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记》人才价值思想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8日

1 “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一一立国需众才

研究人才思想,自然要先明确人才的概念,《史记》中的“人才”指什么?司马迁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的选材、撰述及论赞清晰的总结出来。例如:“本纪”首篇《五帝本纪》记载了自轩辕黄帝到禹帝的事迹,司马迁摒弃了传说中的蛇首人身、人身牛首、三头六臂等神秘说法,他笔下的黄帝是个真实的人,是个聪敏睿智,品德高尚的人,黄帝以德才树业,后又以德才为标准选择禅让帝位,他的后继者额项、帝誉、尧、舜都是因德才被选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五帝本纪》作为首篇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展示了帝王的典范,即以德才治天下;《吴太伯世家》为“世家”之首,着重记述了“嘉伯之让”,太伯和仲庸知晓弟弟季历和他的儿子都很贤能,而太伯也欲传位于季历而达于昌,两人就一起逃往荆蛮之地,自号勾吴。这样就使得季历顺利继位,后传给了姬昌,也就是历史上的周文王。太伯和仲庸的行为既体现了父子、兄弟之间的“孝梯”,也体现了于天下大义的“让贤”。司马迁后又以《伯夷列传》居传首,进而赞颂了伯夷、叔齐“奔义让国”,“忠心于君王”的高尚品德。并在《自序》中撰述了作七十列传的主旨一一“扶义惆搅,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即他们扶持争议,有超人的风范,紧握着风云的际会建立功业,流芳百世,所以才写出了七十列传。综上可见,在《史记》这部著作里蕴含的“人才”概念即是:那些有崇高的品德,能够坚守忠、信、孝、梯并且有一定的才能,或者能够为社会做出有力贡献,能够建功立业的人可以称之为“人才”。

人才是立国之本。“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这句话是《楚元王世家》中论赞的内容,旨在说明国家的兴亡之乱,起关键作用的是人,更确切的可以说是“人才”的有无,不仅《楚元王世家》这一篇,《史记》中有无数的论述共同体现了一个人才思想,即:“国君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得贤者昌,失贤者亡。”

论到争天下,我们自然会想到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而这正是《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所载的主要内容,他们的争夺过程我们自是不用在此过多赘述,但不得不提到刘邦在天下大定后置酒洛阳宫时的对话,《高祖本纪》这样写到:刘邦问众人:“吾所以得天下者何?项氏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谩而诲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将自己与项羽比较,指出自己能够得天下的原因是能够收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这样的人才,这里充分体现了用人的重要性。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根,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价值千金的皮裘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夏、商、周三代的当时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才智。《史记》借这句古语意在说明王朝的建立是众多贤能人才发挥作用的结果,汉朝的建立亦是如此。高祖建汉之初,百端待举,刘敬和叔孙通从不同方面对汉朝政权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敬原名娄敬,在建都的事情上给予高祖建都关中的建议,因此得到高祖的赏识,赐姓刘。在匈奴不断侵扰的情况下,刘敬献出了与匈奴和亲的计策,并亲自出使匈奴订立和亲盟约,至此不断得到高祖的委派。叔孙通在秦时为博士,秦灭后率门下儒生归降汉王。叔孙通精通朝廷礼仪制度,根据高祖要求,定立朝仪制度,得到高祖的建议,官至太子太傅。刘敬和叔孙通仅仅是汉初的众多人才中的两位,《史记》不吝为汉初的众多功臣名将作传,如《萧相国世家》记载了汉初垂相萧何的事迹、《留侯世家》记载了谋臣张良的功绩,还有《淮阴侯列传》、《樊耐滕灌列传》、《丽仔生陆贾列传》、等等,不正是印证这句“非一士之智”哉!即立国需众才。

选贤任能一直是评价历代国君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儒家对于选贤任能极为看重,孔子的“尚贤”思想即是体现,而司马迁又是在思想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史记》的论述中能看到选贤任能的重要性。例如:观《史记·赵世家》就能体会到“存亡在所任”这个道理。赵惠文王在位时国家强盛一时,不仅因为他继承了赵武灵王的遗业,更与他能够任用大量人才有关,其中包括名将廉颇、贤相蔺相如。蔺相如以赵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的低位身份被破格提拔,之后出使秦国使得完璧归赵,绳池之会上助赵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廉颇是大将之才,他带领赵国军队一次次的抵御住了外敌的入侵。然而到了赵孝成王即位后,贤相不再被信任,廉颇也被罢免,结果在秦国入侵的长平之战中,孝成王不听相如的劝阻而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最终导致赵国全军覆灭,数十万赵兵被坑杀,赵国从此一撅不振,最终被秦国攻破,赵氏失国。此即为得贤者昌,失贤者亡,立国需众才。

“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一一强国需圣贤

在先秦典籍中有关治国的论述有很多,《礼记·中庸》载:“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身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有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这些文献所载中可以看出,国家的兴盛要靠国君的圣明,然而这只是一方面。《列子·说符》载曰:“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于自贤。”《墨子·尚贤上》载曰:“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文献又指出了治国的另一思想即国家的兴盛还要靠贤才的辅助。而司马迁作《史记》,把这些治国用人思想全部纳入其中,其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即强国需圣贤。

在《史记·殷本纪》中,商汤灭夏而建立商朝,得到贤臣伊尹的辅佐,商初国家逐渐兴盛。但后来“帝雍己立,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己崩,太戊立。帝太戊任命伊险为相,伊险经常劝太戊以德治国,太戊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使得殷商复兴。该纪历数了汤、雍己、阳甲、小辛等数次兴衰,指出了国君的圣明以及臣子的贤能辅佐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了周公旦辅佐武王与成王的事迹,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伐封时,他辅佐其兄打败商封王而建立周朝,在武王封其封地后仍然留在朝中辅佐武王,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他又代成王摄政当国。周公忠心耿耿及勤于国事的笃行难以备述。周公曾告诫其子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既是对儿子的告诫,也是他虚心待人,礼贤下士的谦逊品德的独白。当管、蔡、武庚叛乱时,他督师东伐,确保了周王朝政权的巩固,在成王长大后他立即还政于成王,且从不居功自傲,周公可谓贤德至盛矣,不仅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更是是贤臣的典范,有如周公这样的贤人为政,何愁国之不兴。《史记》中可以赞美的人物莫过于周公了。

《史记》不仅记载了伊尹、周公旦这样的先秦时代的先贤,司马迁还注重为近世的治国贤才立传,如晃错、田叔,韩长孺。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智足以应近世之变,宽足得用人,作《史记·韩长孺列传》。”韩长孺足智多谋,能够应对诸多世事变故,同时他还能够推举更多的人才,安国人很忠心厚道,一开始的时候是梁国的将领,在抵御吴楚七国之乱时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凭借才智化解了汉景帝与梁王的嫌隙,得到窦太后的认可。后来因为受到连累,虽然免除了流放的罪责,但也官位也遭到了罢免。死灰也是会再度复燃的,在外敌再度侵犯边境的时候再度被起用。接着因为推荐贤能的人而被重用,他所举荐减固、壶遂、至仔他都是天下的名士,为官以后也都成为了辅佐君王的贤能臣子。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创意思是说:我和壶遂审定律历,观察韩长孺的行事得体,从壶遂的深沉含藏厚道来看,世人都说梁国多忠厚长者,这话确实不错啊!正是因为在文帝、景帝、武帝时期任用了众多如晃错、田叔、韩长孺这样的贤才,大汉王朝才逐渐走向强盛,从文景之治达到汉武盛世。

国重才而贤能出。在封建社会里,王权至上,皇帝独尊,所谓国家重人才,也就是以帝王为首的统治集团重人才。《史记》中不仅展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更意在敦促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重用人才,尊重人才,这样才能形成整个国家重视人才的社会风气,人才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才可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即为国家作贡献。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