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学界普遍认为,传播学有规模地进人中国大陆学界始于1978年,但事实上,中国现代传播研究的开展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有学者梳理了建国前关于舆论的文献发现:“中国舆论学专业化研究的历史从民国初年就已经开始了”。徐宝磺、刘国祯、叶明勋等学者为我国舆论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就关注舆论研究的持续时间、研究问题的广度、阐发理论的深度,以及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来说,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的孙本文贡献最为突出。孙本文的舆论研究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三本代表性著作中,即二十年代的博士论文《美国媒体上的中国:美国媒体对华舆论的基础及趋势研究》( China in the Americanpress— A study of the Basis and Trend of America Public Opinion toward China as Revealed in thePress) (1925),三十年代编写的社会学教材《社会学原理》(1935),以及四十年代编撰的《社会心理学》(1946)。在这些著作中,孙本文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视角对舆论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和持续性的研究,阐发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堪称中国现代舆论研究的先驱。
但长时间以来,孙本文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的学术身份,遮蔽了他在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很少有学者注意到他作为中国现代舆论学重要奠基人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舆论学已经日益繁荣的当下,重新系统地整理和挖掘孙本文著作中的舆论学术思想,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早期舆论学以及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孙本文是我国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传统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上,对舆论学的主要议题做出了较为广泛而深人的论述,初步地建构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舆论理论体系。
作为我国第一代社会学者的代表人物,孙本文是中国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8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C37crss},
1921年孙本文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22年至1924年孙本文追随吉丁斯(F. H. Uiddings )、美国文化学派开创者乌格朋( W. F. Ogburn)等人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研究工作。1924年,他就读于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师从美国早期社会学中心理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莱斯特·沃德(( L. F. Ward)的追随者彭德尔(R. M. Binder) o1925年他以美国报纸中有关中国的舆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并由此而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这也是他的学术生涯中对社会舆论问题加以关注和研究的开端。
(一)博士论文选题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孙本文的博士论文《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在中国舆论学与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不仅开创了中国人以报刊舆论作为研究对象撰写博士论文的先例,而且也是最早由中国人撰写的有关外国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的博士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属于较早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孙本文运用统计学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了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新闻报刊中的对华新闻报道以及舆论反映情况,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美国人民从新闻媒体中知道了哪些关于中国的内容;第二,美国人民通过新闻媒体向中国表达了什么”川“月)。
孙本文在研究第一个问题时采用了当时新兴的统计方法,统计了从1865- 1922年间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数量。在分类体系上,孙本文采用了吉丁斯(F. H. Uiddings)对于复杂社会活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坦尼(Tenney)对新闻事件的分类,将美国新闻中涉及中国的报道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物和书评。在比较研究上,孙本文不仅把美国对华报道中各类项目的比例情况与美国本土的国内新闻相比较,同时还比较了样本报刊有关英、法、德、意、日等一流强国的新闻报道的情况。以这种分类比较为基础,孙本文展示了美国报刊舆论对于中国的认知:“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国家事务的70%都是政治事件,她用了过半精力去处理外交事务……国内动荡……;中国在文化上的投人不多,很需要美国在教育上的支持……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一个常贫穷的国家……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所要处理的外交问题更多……但她的国际地位与意大利和日本差不多”。孙本文在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研究时主要使用了内容分析法,即“文本细读+分析”的方式对样本报刊进行内容的解读,以此对美国的排华法案、义和团事件、辛亥革命以及华盛顿会议这四个重大事件中的美国对华舆论进行分析和梳理,归纳舆论的种类以及背后的动机,并统计对中国问题表示中立、反对还是友好的报刊舆论的比例。
最后,他总结了美国对华舆论的一般趋势:“美国对华舆论背后的唯一动机就是他的自我利益;}2)美国人民会认为中国是一个弱国,她根本无力获得她想要的;中国需要美国的帮助,并且不会破坏与美国的友谊’}Cn7cr}ss-}ss}。早在论文还未写成的1924年,孙本文就提出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客观性与历史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就是“摈弃个人主观偏见,确切考察客观事实,并提倡科学的社会调查,施行质与量的考察,以得到确实的社会状况”}so rso}。而历史性则要求通过历史文本的分析、理解和诊释来认识社会行动的性质与意义,内容分析事实上就是对历史文本所做的客观分析。由此出发,孙本文选择“自十九世纪后半黎伯勒((Le Play)以来至近时乌格朋(W. F. ()gburn)辈著名社会学家采用的统计方法”Cs}crzzs)及“乌格朋(W. F. ()gburn)所注重的历史研究法”C}7crs)作为自己搜集事实以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舆论思考
从孙本文的教育背景来看,他主要受到了美国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即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及文化学派的影响,这一点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出其中贯穿的“文化与心理”痕迹。
恰如孙本文多次表示的那样:“著者个人见地,以受美国乌格朋(W. F. Ogburn)、汤麦史(W. I. Thomas)两教授的影响为最大”1926年,孙本文任教于复旦大学,后长期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并致力于引进西方社会学及建立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在其后至1949年前出版的大量社会学著作中,不论是《社会学ABC; (1928)中申明的“人类行为的根本活动要素就是心理影响和文化影响”叫“翻),抑或是《社会学原理》(1935)中对文化和态度的讨论,还是他在2}世纪40年代将自己划为“既重视文化因素同时亦重视心理因素”的“注重社会整体或综合的观察者“文化和心理两大因素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几乎“支配着1949年前孙本文长达近30年的社会学学术生涯”。总的来说,孙本文认为,态度是行为的趋势,“态度一词虽然说明了心理的状态,但整个态度的养成和表现,还要靠后天文化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文化是由态度维持的,态度是由文化陶成的”。
这样的学术观点也恰恰反映着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学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自1839年法国孔德(A " Comte)创立“社会学”及1875年德国谢夫策(A " Schaffle)首提“社会心理学”以来,尽管三门学科研究对象及范围各不相同,随着学科建设及不同社会学派观点的相互接近,其研究内容常常互相涉及,这三门学科的界限也越来越难以分清。孙本文在其著作中也特意讨论过三者的关系,他认为,“就社会心理学的本质说,它是介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种独立科学,但就发展历史和近时趋向而言,社会心理学应属于社会学领域以内的重要部门”。
按照他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科学,其研究范围是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及个人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同时他又主张“社会情景是从心理和文化两方面影响于人的行为”。他认为,意见形成的过程有简单和复杂两个方面。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舆论的形成过程:“意见通常是由那些具有聪明才智的领导人发起的,他们知道公众要什么,他们能够预见到当公众遇到问题时,公众将如何反应。
当舆论就这样生成的时候,公众一般很少或者根本不反对。他们通常赞成领导人所说的。他们经常猜测别人的想法,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从大众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不会反对别人所想所做的。就这样,舆论形成了”。这种观点源于群众心理学:公众极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意见以病毒般的传播力量感染大众,每个人都处于领导人的暗示之下,相互模仿。在这样的作用机制之下,领导人的意见得以成为舆论。孙本文主张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贯彻“社会整体的观点”,特别是对“文化”影响这一维度的重视。
他说:“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表达(giving)和接受(taking)的过程,即‘领导者与大众的双向互动’。由于每个人都会受到思考习惯、社会环境、宗教教条与人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个人倾向。除个人的品味以外,他还受国家利益、团体利益或者阶级政党利益的影响,此外,他还会受到同伴、领导或是长时间所阅读报刊的影响。因此,他的意见不会十分明确,在某种程度上它不能被轻易地控制……因此,意见的领袖(leadership of opinion)不得不选择跟随大众的公共利益,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众倾向”。这种“双向互动”式的解释,与孙本文社会整体的观点相辅相成:即“社会是一个复杂整体,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而大众意见的形成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影响意见的各种因素。在这里,孙本文特别考虑到了文化因素:“有个人兴趣、品味的影响,也与大众身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