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老人农业的社会基础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1日

  

当地老人农业的发展,和我国打工经济兴起的大潮流、华北平原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当地独特的竞争性村庄结构以及日渐式微的家庭伦理是息息相关的。      

(一)家计模式:打工经济兴起与老人农业诞生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率先发展,为中西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释放的出,由此,打工经济日渐兴起,成为影响各地区农民家庭生计安排的关键性变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打工经济兴起,最开始主要以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老年人和女性劳动力留村务农、料理家务、照看孩子,逐渐形成了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的家计模式。在此期间,中国经济所能承载的进城农民工有限,加之传统观念影响,妇女选择外出打工者较少,因此,在土地上辛苦耕作的,除了老人,还有妇女和作为半农业劳动力存在的小孩,老人农业尚处于萌芽之中,在华北当地并不普遍。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打工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这艘巨轮所能承载的劳动力数量更为庞大,加之2006年税费取消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普及,进一步释放了匍匐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此时,农村女性劳动力,开始同丈夫一道,或独立选择外出务工,或进厂做流水线工人,或进人饭馆等服务性行业。可这一代进城农民工有一个普遍特征,进城就业具有高不稳定性。正如村民A介绍道:    

“我们这一代(60后)人,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老不老?不老!小不小?不小!学历不高,手艺很少,中国经济景气时,建筑行业用工量也大,我们可以进城打工;中国经济不景气时,建筑行业用工量不大,待在城里没活干,还不如回家种地!不种地,吃啥?”(访谈记录:WXP20160925)    

因此,打工经济兴起后,中青年男女选择进城务工,可鉴于进城打工的高风险性,农民工还是会选择种地,只是不一定认真种,但却是作为农民家庭的社会保障而经营的,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也不会亲自种,而是选择流转给大户、亲戚、邻居等耕种或交由老年父母代种,就华北当地而言,大都由父母代种。由此,打工经济兴起后,当地农民家庭多选择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家计模式,老人农业诞生。    

(二)自然:便利的耕作条件为老人农业奠基    

当地家庭中,中青年人外出务工,家中承包地具体耕作环节便顺理成章地交由已步人老年的父母承担,可问题是,老年人为什么一定会种呢?这与当地便利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相比南方丘陵山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平整,且经过自发调整过的承包地已按户连片,大小机械易进人,大大节省了人力,耕作方便快捷,尤其是2000年后小麦收割机和家用小四轮拖拉机的普及,使得夏忙时间从半月有余缩短到五天之内,且不必耗费太多的人力,如此,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二是当地地处中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量适中,主要以春旱为主,抗旱时,多为年后的一段时间,这时中年子女尚未外出打工,唯一对身体有要求的抗旱工作也由子女为其分担;三是当地种植结构为冬小麦一油菜、玉米一花生一大豆一芝麻等,均为旱作农业,不比水田作物,需要劳力较少,且经营粗放,对劳动力要求低,老年人体力应付得过来。在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对当地人而言,种地相当于顺势而为,并不费太多气力,尤其对老年人而言,种地意味着日粮,更意味着生活中的开支来源,因此,对于没有额外收人的老年人而言,种地,成为他们必备选择。    

(三) 村庄结构:竞争性村庄结构形塑压力传导机制    

华北村庄,以多姓村为主,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向来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华北社会,村庄内部竞争激烈,面子攀比兴盛。据了解,当前,村民多选择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的家计模式,一个家庭,工农两份收人,由于面对同样的劳动力市场和农业市场,因此这一半耕半工户群体经济分化并不严重,一年下来,纯收人在3万元左右,占到村庄农户的70%左右;村庄经济的上层,以进城经商户为主,一年下来,收人多在5万元以上,且部分已经进城安居落户,收人可观,数量有限,在村庄面子竞争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这一群体,占到村庄农户的10%左右;村庄经济的下层,以老弱病残懒户为主,这一群体,多是因为天灾人祸所导致的家庭劳动力结构残缺所致,年收人几千上万,面子竞争面前,属于被迫跟进、遭受挤压的一层,这一群体,占到村庄的10%左右;此外还有一个群体我们不能忽视,那就占到村庄农户10%左右的中坚农民阶层,这一群体,因为家计安排、孩子教育、老人生病等原因选择留村发展,或务农,或当农资经纪人,或跑运输,或做红白喜事一条龙生意,充分利用乡村这一稍显稀薄却足以支撑家庭生活的经济空间,也可获得与半耕半工户相当的收人水平,数量不多,却非常重要,经济生产在村,社会关系在村,人生价值在村,因此对村庄发展也更为上心,关键也正是中农这一阶层,同老人农业一道,形成了富有弹性的农业种植格局。    

中度分化的村庄社会,使得大多数农户家庭不仅有心、更有能力讲面子、摆排场,一年到头,年轻人早早地便外出打工,以求更好的收人,争取在村庄当中可以说得起话、办得起事、做得起人。如此,便形塑出上层示范、中层跟进、下层挤压的村庄竞争结构,这种竞争性、分裂性村庄结构当中,共生了一套社会压力传导机制,老年人作为家中一份子,也被卷人其中,为自己的生活竞争买单。对于村庄中普通农户而言,作为子代,不得不面对并参与到村庄竞争性结构中来,在房子、车子、彩礼、生子等方方面面与他人一比高低,关注村庄竞争的同时,势必消减对父代的关怀和照料。同时,对父代而言,在“为下一代而活”的人生任务下,少给子女添负担、多为子女分忧,便成为老年父母的行为逻辑。在这一逻辑指引下,老年父母从事农业生产,以减轻子女负担,并如有可能,帮衬一下子女,便成为村庄常态。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