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伟在《西汉演义序》中提到:“西汉有马迁史,辞简义古,为千载良史,天下古今诵之,予又何以通俗为耶?俗不可通,则义不必演矣。义不必演,则此书亦不必作矣。又何以楚汉二十年事敷演数万言以为书耶?盖迁史诚不可易也。予为通俗演义者,非敢传远示后,补史之未尽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甄伟以《史记》为典范,对之前的历史小说进行重构,将《史记》通俗化,把西汉故事描写的更为细致和详赡,既依傍于史书,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构和增饰,这是他的小说能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从《史记·项羽本纪》中力能扛鼎力拔山兮的英雄到《秦并六国平话》中急功近利缺乏政治军事威望的单一的负面形象,项羽的人物形象被充分挖掘,到了甄伟的《西汉演义》,项羽人物形象在描写上趋于完整。在《西汉演义》中,甄伟将项羽这个人物塑造的十分有层次感,在项羽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其身上所呈现的文化底蕴和特点体现有所差异,具体来说:
一、发迹期:着重将项羽塑造成正面形象
这一阶段大致从书中第十一回《会稽城项梁起义》到第十八回《收耐生智借张良》。项氏叔父建立的勋业之初,靠的是“义”的号召力,因此许多猛将谋士纷纷投奔项氏一族,楚军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起来,这时期的项羽颇具威望,一呼百应。
1 表现为项羽的能言善辩。
这在《会稽城项梁起义》一则项羽说服钟离昧等人归顺楚军摩下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当项羽拔剑杀了殷通后,郡守府内大惊,书中写道:
时有二牙将季布、钟离昧上堂责之曰:“入其邦,杀其主,夺而自立,非义也。 籍曰:“在殷通为叛臣,在项公为义主,借秦地而报楚仇,天下之大智也。将军若肯相从,共伐暴秦,以复六国之后,名垂竹帛,不朽之功也,何必区区以通为念邓?”二将下堂拜伏曰:“愿从将军指挥。”面对二牙将的责问,项羽表现的不卑不亢,清晰明了分析了当前政治时局和天下大势,并向二人提出了“共伐暴秦”的战略需要,诚恳地劝说二人贡献力量,建立千古不朽的伟业,表现出项羽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此情况下,季布和钟离昧二人被项羽的一番说词成功说服,最终心悦诚服地追随项羽大展宏图。此时的项羽目标明确又善于辞令,是一位具有富有亲和力的大将。
2 体现为项羽的知礼重节。
文中描写的项羽禹王庙前举鼎展示了自己的神勇后带领一行人又来到了涂山,涂山大泽中有一黑龙常常扰民伤财,于是项羽捺衣近前,顺势将马鬃揪住,直身上马,当黑龙绕泽边飞驰十几圈后,终于停止了反抗,最终成功被项羽制服,百姓纷纷上前询问项羽大名,期间有一老者邀请项羽一行人到其庄上饮茶,书中写道:
项籍遂同恒楚一行人,入得庄来,施礼毕,老人殷勤进酒,籍问曰:“贤公高姓何名?未曾相识,乃蒙爱如此!”老人曰:“某姓虞,排行第一,人呼某为虞一公。敢问将军青春几何?”籍曰:“某年二十四岁。”虞公曰:“将军有室家否?”籍曰:“尚未择配。”公曰:“某年老无子,止生一女,生有聪慧,幽闲贞静,不轻笑语,虽内戚未尝轻见其面,自幼读书,明大义。其母生时,梦五凤鸣于室,后长成,知其必贵也。村中虽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为配。适才见将军,力能扛鼎,勇敌万人,倡举义兵,志在天下,乃盖世之英雄也。愿以弱息为配。”籍即起再拜称谢。公随呼虞姬出见,兰姿蕙质,真国色也。籍遂解所佩之宝剑为定,又恐人马骚扰,于是传令起行。项羽作为招募义兵的统领,面对老者的询问并没有表现出傲慢无礼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十分谦卑地表达自己对于老者盛情款待的谢意,在老者将其女许配给项羽后,项羽“即起再拜称谢”,将个谦和懂礼数的君子形象刻画的十分生动。随后,项羽担心手下部队可能会惊扰到村民,于是即刻传令启程。这充分说明项羽待人接物的宽厚有加。
又如第十八回《收耐生智借张良》中,书中写细作从咸阳来,向怀王报知二世大肆暴虐口盛,百姓苦不堪言,朝中更有赵高专权害人,口甚一口,于是怀王遣刘邦项羽二人分东西二路分路伐秦,二人整点人马停当,前来辞别怀王,书中写道:
怀王曰:“卿等因秦无道,苦虐百姓,乃立我为王,以眼人望。今我质弱才劣,不足以副天下。卿等各领本部兵马,两路征进,以先到咸阳者为王,后到咸阳者为臣,不可负吾之约。卿等安天下之后,安置我于闲散之地,以为养老之所,乃吾之愿也。”鲁沛二公,同众将俯伏于地曰:“臣等尽心王事,务要恢宏帝业,建都长安,以复周家之旧,臣之志也。”怀王曰:“专望将军捷音,以慰我心。”二公拜辞怀王出朝,各领兵马,行至定陶,会合在一处,结拜为兄弟,沛公为兄,鲁公为弟。此时的项羽以拯救黎明百姓于火热为己任,对于怀王的派遣毫无怨言,还即刻准备妥当举兵伐秦。对于怀王在刘项二人安定天下之后能够有一席养老之所的请求,项羽欣然允诺,他的一席话体现出其宽仁憨厚的臣子形象,俯伏于地更彰显了项羽为人的谦和与知礼重节,这一表现与其口后拭杀义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 体现为项羽的纳谏如流、爱才惜才。
如书中第十二回《范增献策立楚后》中,楚兵摩下众多勇士投奔而来,范增也被季布说服出山相助项氏大业,一时间项羽摩下谋士勇士云集,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义军威望口加强盛,各处诸侯望风而来。此时又有楚将宋义在江夏聚兵,听说项梁立楚之后,亲帅兵五万前来与项梁相见会合伐秦,楚军军队迅速壮大起来。项梁向怀王引荐宋义,怀王即封宋义为卿子冠军,命其统率人马与项籍征进,书中写道:
义曰:“淮西虽楚地,不足为都。现今陈婴驻兵吁胎,可合同将兵会婴一让,立为根本,西向伐秦,攻则可破,归则可守,此万全之策也。”籍曰:“善。”项羽十分谦逊地采纳了宋义的提议,并且与其叔父武信君一起奏知怀王,然后整率大军,与宋义项梁前后三路启行,前往盯胎。项羽深知宋义的建议对于伐秦事业十分有利,因此能够毫不犹豫地接受,其纳谏如流的形象也与以往作品中的刚腹自用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又如项羽对范增的谏言也是言听计从。书中第十五回《楚项羽九败章邯》中项羽带兵大战章邯的秦军部队,在项羽和英布桓楚的合力围剿中,章邯折军大半,大败而走。项羽见天色将晚,担心秦军有埋伏的军队,于是不去追袭,鸣金收军,安下营寨。此时军师范增向项羽进言“将军深入重地,天色阴晦,须防贼兵劫寨”,羽曰:“军师之言是也”,范增立即传令于小山口,另安营寨,屯住大军,在大寨中堆积柴草,命令士兵虚立旗号以待来偷袭的敌兵。第十六回中项羽与章邯三口间九战,破秦军三十万,章邯部队被迫远遁,此时的范增又进言让项羽养精蓄锐,在漳南屯兵等待时机将章邯部队一举歼灭,项羽答道“谨如先生之教”,一个“谨”字把项羽的虚心和尊重人才的形象刻画的十分突出。
不论是对于作战盟友的建议还是谋臣范增的谏言和提议,项羽总是能以一种十分宽容且尊重的态度对待,诚意十足的接受别人对其军事部署上的一些意见,这一时期项羽身上更多表现出纳谏如流虚怀若谷的特征,也将他对人才的尊重体现的淋漓尽致。
4 表现为项羽的深明大义、舍小仇成大谋。
书中第十七回《项羽听谏伏章邯》中章邯与项羽三口间九战,折军三十万,章邯派司马欣前去赵高处奏事,却听闻赵高对于章邯的大败十分恼火,要问罪于他。于是章邯在陈余及陈稀等人的劝说之下决心投奔项羽。陈稀作为使节先行来到楚营中表明章邯部队要归顺项羽的意图。面对杀死叔父仇敌的归顺,一开始项羽十分恼怒,拍案而起大呼他与章邯的之间是千载之恨和百世之仇,要容忍其归附在自己摩下是不可能的事。项羽的此番言语却让陈稀不屑一顾,陈稀晓之以理向项羽说明接受章邯及其部下的益处,加之范增也劝说项羽不要顾念旧仇,对章邯要抚之以恩,结之以义,如此一来必定能使章邯感恩图报,蹈汤赴火。书中写道:
羽闻增言,遂悟曰:“军师之言,诚确论也。”即召陈稀上帐曰:“吾熟思子之言,始恨章邯有杀季父仇,本不容降,但以国家用人,不怀旧恨;季父之仇,一人之私也,国家用人,天下之公也,岂可区区以报仇为念,而忘用人之大公乎?如邯果有实心向我,姑免旧忿,准彼来降。就传吾言,可速斩秦使,统领本部人马,赴漳南来见。如能建立功勋,他日灭秦之后,富贵当与共之。”随后陈稀领命拜辞回复章邯,章邯又恐楚军以招顺为由诱而杀之,于是派陈稀再探虚实。面对章邯的担心,书中写项羽的反应:
羽曰:“大丈夫一言,重如泰山。欲杀章邯,岂无别计?苟诱而杀之,使人有 欲来降者,皆以章邯为借口矣,不亦自塞贤路邓?”羽遂折箭为誓,付与稀。随后章邯率军来楚营中,声泪俱下控诉赵高谗言二世不发兵相助,还下诏拘禁其亲眷的卑劣行径。章邯真情切切,坦言将奋不顾私,赴汤蹈火以报项羽之恩。项羽因此安抚道,尔等既归命于我,我今必当重用,正宜忠心报国,勿兴异念。灭秦之后,富贵共之。邯等众将,叩头谢恩,就着本部人马,伺候征进。面对宿敌章邯,项羽能够放下私仇,舍小成大,用贤略仇,真正做到接纳其部队,许下富贵共有之的承诺,彰显了其隐忍大度的大丈夫形象。
最后,体现为项羽的勇而有谋。作品中描写项羽一改往口有勇无谋的形象,《西汉演义》中的项羽被刻画成了战斗中临危不乱,章法有度的智帅形象。
文中大篇幅详细地描写了项羽与章邯之间的九次针锋相对,两军交战,战势激烈。第十五回中《楚项羽九败章邯》描写项羽率军持三口粮,破釜沉舟举兵进攻章邯,章邯听说项羽人马已经北渡河,当即召唤王离、涉间、苏角等商议对抗其楚军,众将得令,各调人马准备,只见楚兵已到,项羽一马当先,章邯出马对敌,只见项羽遂跃马挺枪,直奔章邯而来,章邯举枪迎战,二马交战,杀五十合,章邯败走。章邯走了不到五里有王离人马接应,于是章邯得以抽身而退,王离出马与羽交战,不到二十回合,就将王离绑缚归阵。章邯见王离被擒,于是拨转马便走,项羽骑着口行千里的鸟雅马直追章邯,书中写道: 章邯见羽无兵复回马交战,正在危急之时项羽一根枪,恨不得即时刺死章邯,章邯只是架隔遮拦,如何当敌?
早有秦将涉间兵到,接住厮杀。羽更不答语,直取涉间。战不十合,项羽按住火尖枪,顺手取出鞭来,望间一鞭打去,涉间急躲时,早中左肩,翻鞍落马。秦阵上章邯见涉间落马,即领牙将宋文等死战来救,只见项羽大军又到,英布、桓楚各领兵冲杀过来,章邯折军大半,大败而走。项羽见天色将晚,恐有伏兵,不去追袭,鸣金收军,安下营寨。文中详细描绘了项羽和秦军将领对阵时候的情形,屡立奇功的章甘队王离在和项羽的交手中明显没有占据优势地位,都纷纷败下阵来。在追击章邯的过程中项羽见天色将晚,恐有伏兵,作出“不去追袭,鸣金收军,安下营寨”决定,不贸然进攻,而是先选择原地待命,待到时局清晰之后再出兵,一举打败敌人。从中不难看出项羽只是有作战神勇的能力,还拥有出色的作战智慧。
综上所述,处于发迹期的项羽无论在性格还是处事方式方面表现出的是谦和的特质,因而能够吸引许多贤将猛士纷纷投奔其摩下助其成就大业。此时项羽以其为人的大度不仅使诸侯闻其声势纷纷归附,对百姓的秋毫未犯的做法也得到了百姓的尊崇和爱戴,这一时期的项羽更有大将之风、君子之范。
二、膨胀期:突出刻画项羽的不修仁德的负面形象
这一阶段大致是书中第十九回《望夷宫二世被害》到第七十九回《周兰谏霸王出师》。随着伐秦斗争取得胜利,项羽在心理上明显开始膨胀,性格上也逐渐变得刚腹自用、急功近利。在项羽的本性中确实存在有着尚力不尚德的缺憾,一旦事业有所成就,他便变得性暴气刚。他领命东路伐秦后大开杀戒,所过地方百里飞火,血流成河,杀人唯恐不胜,与暴秦的暴虐别无二致,因此大失民心,从而也给了对手刘邦成功的机会。具体来说,其形象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表现为项羽的狂妄自大、顾盼自雄。
《范增观象识兴衰》一回中,刘邦还军潮上,刘邦命人把住关口,项羽部队前哨因此不得进,此时范增谏言刘邦先行占领了关中地区,必然会按照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称王。书中写项羽的反应:“羽曰:‘料刘邦兵不满十万,强不如章邯,岂敢距关以敌我耶?”,随后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给刘邦修书一封,书信中写道:
鲁公项籍致书于刘沛公帐下:前日与公共受怀王之约,结为兄弟,兴兵破,诛此无道。今公得先入关,虽谋献方略之速,然非吾之立怀王以服天下,降章邯以制诸侯,公何能以至此邓?乘人之功,而夺为己有,大丈夫所不为也。乃今拒关不欲我入,然此关岂能久拒而不破乎?见今兵雄将勇,破关如拉朽耳。关破之后,公何面目以相见乎?幸早开关,仍存大义,不失兄弟之情,然破秦之功,先入之约,谅自有处也,公无惑焉籍再拜。虽然书信中项羽言辞切切,表现的十分谦和有礼,还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在伐秦的斗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实际上其欲王关中的野心昭然若揭。刘邦和众将经过商议,考虑到无论是兵马人数还是作战能力上都不敌项羽军队,于是下令开城迎接项羽大军,项羽大将英布听闻立即差人上报项羽,军马陆续进关,至鸿雁川下寨。书中写道:
鲁公安定大营,先差细作十数起,各处打听,沛公到关如何行事,好作预备。细作去半日,至晚归寨,将沛公行事,从头细说一遍。鲁公暗思:“刘季到关中,观其所为,决然是要遵怀王之约,我却着他空指望一场,关中还是我得。”从上述情节描写可以看出项羽对关中称王表现的十分有信心,对刘邦直呼其“刘季”,更预言刘邦意图王关中会是“空指望一场”,在对待刘邦的态度上表现的十分不屑。
如书中第二十三回《贺亡秦鸿门设宴》中写道:
鲁公坐了主席,众诸侯以次皆列坐,范增、张良、项伯亦得与坐,大吹大打,作起军中乐来劝酒。范增见第一计不成,又见鲁公无杀沛公之意,那埋伏的人亦不敢动,遂以所佩玉块,连举三次。鲁公卫沛公谦逊柔和,因思刘季为人,如何便能成得大事,范增只劝我杀他,今日请来赴会,无故便行杀他,反使诸侯笑我无能,以此不从范增之计。显然,项羽在对刘邦的判断上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对于刘邦的能力项羽并不认可,反而认为刘邦不足为虑,项羽对刘邦不屑一顾的言论和忽视范增处心积虑为其谋划的做法就将其表现的十分自大和狂妄。
又如书中第七十九回《周兰谏霸王出师》一回写道:
早有彭城细作,打听汉王屯兵于沛郡,星夜报与霸玉。霸王望西指而大骂曰:“吾不杀此胯夫,誓不班师!”便要吩咐三军,克日就起兵。季布、周兰谏曰:“不可!韩信伪计多端,陛下若动怒,才一起兵,必中奸计。”霸王曰:“脱纵横天下,未尝受一日之辱,若按兵不动,使诸侯闻之,岂不取笑?”急欲传旨起兵。项羽的手下探听得知刘邦人马的动向后向项羽报信,项羽即刻点兵出战,周兰和季布一起劝说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应当提防韩信用兵,但是项羽却不屑一顾,认为自己身经百战,所向披靡。书中写项羽为了不被诸侯耻笑执意要出兵,可见他的盲目自大,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主观性较强,对于客观的环境因素考虑并不周全。
2 体现为缺乏修养、冲动易怒
《西汉演义》中的项羽不再是温文儒雅的君子形象,转而变成极端易怒且言语十分粗俗的莽夫形象。书中三十回《霸王拒谏烹韩生》中,韩生劝说项羽听从范增之言不要迁都,务必紧守关中,不能离开咸阳,韩生苦口婆心的的一番劝说并不奏效,项羽执意离开咸阳,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彭城建立帝业。书中写道:
韩生下阶,仰天长叹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今果然矣!”霸王在宝座忽听此言,问陈平曰:“此是何说?”陈平不敢隐讳,近前奏曰:“此仙上之言,其意以猴比王,说言你猴虽着冠帽,心非人也;又言称猴心不耐久,戴人衣冠,心实急躁也,又谓称猴着人衣冠,终非人性,戴不破,心弄破也。”霸王听罢,高声大骂:“老畜生!老匹夫!怎敢毁骂脱躬!”喝令左右执戟郎官:“将此老贼推赴咸阳市上,用油镬烹之!”项羽不仅对韩生的谏言不以为然,在韩生说自己是沐猴而冠后十分恼怒,更是用“老畜生”、“老匹夫”的词语大骂韩生,明显大失其翩翩君子的风度,项羽粗鄙不堪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又如五十七回《张良智韩信伐楚》中,随何说服英布归汉,期间项羽派来的楚使宣布诏书,随何借机让九江王英布看清诏书中暗藏的杀机,英布一怒之下杀了项羽派来的使者。项羽听人来报英布撕毁诏书杀了使者并且已领兵归汉后十分愤怒,书中写道:“霸王怒曰:黯面贼,乃如此!,即分付诸将整理点人马,择口启行,誓诛此贼,就擒韩信以为叛逆之戒。”英布的叛变让项羽大为震怒,气急之下大骂英布“黯面贼”,项羽在小说中失掉了楚国贵族该有的涵养和气度,沦为一个没有修养的粗鄙不堪的莽夫形象。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多处项羽在与韩信的交战中大骂韩信“老胯夫”,与刘邦的交手中大骂刘邦“老匹夫”的情节描写,此番言语都是在项羽盛怒之下说出的,可见项羽不仅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把自己有失风度的一面表现的十分突出。
最后体现为不辨是非、轻信谗言。《项伯夜走救张良》一回中,范增观天象算出刘邦将养成天子之气,劝项羽急击勿失,于是项羽集结人马准备夜晚三更时分奔杀潮上,擒杀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听闻此消息,快马抵达张良处通风报信,等到二更时分,范增请项羽即刻整点人马出发,项羽清点人数,发现项伯不在帐中,询问丁公方知项伯夜晚时分以打探军情为名骑马向刘邦的汉营方向奔走,对于项伯的夜驰,范增判断其必然走漏了消息,项羽听闻此言却极力辩解叔父为人忠厚绝不会做出通敌叛己的事情,还劝范增不要多疑。书中写道:
羽曰:“我叔父为人忠诚,又是至亲,岂有向外之理?先生不必多疑。”“项老将军虽不向外,但机事须要严密,若稍有漏泄,便难举动。古人云:密,则害成。”今晚不必动兵,再作区处。”增曰:机不此时恰逢项伯回到营中,项羽上前询问项伯去了何处,羽问曰:“叔父何往?”伯曰:“吾有一故友,书中写道:韩国人,姓张名良,恐今晚动兵,此人难保,我密与他一言,着他回避。因问刘季入关事体,与我极厚,他说刘季并无毫厘别意,遣将拒关,不过防秦盗耳,非敢拒楚也,宝物子女,俱封锁不敢动,子婴亦不敢发落,专候鲁公。某想来若不是刘季先入关,我等如何兵不血刃,容易便得入关,此亦他有功处。人有大功,而听小人之言,反要加害,若今动兵,似于理不可。他明日要来谢罪,公可从容相待,庶不夫大义。”羽曰:“就叔父所言,刘季似无大罪,若今动兵,反使诸侯耻笑。”项伯的回答不仅没有使项羽认识到项伯走漏风声的严重性,还对项伯的话深信不疑,最终竟被项伯说服,宣称坚决不做暗杀刘邦这等被诸侯耻笑的事情。在对待项伯和范增的态度上,项羽的信人唯亲将其愚昧和不辨是非的形象塑造的十分突出。又如在《项羽杀婴屠咸阳》中,刘邦借机从鸿门宴上逃出,留下张良应对项羽的询问,项羽得知刘邦不辞而别后大为恼怒,又听范增言刘邦的不辞而别正是张良的计策,于是愈加愤怒,命人斩良来报。张良大呼冤枉并辩解说刘邦并无异心,又极力夸赞项羽威震天下的地位,还用国玺和珍宝诱惑项羽。张良投其所好的做法颇得项羽的欢心,项羽即言“子房之言是也!不然,使天下之人笑我之怯,况我干戈已定,四海归心,量刘邦草芥耳,岂足与我为敌?若听范老之言,几坏我事!”张良寥寥数言就让项羽把他当成了心腹之臣,项羽还和他推心置腹地说出心中的想法,“若听范老之言,几坏我事”又将所有事情迁怒于范增,对张良的巧言辞令项羽表现出没有丝毫分辨能力,可见项羽在考虑问题上缺乏理性思考,不辨是非又易被利用。
处于膨胀期的项羽,在心理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自矜功伐,专行不义之事。在处理问题时,他多采用感性方式,缺乏冷静的思考,面对是非问题不能有明确的判断,这也导致他在许多关键时刻决策失误,一步步走向了失败。
三、末路期: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凸显
这一时期大致从书中第八十回《九里山十面埋伏》到第八十四回《楚霸王自刎鸟江》。楚汉之争中项羽失政,致使自己所建立起来的项氏基业一步步瓦解,分封诸侯的土地也被刘邦及其手下大将一点点蚕食,最后诸侯群起而攻之,一代英雄竟落的自刎鸟江的结局。项羽身上的悲剧性特征在其末路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1 突出体现在霸王别姬、美人玉陨
书中描写张良用高歌楚歌的计策成功散尽了楚军,致使许多楚兵一哄而散,四散奔逃,各营的军士,十散八九。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项羽叹息不止,他顾念多年来与虞姬的相随相守的情谊,伤感于怀,二人相偎相依,甚难割舍。书中写二人的作歌相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五鼓时分帐外周兰桓楚催促项王即行杀出重围,项羽面对着爱妾,万千语言却只化为爱人分离时的泪水,霸王与虞姬依依不舍地分别,临行前不停地叮嘱虞姬要保重自己,虞姬同样不愿与项羽分别,她愿生死相随项羽,但霸王却不忍其跟随自己奔波居无定所,书中写道:
霸王曰:“万军之中,戈戟在前,军士围绕,又不能驰骑,徒丧却花容,半世青春,诚为可惜!晓勇尚不敢进,况汝从来娇媚”姬曰:“愿借大王宝剑装男子,紧随大王之后,务要出去。”霸王遂拔宝剑递与姬,姬接剑在手,妾假泣而告曰:“妾受大王厚恩,无以报大王,愿一死以绝他念!”遂一剑自刎而死。霸王掩面痛哭失声,几于坠马。项羽深知虞姬跟随自己随时有损命的可能,他不愿白白葬送虞姬的大好青春,言“徒丧却花容,半世青春,诚为可惜”,极力劝说虞姬离开,但是虞姬选择了借剑自刎,在项羽面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项羽伤心过度几乎坠马的描写不仅体现了项羽对虞姬的真挚情感,而且表现了项羽在大势已去之时不能保全爱人性命的无奈,乱世之中不能给予虞美人稳定的依靠是项羽最大的遗憾。其次,体现为项羽逞强,无力回天的无奈。书中八十一回写项羽兵马来到萧县,距离彭城五十里要合围的困境楚军遥望见有无数的旗帜布列从东山一带行来,面对彭城已失,诸侯将
钟离昧主张项羽领八千子弟径投江东,以图再举,不可恋恋于此,不然恐难脱身,一旁的大将周兰也随声附和,项羽却主张继续前进,书中写道:霸王性躁,大言曰:“脱自起兵以来,所到扑灭,今虽兵多,料汉诸将中,再无脱敌手,何乃弃兵逃遁,使诸侯闻之,不亦耻笑乎!汝等随吾军后,看我力战汉将,前进若锋芒少挫,即自杀以示其弱。”诸将见霸王性起,再无人敢谏,遂调动人马印情势危急之下,项羽依然想以一己勇力力战汉军,这种单枪匹马欲与汉军抗衡的做法将项羽的匹夫之勇彰显的十分突出。书中又写虞姬担心项羽一口间杀敌众多恐生劳倦,因而劝说项羽整顿军马,稍作体息养精蓄锐,项羽却表现出并不在意的态度,书中写道:
霸王曰:“昔救赵之时,九战章邯,数日未得饱食,尚获全胜,今一日之间,何足为劳!”左右闻之,莫不骇然。从上述材料不难看出,项羽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但在局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其逞一人强,欲以一敌百的作战模式不仅使自己疲于奔命,也极大拖垮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即使项羽穷尽毕生的能力去争取,在强大的诸侯大军的围剿中也是垂死挣扎,无力回天。最后,体现为项羽抵死不悟的可悲。项羽军队被刘邦大队人马追赶,项羽突出重围,逃至一古院,楚军得以整顿军马。至半夜时项羽做了一个与汉王刘邦抱口相逐的梦,项王被刘邦一脚迎面踢来落入水中,项羽即刻惊醒,长叹一声“天命有在,不可强也”,随后霸王闻汉兵杀到林外,急忙紧束衣甲扣辅鞍马杀出林来,与刘邦手下一众将士交手,书中写道:
诸将随后追袭五十里,前至乌江。霸王勒马四望,只见汉兵重重叠叠,围绕上来;又思昨夜告警,知天命有在,不可逃也,乃谓其从骑曰:“吾自起兵至今,凡八岁矣,身经大兵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天命有在,不可强也”道出项羽对“天亡我”的深信不疑,直到突围的时刻项羽依然认为不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导致此番境地,而是天要亡之。随后项羽退至鸟江,鸟江亭长般船近岸相待,劝项羽保全性命渡江,召集江东弟子重振霸业,书中写道: 王叹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以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项羽依然没有对自己自矜功伐和为人不仁进行深刻反思,他在重大的事情上没有把握时机当断立断,将成就帝业的的前程拱手相让,他至死不悔悟自己失策失德之处,不可谓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