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办写经活动
本林图书馆新馆成立后不久就发起写经活动。1933年12月出版的第23期《佛学半月刊·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之《本林图书馆征求写经启》及《写经须知》对写经之纸张、规格、时间、书写字体、形式、数量、规范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或建议。其后,在《林刊》第37期还有《征求写经启》《写经须知》等宣传写经活动。在《涅梁经》《法华经》《大庄严经》《华严经》《药师经》《地藏经》《维摩诘经》等诸多重要大乘经典中,都明示书写佛经有极大的功德。从佛教传入之后,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多的抄经者,包括僧人、帝王、官吏、文人、平民等,他们或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写经,或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而写经。因此,抄经具有功德之说,早已深入人心。1936年4月出版的第41期《林刊》中还有《发心写经报告》,说明该项抄经活动至少持续了两年半时间。所写经典,由本林图书馆分配以免重复,纸张也有图书馆配送,以统一样式,并规定三个月交卷。图书馆利用写经形式,宣传信众得到抄经的“法施”功德,积极与信众交流。另外,统一规划,希望把这些居士所写的经典保存下来,充实图书馆的藏书。整体来看,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举办的写经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广大信众的欢迎和支持。《林刊》第37期就有《发心写经报告》《收到写经纸致谢》等内容,此后各期均有这两项内容。举办写经活动也体现了世界居士林佛教图书馆鲜明的佛教特色。
2 代送书籍服务
代送书籍也是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的一项比较有特色的活动。鉴于“佛教图志之设立,仅足供有余暇而可以不时到林者,诸善信之观诵,其远在踏出尚不免有无缘之叹”,因此“诸居士常有善书送林,托代分赠道友结缘”。一般图书馆都是收集、收藏书籍,很少有代送书籍的,但佛教图书馆不同,佛教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流通佛法。代送佛经、佛书也是流通佛法的一种途径,因此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也开展了代送书籍的服务。从有具体记录的37期《林刊》开始就有《送出书籍》这一项内容,直到1937年4月出版的第43期《林刊》依然有《送出书籍》这一项内容,可见图书馆在自身藏书丰富之后,代送图书的服务也是一直进行的。现以第37期《林刊》所载《送出书籍数》中的内容来看,送的书籍较多的有《毅觫纪闻》《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集》《卫生集》《金刚经心经合木》《初机净业指南》《白衣神咒》等。其中,前三种是利用佛教善恶报应理论来劝人修行净业的劝善书,《卫生集》劝导人们讲卫生,积极引导民众的日常生活,《金刚经心经合木》属于佛经类,是两种最著名的佛经的合本,《初机净业指南》则属于初学者学习佛法的入门读木,《白衣神咒》现在不知其内容为何,应该是属于咒语类,护佑平安的。经统计,第37期送出书籍计30种,6978册,《白衣咒图执即《白衣神咒图》)1220张、《檀那因缘图》60张,第38期送出图书26种,3095册,《戒字标语》60份,《白衣神咒))1 800张;第39期送出{书籍共计30种,4865册,《白衣神咒》3600张;第40期送出书籍22种,3616册,《白衣神咒》1300张,《戒字标语》50份;第41期送出书籍34种,8820册,《白衣神咒》2600张,《西方三圣像》800张。第42期送出书籍共计书籍34种,21345册,《白衣神咒》2 000张,第43期送出书籍34种,5 486册,《白衣神咒》1000张,除了《白衣神咒》等宣传页,累计送出书籍54205册。数量之大,让人惊叹。这种书籍的来源一般是林员或居士捐赠的,放在图书馆以方便流通的,不过从中可以考察民国时期民间佛教信仰状况,比如由于印光大师的提倡,白衣神咒在当时十分流行。
3 设立儿童图书馆
居士林图书馆对儿童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视。自新馆建成之后,就设立了儿童图书馆,可谓具有一定的远见。鉴于闸北一带儿童众多,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遂搜集现代各种适合于儿童兴趣之读物,约数百种,名曰佛学图书馆儿童部,使儿童于余暇之时,“得披览书报,直接增加其知识,间接培植其学佛之因缘”“庶钟声佛声,耳濡目染,至性真情,同化慈祥,藉此心灵慧根中,亦暗植菩提种子也”。设立儿童图书馆目的有二: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儿童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间接培养其学佛之因缘。居士林图书馆对儿童阅读的统计工作十分尽力,甚至比成人的阅读工作更加细致,有《儿童喜阅之图书》《阅览儿童性别统计表》《现有儿童图书数量表》《儿童阅读人数》等四项。据其统计,1934年初,儿童图书统计有1190种,1309册,数量已经相当可观。儿童图书馆的读者情况和成人读者情况相近,日均保持在十人以上。儿童读者的年龄均在十岁以上,其中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最多。此外,图书馆还对喜欢阅读之图书进行了统计,发现文学类占70% ,
4 举办读经、佛学演讲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居士林佛教图书馆还举办其他活动。在新馆开幕后不久,林众为了纪念开幕,恭请宁波观宗寺住持兼弘法寺社长宝静法师花临演讲《佛遗教经》。居士林读经会人员受其启发,于是发起了读《佛遗教经》的活动,地点在佛教图书馆。这次活动受到了林员和信众的大力支持,参加人数很多,并邀请到范古农老居士莅临指导。此后,逐渐形成惯例,每周日下午七时至九时,居士林星期修持团团员三十余人,“在本馆国学藏书室举行佛学演讲,或读经会等胜举”。1935年10月,又请宝静法师在图书馆讲演《药师经》,盛况空前,“听众达六七百人,晚间并在图书馆虔诵此经,回向消灾”。举办佛学演讲或读经会,表明居士林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紧密协作,力争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此外,在图书馆举办这类活动,也有一定的阅读推广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