其规则和现有排球运动规则一也不同,场上只有五名队员参与比赛,比赛用球比排球大,球体表面比较柔软
1.3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机会分析
从外部课程设置条件看:(1)高校发展整体处于历史发展新机遇期。如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转型建设合格应用技术大学,其二级教学院部开展了转型实践工作,公共体育教学部门可以从课程建设人手在完善原有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不断开设新课程内容,重点突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地方性、服务性、应用性等特点,满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气排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其来源于社会是“接地气”运动项目。(2)参与人群逐年增加。气排球开始参与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因为此项运动运动量相对较小,隔网运动身体冲撞少比较安全,球体柔软打在身体上对人伤害较小。但最近几年随着气排球娱乐性增加、规则更加规范,吸引了较多中年人士参与,不再是老年人为主了。(3)社会企业气排球竞赛蓬勃开展。目前国内气排球比赛各地规则不尽相同,开展规模也不同,相比较而言南方地区开展气排球比赛较多,这与气排球起源于南方有关,比如2015年浙江省设立了气排球公开赛,通过各赛点带动当地气排球运动,并形成较为规范赛制。河南省电力、通信等系统最近几年在其内部开展了气排球比赛,但较为规范赛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1.4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威胁分析
从外部课程设置条件看:(1)同普通传统排球相比激烈程度降低,娱乐性多于激烈性影响年轻大学生参与程度。作为传统三大运动项目之一的排球,其历史渊源、群众基础还有比赛激烈性、规范性都远远高于气排球比赛,其顶级赛事包括有奥运会、世界排球锦标赛、排球世界杯等。赛事不但吸引众多年轻大学生观看,同时一也吸引大学生参与排球体育运动,无形中就会对我校开设气排球课程产生一定影响。(2)社会企业气排球器材、比赛等不规范统一。气排球目前在器材本身还没有统一标准,球体有大有小,材质一也是不同。如此没有统一强制性标准,气排球自身发展会出现混乱现象,学校在开设气排球课程挑选器材时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直接影响课程教学和训练比赛等问题。
2.大学体育设置气排球课程原则
2. 1气排球课程设置要坚持主体性
课程开发是一个环环相扣精心计划的整体过程,美国学者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四个要素组成,相互之间作用便构成课程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主体和创造者,学生是实践课程中心。高校所有课程都是为广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服务,设置气排球课程也必须明确此要求。要满足大学生学习气排球需求,突出学生学习。前期要做好课程建设论证工作,比如师资力量、教材准备情况、场地设施等软硬件条件。正式实施阶段要做好课堂教学检查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等工作,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
2. 3气排球课程设置要坚持超前性
针对新时期高校建设规划要求,在设置气排球课程时不可单单考虑教学问题,更要将课程设置与学校发展相联系。比如应用技术型大学课程设置要体现地方性、服务性、应用性,要与地方开展气排球运动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在相互学习切磋气排球运动过程中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比如为地方提供训练技术指导、场地使用等,或为地方比赛提供裁判执法等。另外要将气排球课程教学和训练为参加基层和省级,甚至是国家级比赛做准备。
2. 4气排球课程设置要坚持规范性
气排球运动与气排球课程有严格区分和作用,前者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锻炼和比赛载体,后者主要是为高校学生学习服务。气排球对高校来说是新鲜事物,将其引人高校课程对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高校课程建设有其自身严格要求,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具体实施和评价等众多环节,对师资一也有标准,还必须具有相应教材,总体来说有着一整套科学标准。因此在高校设置气排球课程要按照相关要求,体现规范性。
3.大学体育气排球课程设置研究
高校课程开发大体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环节,是一个科学的动态课程体系。
3. 1课程目标设置研究
设置气排球课程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
3. 2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有体育与健康知识、气排球运动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气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基本技术,包括有准备姿势、移动步法、垫球、传球、发球、拦网等。(3)基本战术,主要有前排强攻进攻战术,“心跟进”防守战术等。(4)教学比赛,提高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应用能力。素质练习,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练习。
3.3课程课时安排研究
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课时分配为:体育与健康知识2学时、素质练习8学时、基本技术22学时、考试4学时;第二学期课时分配为:气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2学时、基本技术12学时、基本战术6学时、素质练习8学时、教学比赛4学时、考试4学时。
3.4气排球课程考核研究
考核内容:第一学期主要考核二人对垫球、发球及1至2项素质项目。第二学期主要考核二人对传球、接发球及1至2项素质项目。考核方法:发球时站端线后连续发球10次,按发在场内的次数计分。每人测试一次。垫球时二人在规定线后连续对垫球。每人可测试两次,以最好的一次记录成绩。传球时二人在规定线后连续对垫球。每人可测试两次,以最好的一次记录成绩。接发球:站在本方半场接10个发球。每人测试一次。
4.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气排球对高校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其课程建设在把握其运动项目特色的同时要严格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建设,研究中也发现高校存在缺乏师资力量,正规教材欠缺等问题,但只要把握现实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外在负面影响和自身劣势,气排球课程经过一个时期探索能够在高校建立起来。最终为气排球运动发展,丰富高校学生大学生活和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