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平原调研时,笔者对其中的三个场景印象非常深刻:一是这里的老人农业普遍化,老人农业和为数不多的内生性中农,成为大多数村庄中的农业种植主体,且老人种地现象非常普遍;二是从事老人农业种植的老人群体,相比华南宗族性村庄的老人,从事农业种植的年龄普遍偏大,70岁及以上者大有人在,远高于笔者在华南宗族性村庄调研时了解到的老年人的农业劳动年龄,且老年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家的承包地;三是夏秋两季农忙季节,多子女家庭中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回家“帮忙”,即使在回家机会成本高于种地收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此,笔者的疑问在于,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华北平原老人农业如此普遍、且种植年龄偏大?夏秋农忙季节,在机会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多子家庭中的外出务工子女为何还要赶回家中“帮忙”?
学界既有研究中,针对老人农业,目前主要有两种视角下的两种观点:
一种是农业生产视角下的“忧国忧民论”。在这部分学者看来,老人农业没效率,粮食安全无保障,且这种小农经营,一不利于农机推广,二不利于农计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严重不符,认为老人农业现象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邹晓娟等基于老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指出老年人自身素质和外部支持不足,制约着中国农业生产,甚至影响农产品的持续供给。在他们看来,老人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落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应当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规模流转,进而实现规模经营。逐步落实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新一代农民工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地变成市民。此外,在他们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境况很悲惨,年老体衰之际尚不能颐养天年,孝道沦丧,应当尽快扭转这一局面。
另一种是国家发展阶段视角下的“老人农业合理论”。在这部分学者看来,老人农业的出现,是我国现有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走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具有不可逆性。相比资本作业,老人农业未必没效率,且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老人不仅可以自养,而且可以进行社会文化再生产,关键还可以重新发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有基于此,他们主张,国家要充分认识到老人农业的现实合理性,政策实践不能排挤老人农业生存空间,反而要尽可能满足老人农业对于土地整理、机械推广等方面的内在需要。
以上两种观点中,农业生产视角下的忧国忧民论,其家国情怀令人敬佩,但从笔者在全国各地调研情况来看,这一论断与实践相背离,属于典型的“只见农业不见国家和农民”;但其对于老人农业弊端的论述,仍能给人以启发,需要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我国下一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国家视角下的老人农业合理论,看到了现阶段老人农业的必然性、合理性和不可逆性,并且指出了老人农业不仅是生产过程,更是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和人生价值再发现并实现过程,不仅看到了农业,而且考虑到了农民和国家,启发很大,本文也正是在这一论断的启发下进行的。但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两种论断,似乎都忽略了具体村庄和家庭中的老人农业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从笔者在全国各地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沿海地带农村、大中城市城郊农村和中西部农村有差异,华北地区农村和华南地区农村也不同,而老人农业这一现象,在华北最为典型。有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豫南S县L村这一传统农业型村庄作为调研点,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并希望以此为个案,在既有研究基础上,通过村庄视角和家庭视角,进一步丰富学界对老人农业的研究。本文研究目标如下:一是通过村庄视角和家庭视角的引人,进一步丰富对于老人农业必然性、合理性、不可逆性的认识;二是通过老人农业生产过程中家庭关系互动的深描,推进对于华北平原村庄结构和家庭伦理关系的认识,进而揭示出华北老人农业的实践逻辑及其相应的社会基础。第一部分,笔者会对华北老人农业这一现象做出勾勒,并对其发展、内涵和特征做出梳理;第二部分,笔者会对华北老人农业在村庄层面和家庭层面生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进行剖析,从村庄结构和家庭伦理看老人农业,而后以此为窗日,尝试揭示其实践的社会基础;最后,立足华北村庄结构和家庭伦理,着眼于农业生产本身,笔者拟对老人农业和机械化、老人农业中的老人生活状态、老人农业和秸秆焚烧等议题做出讨论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