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求层次理论的再认识
需求层次理论的创始人是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的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 )。他一生当中提出了很多精彩的理论,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论文《人类激励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第一次提出了需求理论[2〕。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著作《动机与人格》(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其中具体解释了需求层次理论,即包括5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如今,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围,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疗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
不同于一般简单的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认识,笔者以马斯洛的著作为分析依据,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需求一般按照先后顺序发展。一般来说一个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求会相继产生;但满足程度可以是“相对”“一般”和“主要”的,并不是完全的。第二,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运行着平行的进程,因此,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同时发生支配人的行为,但是在固定的时间段一定有“主导”需求,人脑会识别需求的基本类型和层次,令其按顺序得到满足。第三,所有基本的人类需求是相互关联的,并可能在一个给定时间出现在一个以上的层次需求。低层次需求也不会由于更高层次需求的突显而消失,需求是层叠出现的。最后,需求层次的出现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出现层级的跨越,其变化也可能出现逆转。
2.城市体育空间的内涵
空间的本质是人类制造出来以承载行为活动,满足需求。城市体育空间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的概念,学界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城市体育空间是体育场地和设施,也有人认为城市体育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还有的学者将体育空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城市体育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专门空间,广义是指城市中专门设置的和潜在的一切可以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城市体育空间的内涵大致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空间性。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城市体育空间的呈现需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场地、器材等。第二,服务对象属性。城市体育空间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无论哪类体育空间都应以城市居民为活动主体。第三,承载具体的体育形式。空间承载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体育活动才是体育空间。第四,城市体育空间类型繁多,但彼此间既可以相互转换又可以相互融合。总之,从表象看,它是体育的组成要素的组合;从实质看,它是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化状态。
3. 需求层次理论与城市体育空间演变的联系
一方面,需求层次理论与城市体育空间演变具有相似性。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社会成员的需求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分为5个层次,在人类低层次需求基本或相对得到满足,高一级的人类需求将会出现,并成为主导需求,基本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城市体育空间作为人类搭建的活动范围,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体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
另一方面,需求层次理论与城市体育空间演变具有相关性。狭义的需求是经济学概念,广义的需求是一种欲望,需求被应用于体育,往往被用来描述参与的程度,体育“需求”的实质就是人的体育“行为”。城市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就其功能来说,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空间也将随着人类不同需求层次的相继出现和体育行为的不断变化,在种类、规模、结构和布局等多方面发生变化,并与当时体育主体的需求层次相一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类有不同的需求,借用数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需求仿佛是一种自变量,而空间仿佛就是一种因变量。在长时段的历史时期内,体育空间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符合需求层次理论中各级需求的动态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