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教育部在确立了以上海体育学院为 “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牵头单位以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就确立了全国学校武术联盟的“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的理念,以及“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新思路,和“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修生养性,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l]并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从教育目标、教学类别、教学内容、展演活动与教学目标等方面对学校武术教育体系的具体开展提出了具体邀请,其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则分别提出了“发展武术兴趣,喜爱武术活动”,“身体体验武术文化,掌握武术基本技能”与“提高武术运动水平,智识武术文化”等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武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学前武术教育亦应有相应的举措以进一步提升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学前武术教育的目的与意义1.1开展学前武术教育有利于幼儿体悟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并针对小学低年级提出了“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等要求。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幼儿中进行文化传承是延续文脉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武术游戏、武德故事、象形艺术等多种手段进行武术文化传承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f41武术之于中华文化而言是一种身体运动的文化,学前武术教育是进行幼儿身体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学前武术教育有利于幼儿体悟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2开展学前武术教育有益于幼儿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在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知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和启蒙性的,主要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五个领域,旨在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健康的目标在于喜欢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生动有趣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健康是教育部对于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习练武术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武术训练对儿童体质影响》《武术散打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武术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探讨》等研究结果表明,习练武术有利于提高习练人群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可以有效提高习练者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综上所述,开展学前武术教育必将有益于幼儿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1.3开展学前武术教育有助于幼儿心智得到有效开发
武术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东方运动特点,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其复杂的技术动作结构,富含哲理的攻防特色,浓厚的历史积淀都孕育着武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特征。[6]幼儿具有好奇心与好胜心强的特点,具有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强的特点,因此幼儿时期是学习武术的较好时机;武术不仅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体质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n}开展学前武术教育对于幼儿体质与心智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益于幼儿对于武术的学习,因此将武术教育纳人学前武术教育是较为恰当的时期,是发展学前武术教育的适宜阶段,通过借鉴青少年武术教育改革亦可形成一定的幼儿武术教育经验,完成幼儿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身体素质,有效开发心智等。
2青少年武术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2.1重点加强“一校一拳”的教学思路
学校武术改革确立了“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新思路,而“一校一拳”即是根据武术人以某一拳种指导各地各校确定其武术套路教学的拳种。以华拳为例,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与上海观澜小学即将其列为该校特色项目进行重点学习。华拳以其动迅静定、心动形随等运动特点,以单练、对练、徒手、器械等多种运动形式深得学生喜爱。在学校武术联盟的指导下,新黄浦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华拳教学活动,从小学一年级新生至中学九年级,以武术为载体,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发挥武术德、技相长优势,营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武术育人氛围。华拳具备形体工整、遒劲有力、动迅静定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青少年的身体姿势和意识培养,其套路和其它拳系同样也很多,所谓“华拳四十八,艺成行天下”。上海观澜小学2007年起就被评为上海市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被列为国家段位制武术教学实验研究基地,2014年成为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育实习基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014年起借助全国武术大联盟“一校一拳”工作的推进,将有着悠久历史的华拳作为学校的特色拳,该校人文底蕴厚实,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成为蕴育优秀学子的丰富土壤,对华拳的传承更加突出了该校“习武、修身、立德”的宗旨。
2.2重点实施“一技之长”的教学特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 ] 15号)有关要求,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高中体育专项化”即是通过三个学年的体育专项学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运动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上海高境四中一直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太极拳,促进太极拳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传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
高境四中每天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学生一起习练太极拳,强身健体、沉心静气;成立“武易”太极社,从爱好太极拳的队员中选拔精英进一步习练套路;开设太极拳校本课程,充分体现武术教改的理念:打练结合,以太极推手调动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单练套路的枯燥,还解决了对抗比赛中容易受伤的问题。随着高中专项化试试效果的不断显现,初中乃至小学也随即开始逐步让学生能够学得“一技之长”。武道社团是上海开鲁一小课程教学建设中,与拓展型课程开发相对应所开设的体育社团,对接上海高等院校引进专业的教练,在二到四年级中开设武道课程,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开设学生社团,进一步学习搏击等传统武术。通过专项化的系统学习,可让学生感悟武术精神,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自强的道德品质,成为“健康、自信、聪慧”的阳光少年。
2.3重点突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伴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发挥作用,通过音乐、游戏、教学情境等娱乐化教学模式不断引起大众的关注,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教学正在被更多的老师所接受。2012年1月上海裕泽学校将武术项目列为学校特色项目,该校以武术为中心通过话剧式的节目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两位老师的功夫展示进行比赛,吸引学生加人感兴趣的武术拳种项目进行学习,在节目中更是融人了武术动作的攻与防的特点,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泽学校武术项目现已成为上海市传统项目和青浦区布训项目。
“小小武魁青少儿武术课程”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华武魂》栏目组与上海尚体武苑培训机构共同携手打造针对儿童的武术教学课程。“小小武魁青少儿武术课程”是以武术为载体,通过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的教学方法,采用“武术技能+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国学经典+登台展示”等系列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德艺兼修的意志品质,努力使学生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