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宪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产区,是我国"兰辣一麻"(生姜、大蒜、鸡腿葱、花椒)生产基地,有"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的美誉,农业生产及加工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一条成熟的农产品种植、冷藏保鲜、出曰贸易产业链,莱宪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基地。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取得一定进展。截至2014年末,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经济作物为特色的农业经济培育了大量从事农副产品仓储、批发类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户。
一、莱宪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表现
1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单一
目前在莱宪农村地区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农发行、当地城商行,两家村镇银行在业务开展上受到区域限制。同时农业保险供给显著不足,从农业保险开展情况来看,2014年之前只有莱宪市人保财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2014年后増加了莱宪市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和莱宪市太平洋保险公司,且针对占该市三农总收入70%以上的生姜、大蒜等特色农业产业却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相关农业保险产品。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近年来有所发展,但由于受到无法组织存款的制度要求,业务发展较为缓慢。而从金融产品供给来看,则更为单一,农村地区融资方式全部为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的间接融资方式,
信贷产品主要包括:一般商业性贷款、农户大联担保体系贷款、农村抵押质押贷款、扶贫贷款和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等。考察莱宪市现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农村金融产品特征,可以明显的发现,正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的农村金融产品具难以有效满足农村金誕需求,也不适应当前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资金需求特征。
2 农户贷款占比、増速较低
由于莱宪市两大钢铁制造企业注册地均在区级机构,在金顯统计时纳入涉农贷款核算,总体来看,该市涉农贷款余额及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从农户贷款来看,近五年来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甚至有所下降,这与近年来该市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不相适应。2015年6月末,农户贷款余额35.84亿元,较5年前下降1.65亿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8311元增长至13540元,增长62.91%。
3 涉农金融机构覆盖程度低
目前莱宪市有14个乡镇、1066个行政村、1266个自然村,从银行网点分布情况来看,在农村地区有网点分布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农信社现有服务网点84个,邮储银行服务网点26个;农业银行目前仅有14个营业网点,均分布于市区和城郊,同时农业银行实行全国统一的信贷评级标准和比较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基层行授信权利几乎全部上收,支农能力大为削弱;近年来,该市新成立了两家村镇银行和6家小额贷款公司,但截至2015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全市贷款比重仅为1.82%。
4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偏向城镇化
政策性金融支持流于形式,导向和保障作用缺失。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业务范围局限在个别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收购等范围内,业务局限性较强。例如,据测算,莱宪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达60多亿元,然而,这部分融资往往因为收益低、风险高等因素被银行搁置。
农信社作为支农主为军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莱宪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情况来看,贷款投向集中度仍然较島,主要投向了本地主导产业钢铁制造业及其钢材贸易等上下游中小企业、批发零售业。2015年6月末,该社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占比达到61%。同时,2016年该社将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由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经营目标进一步明确,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其首要诉求后,支农功能有进一步减弱的趋势。
二、莱宪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影响
1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前莱宪市农村地区涉农金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地普惠金融调查显示,向涉农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农户数量为9255户,被发放贷款的农户数量为7110户,贷款满足率为76.82%,信贷缺口达到23.17%。为深入了解农户金融需求特点及资金需求满足状况,选取莱宪市6个乡镇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农户220户,收回问卷205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及农村经营主体基本情况、涉农金融需求等。本次调研样本农村经营主体的年龄分布情况为;18-30岁占比10%,30-40岁占比38.5%,40-50岁占比30%,50岁以上占比20.5%;农村经营主体受教育水平:初中及U下水平占比34%,高中水平占比39%,大专水平占16%,本科及以上水平11%。在样本所属职业的选取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农业、涵盖种植、养殖业和仓储物流行业,产业化水平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从事种植业样本占比22%,从事养殖业占比17.5%,非农个体户占比28%,涉农企业占比26%,外出务工人员占比6%。家庭人口规模情况:拥有2个家庭成员占比9%,拥有3-4个家庭成员占比79%,拥有5-6个家庭成员占比11.5%,拥有7个以上家庭成员占比0.5%。
截止调查期结束,仍有借款余额的样本数为150户,占比为八%,反应了较高的融资需求,随着莱宪市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当前农户融资需求主要以生产经营为第一用途,同时农村享受型消费金融需求有所增长,日常生活开支资金需求占比较小。调查显示,排第一位的借款巧途是批发零售及生产经营,这部分用途占比这到了62%,主要是莱宪作为"三麻一辣"重点产区(生姜、白皮蒜、鸡腿葱和花椒),以经济作物为特色的农业经济培育了大量从事农副产品仓储、批发类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排在第二位的用途是购买种子、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作为农户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方式,其借款占比为24.7%。排在第王位的用途是购买房屋、车辆等,这部分占比为9.3%。排在第四位的用途是用于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医疗等日常生活开支,占比为4%
从银行贷款的满足程度来看,则较为不理想。认为银行贷款能够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的农户占比仅为11%,认为能满足50%以上融资需求的农户占比为18%,认为能满足30%-50%融资需求的农户占比为15%,有48%的农户表示无法通过银行获得贷款。影响其在银行获得贷款的原因中,抵押担保难排第一,占比72%,借款周期长,审批手续复杂排第二,占比46%,贷款期限与农业经营周期不符排第王,占比41%,利率偏高、各类融资费用多排第四,占比35%。同时,问卷中增加了如果购买农业保险可以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表示愿意贿买保险的比例占到53%。
农村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民间融资行为较为普遍,同时农村地区涌现了大量非正规民间金融机构,由于确切的农村金强需求难以估算,这里用当年新开户民间借贷类投资公司数量增长情况反映农村金融需求增长情况。截至2015年9月末,莱宪市金融企业存款账户数109户,较年初增长17.2%,高于全市单位账户增速11.9个百分点,较2013年末增长%.74%。
2 巧村地区融资成本过高
农村金融供给的缺失制约了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低效率。从正规金融机构体系来看,由于农信社仍然作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支农主力军,导致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主体单一,缺乏竞争,金融产品单一,利率较高。表2显示了2010年以来莱宪市农信社信贷加权平均利率均高于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利率,其中有半数上月份超出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yX上,这无疑加大了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融资负担。而农村金融机构以外的民间融资成本又往往具备高利贷特征,实际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也就是说,平均来看,农村地区的实际融资成本要比当地农信社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还要高。从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来看,农村经营主体的实际借款(含民间借贷)成本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平均理论。调查显示,选择综合融资成本在月利5分及以下(年息6%以下)的农村经营主体占比仅为6%,综合融资成本在月利5分-8分之间(年息6%-9.6%)的占比为18%,综合融资成本在月利8分 - 1毛2之间(年息9.6%-14.4%)的占比为51%,综合融资成本在月利1毛2 - 2毛之间(年息14.4%-24%)的占比为21%,综合融资成本在月利2毛以上(年息24%以上)的占比为4%。八%的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实际融资利率均达到了年息9.6%以上,融资负担明显较高。
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农村金融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莱宪市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城市,由于农村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当前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人力资本和物力(土地、机械、资金等)的相互配合,具有现代工业的特征,需要大量金融部口的资金和智为支持。从调查问卷收集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性敲资需求较高,但在当前的资本供给条件下,涉农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农村中小企业从事经营的是农副产品的储运、批发零售、初加工,技术含量较低;农业产业层级低,农民收入増长缓慢,进一步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而作近年来,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导致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不利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