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因此,教育者应该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先进技术与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能够产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将历史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对此浅谈几点见解。
一、高中历史融入现实生活的意义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和前人经验的总结与概况,学习历史能够帮助学生在过去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即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且,学习历史能够还原事件的起因经过,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历史教学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米来的发展走向,从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拓学生的世界格局。现阶段,教育者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且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学生无法产生代入感,没有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者应将历史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国家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的荣辱感和使命感。
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明白学习历史对自己是有帮助的,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清楚了解“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育者照木宣科地向学生复述历史事件、年号和历史人物,会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自然不会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时,教育者可先由现实生活中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教学材料中,使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一”的过程中能够了解鸦片、毒品对一个国家的危害,以后远离毒品。由此可见,将历史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历史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措施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根据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章节的学习中教育者可以先布置一个问题,由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学材料中的内容。然后,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i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洋务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先问学生:“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是不是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错了呢?”然后,学生带着教育者提出的提问去考虑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洋务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教育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洋务运动的纪录片和相关视频,将抽象的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展不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促进高质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咒
(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照顾自己照顾家人层面的生存技能,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学生的处事方式和独立人格,已经进入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而且,教育者应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如在历史课堂上采取讲故事、互动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以使学生获得历史智慧,对人生产生深入思考。此外,教师可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这样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代入历史教学,是使得高中历史融入现实生活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该拥有“以学生为木”的教学思想,构建生木课堂,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教学方式生活化。如教育者可使用社会热点为媒介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教育者还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木土化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的熟悉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完成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此外,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多跟学生沟通和交流,以教材为依托联系现实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巧妙运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历史。
三、结语
历史是对人类过去生活的总结,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被时间的洪流带走了,唯有有价值、有影响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被记录在历史中,被后人传阅和借鉴。历史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回归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