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语言的发展促进了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态的交织互动
互联网群体传播场域的出现打破了大众传播主导的话语局面,民众不再满足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带有隐喻、换喻和借喻特征的互联网群体传播形式的出现满足了民众的表达需求。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类型,网络热词的兴起是该段时间内社会文化和意识的体现,除此之外,网络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也反映了大众的心理诉求和价值观,网络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媒体的关注并被使用,例如《人民日报》在文中曾使用过“给力”一词,遂刮起了一道“给力”风,这一热词的流行度时至今日也不减。网络词语多反映了当年的热点问题,以调侃、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体现了群体情绪、价值观和话语能力。一个网络语言的兴起大多数情况下依托于特定的社会事件或特定的人物,网络语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变迁,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沟通交流软件的发展,热点问题的传播者越来越偏向私人化、平民化、普遍化、自主化、普泛化,传播方式多以现代化和电子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主流媒体的声音被削弱,在自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声音代替了统一规范化的意见,人们可以从多样的渠道获取某一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区别于主流媒体,自媒体时代下,人们更偏向于用调侃、雷人的方式来吸引关注,当一个事件或一个人带来的讨论量足够大时,就会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
网络热词在2008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红极一时的多个网络热词均出现在这一年,像是“固”字和“森”字,“固”字本义为“光明”,而“森”字是“梅”字古文,因字形像两支梅花而得名,但这两个字却被认为长得像人郁闷的表情而被用作表示“郁闷”和“比呆更呆”之意,而“打酱油”一词则是一位市民在接受街头采访时,被要求谈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无意说出的,随后被网友们赋予了“路过”的意思,表示与自己并无关系。除了这些略带调侃意味的词语之外,“宅男宅女”也在当时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引申出了“在家待着少花钱”的意思,而年轻白领族的出现也使“宅”家族出现了特殊的“御宅族”;“范跑跑”也一跑成名,成为当时人们“黑”的对象,成为年度热词。2008年的奥运会也贡献了一个热词,在女足奥运会赛后总结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在批评女足队员时提出了一个“叉腰肌”的说法,引起了队员们的一头雾水,而当年足球队员们表现不佳,“叉腰肌”也成为了球迷们借此表达不满的一个词语。2009年QQ游戏推出了一款农场游戏,“偷菜”一时之间红极一时,成为了人们放松休闲的首选游戏,有社会学家指出,“偷菜”游戏的盛行,反映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城市病”越发严重,同样“偷菜”的心理也符合人们“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偷菜不富”的思想,“未富先懒”的社会心态严重,这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和金融危机的风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后几年,《搞笑漫画日和》中金句频出,“给力”、“坑爹”等热词均出自于此,淘宝体也凭借其可爱亲切的语言风格受到了人们的热爱,甚至一度被应用于外交部的招聘微博中。“伤不起!!!有木有!!!”这样的咆哮体也因其自带吐槽模式的表达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们纷纷用此吐槽自己的行业、专业,这种用语也被大量运用在体育赛事报道和解说中,电视演员马景涛和体育赛事解说员黄健翔均是咆哮体的运用者。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一1}舰载机,国人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指挥员的“走你”手势也走红网络,2012年“属丝”一词红极网络,成为人们表达自黑的最佳打开方式,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这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部分人认为“属丝”一词用语低俗,格调不高,但也有人为《人民日报》的“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点赞。2013年“高大上”代替了“帅美”成为了最佳的夸人方式,2014年来自于美国的但语"no do no die”被翻译为“不作死就不会死’,走红网络,“逗比”一词也开始由刚开始的带有贬义而逐渐成为了自黑的新时尚,2017年傅园慧凭借其表情包以及优异的比赛成绩使“洪荒之力”一词风行,她本人也带着这个词登上了鸡年春晚。
从传播形态来看,我们经历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发展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向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新时代。这种带有后戏谑、讽刺和调侃味道的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众传播的不足,促进了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态的交织互动。
2 民众的表达需求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同促进了权威机构对词汇的规范,并形成了符号意义上的虚拟狂欢
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偏向自嘲自黑的表达方式,除了像“范跑跑”、“周老虎”、"70码”这样的反映当时热点事件的词之外,近年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像“正能量”、“主席套餐”、“为自己代言”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简单,但却以寥寥几字表达了社会的价值诉求和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实的强烈需求,这些网络热词的发展是网民智慧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群众的话语权的加强。网络语言的普及引发了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主流话语权利的认知,也促进了权威机构对词汇的规范。比如:在第11版《新华字典》中,加人了大量的网络词语的释义,并对部分新词的用法进行了总结,“晒”一词在第1。版《新华字典》中仅有“在太阳中使其干燥”的意思,而在第11版中,增加了“展示”的含义,并增加了“晒工资”、“晒隐私”的词语解释;“奴”字也增加了“为支付贷款而不得不努力工作”的释义,并添加了新词“房奴”;“门”字也添加了“负面事件”的意思,以解释“罗生门”、“艳照门”等词语的含义;而“烧”字也加上了“因富有而忘乎所以”的意思,形象地表示了这一行为;“拜”字因为人们大量使用英文“bye-bye”的音译“拜拜”而增添了一个新的读音bai,仅用于此项词条;“秀”字则是"show”的音译,也被加人了《新华字典》作为“表演、展示”的意思。除此之外像是“计算机盲”这样的新鲜词语也出现在了《新华字典》的解释之中。而“煤油”、“马达”、“手机”、“合作社”、“秘书”等词语因为被检索次数过少而被删除,但检索量高的词语并不都能进人《新华字典》的编纂中,像是当年的热词“给力”."属丝”、“浮云”、“神马”、“杯具”等词语却未能人选,这些词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谐音字,如“神马”即“什么”的谐音,这些词虽然新潮,但不能为了追求新潮而过于草率地收录这些词语,除此之外,有些词语的用法不符合汉语语法使用规定,这些词语也不能被收录,一些用词不当,借用错别字和错误用法来表达的也无缘此次编订。对于《新华字典》来说,及时修订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唯一办法团。多次修订使得《新华字典》作为一本权威的辞书经久不息,反映了一定的时代性,从最开始出现的“合作社”、“人民公社”等词条,到后来出现的“改革”、“创新”等词,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语的出现,注重规范的同时,符合人民的表达需求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
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不仅展现了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了,更代表着原本流行于虚拟网络世界的词语被主流话语权力的认同。与此同时,更多的网络词语被网民创造出来,并广泛流行于互联网群体传播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传播权力中心,并形成了符号意义上的虚拟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