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育空间研究是一个涉及体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新兴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学者田至美介绍了国外体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此国内关于城市体育空间的研究徐徐展开。这些研究集中在对城市体育空间理论的体系归纳、模式的构建和规划等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受传统的实证主义地理学的影响,我国城市体育空间的相关研究偏重物质实体空间,研究体育空间对人类体育行为的作用,而鲜有体育主体对体育空间的影响研究。空间的本质是承载人类行为,行为受需求驱动。人类需求的变化和层次升降驱动了行为改变,空间也随之演变,这是一个需求一行为一空间的联动过程,体育空间也是如此。在现有研究中,这一观点还没有被正视。
近年,我国的城市体育空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市民需要,城市体育空间与市民诉求的矛盾日渐凸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不仅是学术议题,更上升为社会现实问题。历史是桥梁,呈现了昨天从哪里来,也决定了明天到哪里去。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体育空间演变历程,并总结其规律性,才能利用规律,根据当今社会主体需求的层次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空间,从而解决现实矛盾,实现城市中人与空间的协调发展。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研究对象是近代中国城市体育空间演变。由于年代的久远,真实的文献资料是最为直接和真实的研究根据,因此利用当时的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报纸期刊、档案、地方志,如《申报》《盛京时报》《上海县志》《清华大学校史》等进行研究。
1.2行为地理学研究法
20世纪60年代,行为地理学在实证主义地理学过分忽视人的作用的背景下在欧美兴起。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人地关系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行为地理学早期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从正面研究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个人的心理价值和感应都是可以影响空间形式的[8〕。因此行为主义地理学通常是通过大量个体行为的收集和整理分析来对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过程的归纳得出普遍的结论。本文正是以近代不同时期全国各城市市民的需求引起的体育行为作为研究基础,归纳出市民的体育行为对体育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演变过程产生的影响。
2 近代城市体育空间演化的规律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同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一个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求会相继产生。因此,不同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影响着相关时期人们需求层次的变化;不同时期人们需求层次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相关时期体育空间的演变进程。清末时期,内忧外患,国家面临危急存亡的局面,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成为人们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因此人们被动地应激参与近代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城市中仅仅出现了一些反映生存与安全需求的体育空间,体育空间的发展相对缓慢而单一;民国时期,尤其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人们大体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这时的初级社会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开始显现,作为“舶来品”的体育活动已然由被动的应激反应转化为主观需求,进而推动了体育空间的大规模扩充。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有基本的人类需求是相互关联的,并可能在一个给定时间出现在一个以上的层次需求。低层次需求也不会由于更高层次需求的突显而消失,需求是层叠出现的。因此民国时期,生存和安全需求仍然存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体育空间既有对生存和安全需求的反映,但更多的是对初级社会归属和尊重需求的反映。二者的叠加更扩大了体育空间的数量、范围、种类和规模。然而,在日本殖民侵略时期,动荡的局势和日本的侵略使得人们的初级社会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逐渐消退,需求层次再次下降到生存和安全需求层次上,且失去了自主权利,再加上殖民营造下的体育空间具有强烈的垄断性和排他胜,此期间的体育空间也逐步趋于萎缩。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约10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体育空间的演变受到体育主体需求层次的影响,因主体有最初级需求而产生,随着需求层次的升高而发展,随着需求层次的降低而萎缩,二者基本呈正相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