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身阻力
自身阻力主要来自于体育技能与自身观念。体育技能方面,虽然体育代课教师师资在之前的体育教学生涯中培养、锻炼和养成了一定的体育技术技能优势,特别是队列队形、体育游戏的编排与教授、集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等。但在学校撤并后,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场域不复存在,他们将面对新的对象和体育活动场景,群众体育需求亦与学生有所不同,如群众对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柔力球、软式排球等的喜爱衍生出的技术需求,给体育代课教师师资服务群众体育提出新的技能要求,成年人的体育认同与教育接受方式也可能使其之前成功的体育教育经验失灵。自身观念方面,身份认同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学校期间,教师是得到自己、同行、学生、村民普遍认同的职业身份,而学校撤并后,不再继续任教的体育代课教师师资要服务于群众体育,如何看待这一过程转变和进行自我角色认定,调研发现除了少数老年代课教师出于“公心”“做好事”的目的愿意积极参与群众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外,超过70%的代课教师觉得群众体育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
2政策执行阻力
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全国已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82万人(数据来自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官网)。国家体育总局曾对我国2011年至201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专项评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指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集中培训大学生”等问题。本文对2016, 2017年云南红河州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学员的统计发现:生活在市区、城镇的参训学员占比高达90%以上。以2017年来自云南红河州13个县市的140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训学员为例,生活在行政村、自然村的学员仅有8人,占比为5.7 %;参训学员中中小学体育教师4人,占比2.9% ;其他参训学员则主要来自于体育系统工作人员、州武术协会会员、县老年体协成员、机关退休人员。数据表明,云南红河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化,农村学员严重偏少。这样的培训模式非常不利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如果不及时转变,体育代课教师师资开发为社会体育指导者的愿望将难以实现,建议体育行政部门通过专项培训或增加定向指标的方式对体育代课教师师资进行培训,逐步壮大农村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
3.环境阻力
环境对事物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云南农民体育健身人口比例低、外出务工人员多、经济水平低等环境性因素不利于体育代课教师师资的开发。2017年春节期间对云南被撤并学校附近居民(有效问卷415份)的调查显示,仅有25.1%的居民在闲暇时进行过体育健身活动,18.1%的居民平均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仅27%的居民表示对科学健身理论和方法“很需要”,这一数据包含了放假在家的学生群体。近年来,云南外出务工农民人数不断增加,2016年达到476.7万人,[9]占到同期云南乡村人口的18.2%,一部分离开教师岗位的代课教师已经加人到外出务工的大军中,影响了体育代课教师师资的体育性开发。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云南GDP为14869.95亿元,全国排名20位,2016年云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02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43元,截至2016年底,云南尚有农村贫困人口373万,云南经济落后的局面影响着人民群众科学健身观念的形成,并制约了体育健身消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