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处南海之滨,珠江自西向东穿过广州市。作为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沉淀成丰富的城市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广州新电视塔位于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建筑设计高达610米,广州新电视塔建设用地面积17.546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道路面积4.216万平方米,总高度610米,其中塔体450米,天线桅杆160米,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第一高塔。其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塔体建筑面积44275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69779平方米。与珠江新城和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科技进步和时代特征,珠江已经成为广州城市景观组织和展示中不可缺少的窗口。下面本文将结合广州新电视塔实例来探讨城市滨水的设计。
1珠江滨水区的过去及不足
过去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城市中心区东移,突兀的高楼在旧城区中见缝插针,置身于广州,行不见山、游不见水,自然环境与城市街道空间以及市民生活不再充分融合,珠江两岸一度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珠江边的城市用地功能复杂、滨水环境恶化,滨江路和沿江路的交通量猛增,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市民与滨水区的疏远。珠江滨水区的发展未能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但随着人们开展“城市形象工程”项目以来,美化母亲河、重建珠江滨水区,一系列整顿珠江沿线的工程随着展开。尽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缺乏宏观和整体层面的有力控制,存在着数量、质量、功能以及艺术品位等方面不甚协调的问题出现。
岸边除了一些居住区的附属性滨江散步道和公建配套性的绿地外,很少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公共游憩空间。现有的一些滨江公园绿化不够精致,设施也很简陋,步行道不仅狭窄,而且平铺直叙,缺乏序列空间的转折和高潮点。在滨江步行道的旁边就是交通繁忙的机动道,使滨江与城市的其他部分分裂开来。此外,临江建筑的天际轮廓线没有控制和组织好。
2珠江滨水区的规划建议
珠江滨水区在城市景观、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珠江沿岸地区的城市功能,积极进行滨水的规划与设计,将显得异常重要,下面为城市滨水设计的一些规划建议。
2.1大珠江理念
过去的珠江只有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段具有良好的一河两岸景观架构,而珠江的东段及后航道的空间设计消极,多为工业、码头和港口用地。由于城市近年来向南拓展,因此珠江后航道滨水区设计的价值越来越高。从经济、环境、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构建“大珠江理念”,整体的区域更新思路,符合城市滨水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下图为大珠江示意图。
2.2文化珠江理念
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在珠江形成了许多特色、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比如西关大屋等。因此有必要强化广州的文化底蕴,表现“云山珠水”的传统风貌特色以及“山水城田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延续城市历史文化文脉。体现人文设计原则。下图为人文设计的示意图。
2.3多功能复合珠江与生态珠江
在设计上使滨水区融合城市历史、商业游憩、文化生活、商务、高校文化、工业等多元化内容,激发珠江滨水的活力。并将滨江绿化与城市绿地相结合,形成系统、宏观、整体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下图为复合珠江和生态珠江的规划示意图。
2.4亲水性珠江
在设计上以开放的绿化系统、合理多样的交通方式把城市的活动引向水边,加大沿岸的自然、人文以及绿化建设,体现珠江云山的特色,使珠江具有“亲水性”,可见、可触、可近,而且具有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