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创作主要遵循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艺术原则,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以写生方法收集创作素材,形成主题明确的艺术构思,通过创造生活情景的某一瞬时状态体现艺术主题,强调内容的情节性和文学性。画面一般有焦点透视的写实感,运用明暗和造型突出主体,色调的倾向性形成画面的意境并烘托主题。
1 中国油画发展背景
油画这种外来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部分存在,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文化开始进入我国,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直到19世纪末,真正掌握西方绘画技术的画家才出现,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广东画家李铁夫,于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于J.S.沙金,并以作品奖金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前往西方学习绘画的艺术家空前增多,徐悲鸿也是其中优秀代表之一。他们回国后大多数都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我国油画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油画面临全新的历史性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使油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与政治相互融合,许多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从中获取灵感,使艺术服务于人民,适应新时代的任务。通俗的写实手法,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题材,成为油画创作的共同面貌。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画家和观众对虚无缥缈的艺术形式产生反感,对民族精神和个人命运的思索日渐加强,使油画创作的境界有了新的开拓。有些画家以深沉凝重的笔调,对当代生活作历史性的考察;有些画家则以诗人的眼光,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意境。
到了21世纪,中国油画家开始观察和思考严肃的社会问题。改变单一的绘画模式,较全面地吸收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与流派。另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中外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带给了画家、艺坛和收藏系统无尽的困惑和思考。艺术家更多地注重油画艺术的审美功能,注重油画形式语言的多样化、个性化,形成了中国油画的初步繁荣。
从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史来看,油画在我国绘画史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当今世界绘画艺术中,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也是颇具古典艺术气息的经典之作。
2 中国油画的现状
回顾油画在我国绘画史的发展历程,作为引进的外来艺术,不但要掌握欧洲油画艺术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学理念和中国独特的社会生活进行融汇创造,同时也还有一个传统和现代的转换问题,衍生出许多错综复杂的学术课题,才能使之发展成为具有时代精神、中国特色和个性特征的中国油画,使油画这门外来艺术转化成为中国人自己的艺术。
文化的差异造成审美观念的差别,而文化差异又源于哲学思想的不同,哲学思想产生于不同地域人群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东西方两大文明发展的方向不一样,就是因为其哲学根源建立在不同的基点上。中国当代油画如果体现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那么由此产生的艺术形态就会涵寓来自传统精神与现代观念有机结合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个人情感等审美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构成了鲜明的“中国审美特征”——“民族性”或“中国特色”。
中国当代油画的价值标准应以具有民族性的精神形态、艺术形态、审美形态来确立。这是中国当代油画审美取向和构建独立体系的依据。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总体水平大踏步向前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油画艺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张力是新时期中国艺术活动的基本场域与动力源, “本土化思潮”是中国油画艺术在这一处境中的精神脉动,是揭示新时期“中国图象”的生产机制与历史性意义树立了富有启示的路标。
徐悲鸿笔下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