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历来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间互动的最基本因素,实现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进行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大国还是中小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国际战略选择的根本依据。国家利益内容广泛,可分为不同层次。确定在某一区域所要实现的国家利益目标时,国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自身目标利益的内容和层次,决定应采取的不同政策和行动。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确定一个地区在我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首先要从先天的因素着眼,看它的地理位置和物质资源禀赋对于我国的意义,进而决定我国在该地区各种利益的排序。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利益至少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资源利益和外交利益几个方面。应当如何分析和确定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利益排序,我认为,当视安全利益为我国在太平洋岛国最重要的利益,因其提纲挈领且岛国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地缘政治支轴国”的视角,同时我们也具备更适合本国的视角——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地缘政治支轴国——大国博弈的视角
地缘政治支轴国是美国战略学者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提出的概念,用以分析冷战结束以来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并且指出,辨明欧亚大陆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并为它们提供保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认为,在目前的全球情况下,欧亚大陆新政治地图上至少存在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印度这五个“地缘战略棋手”,和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这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其中,“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因其所占有的重要地理位置和特定敏感状态而具备以下三种影响。具体如图 2所示。
由这一视角审视亚太政治格局,参与亚太地缘政治博弈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大国,主要是中、美、日等国,就是这一地区的“地缘战略棋手”,处于大国争相抢占和进入的关键位置的国家无疑就是亚太的“地缘政治支轴国”。本文引用这一概念,就是要借助它来说明太平洋岛国在地理位置和资源等方面对于我国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力量和动机来看,太平洋岛国显然不具备参与全球战略博弈的条件和资格,但是以地缘政治支轴国这一视角看,太平洋岛国地理位置,使之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凸显。太平洋岛国作为“支轴国”的重要地理位置对于我国这一“棋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
1、中国虽然是海洋大国,但是与真正的大洋之间隔着众多的岛屿和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争议或对中国的崛起存在焦虑,不愿见中国走向远洋、成为海洋强国。这就给美国联合这些国家构筑封锁中国的“岛链”提供了便利。要破解美国主导构建的海上战略围堵,需要与相关国家解决领土、领海争端,需要强力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采用政治、外交、经济、法律等和平手段之外,也必须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存在,实施战略威慑,才能建设、维护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我国海洋通道的安全。中国突破“岛链”的最好方法就是跳到“岛链”以外,实现内外联动,双向地而非单向地穿越“岛链”。从地缘上看,太平洋岛国的位置既在“岛链”以外,又越过了美国的关岛基地,是中国实现内外联动的理想区域。中国如果能够利用好太平洋岛国这一“支轴”,实现国家力量在太平洋岛国的实际存在,“岛链”围堵中国的功能将不复有效。如果没有太平洋岛国方向的支撑,中国就很难突破“岛链”的羁绊,走向远洋的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2、太平洋岛国这一“支轴”将影响中国与拉美的联系,从而撬动中美地缘博弈的整体态势。太平洋岛国散落于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位于整个太平洋中心偏南,几近中国至拉美航运通道的中心。有了这一“支轴”的支撑,中国便有可能开辟与拉美之间的新航线,密切与拉美各国的联系。这是另一个“棋手”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它自“门罗主义”以来就一直视拉美为自己的后院。使我国的实力能够延伸到美国的后院及周边地带,从背后对其实施战略牵制,我们就会更加有资本与其进行平等的战略博弈,在空间上获得更大的选择和主动。太平洋岛国可以说是美国后院的门户。
3、如果中国没有在“岛链”以外的“支轴”,那么美国便可以借助日本不断地对中国进行扰乱,牵制中国的崛起。有了太平洋岛国作为“支轴”,中国就能在地缘上有效削减日本的地缘优势和利用价值,打压其嚣张气焰,钳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使之从美国手里的一张“王牌”变成美国全球战略中的
一个沉重的“包袱”,从而切实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实现自身的发展利益。
总之,从“地缘政治支轴国”的视角来看,太平洋岛国虽然面积有限,人口不多,但具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十分重要。太平洋岛国的前途走向,对于将来中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视角
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国家战略的根本指向,有力奠定了国家利益的根基。关于国家安全利益的概念,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述,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概念,根据各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观可知,其实质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证自己在国际社会中作为独立政治主体存在和发展不受各种威胁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保障自身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免受威胁和损害的最根本利益的总和。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主要是指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权力,是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主要目的是国家不被侵略、政权不被颠覆、民族不被分裂、发展进程不被阻断。2014年 4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系统提出中国面临的“11种安全”,即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此后又加入了海外利益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党中央根据时代特点和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又加入了“海外利益安全”,对这一战略思想体系进行了完善。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应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策略思路。我国面临的所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具体问题,都应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内进行审视和谋划。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分析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安全利益,我认为,太平洋太平洋岛国主要涉及我国“12 种安全”中的两种,即:军事安全和海外利益安全。
1、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是指国家不受外部军事入侵和战争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这一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军事安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世界各国无不将其视为维护核心利益的重要保证。同时,军事安全也是国家其他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军事斗争准备,要把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
太平洋岛国对我国军事安全的意义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太平洋岛国地区身处中美两国之间,扼守太平洋的东西、南北通道,南濒澳、新,并与南极遥遥相望,西接印尼、菲律宾、南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与南、北美洲相对,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及澳大利亚之间,是各大洲海空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处,其位置是极具重要价值的战略通道。这样的通衢要地,为我所用,则必将在国家安全维护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敌所用,则我必受其累,后患无穷。
近年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持续升级,其战略意图的主要内容十分明确,即围堵、遏制中国。其中,调整并改善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成为其实施该计划的重要环节。美国通过不断调整对太平洋岛国的定位,逐渐将该地区发展成“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第二战线,使其成为美国通向太平洋和亚洲的军事走廊,与以日本为重点的第一战线形成侧应。毋庸置疑,同太平洋岛国交往过程中,美国真正目的就是防范和牵制中国。在军事上,美国积极调整部署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结构,试图以“空海一体战”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这些部署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因此,太平洋岛国对于我国实施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维护国家军事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安全利益的侧重点即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我国海、空、天军事力量的战略性支撑意义。如前所述,如果没有太平洋岛国的战略支撑,我国就很难实现对“岛链”的真正常态化的突破,极有可能被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成功阻击,对我国的崛起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严重影响;有了太平洋岛国的中段支撑,实现了我海空力量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实际存在,就便于我国海、空军扩大作战半径和战力覆盖范围,进而转型成为远洋海军、远程空军,逐步摆脱围堵和掣肘,直赴其攻势侧后,威慑美军极其盟友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未来战争中,航天武器的重要性必将提升,太平洋岛国处在广袤太平洋上是对航天武器进行地面支撑的有利位置。
维护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军事安全利益,必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坚持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对外军事关系,积极拓展军事安全合作空间,发展与南太平洋国家的传统友好军事关系。
2、海外利益安全
海外利益安全主要包括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发展必然要解决的课题。目前,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维护面临着复杂尖锐的形势。维护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海外利益安全,必须打造综合性安全网,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推进双多边安全磋商与合作,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
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方面。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是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支撑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种类而言,都早已不能单纯依靠开发本国资源来维持。从我国长期的资源安全战略考虑,应通过开展全方位外交和资源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多渠道资源供应链条和网络,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保护我国的资源供给。太平洋岛国的土地上以及总计 2000 万平方公里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内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矿产、林木和渔业资源和能源储量,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很多资源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所必需的,甚至是战略性的资源,例如稀有金属。太平洋岛国的资源是对我国所需资源的有效补充,与各岛国展开有针对性的合作开发有助于我国资源安全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太平洋岛国理应成为我国全球多渠道资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扎实、深入地开展与太平洋各岛国平等互利的资源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夯实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是我国在此实现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目标的必要举措。
然而,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能源资源权益面临着被挤出的危险。当前,各大国围绕太平洋岛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展开了大规模的争夺。以渔业资源为例,因其对南太地区经济的建设意义非凡,渔业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各岛国最主要利益关切点。因此,美国借机同各岛国建立渔业健康发展的合作。不仅联合各国政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更提供大量财力资源。仅在 2014 年,美国就同南太岛国达成了近一亿美元的入渔协定,大力为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此外,在 2015 年该地区海鱼捕捞的工作时限上,美国共获得总量为 8300天的渔业工作日,以此有效推动南太各国财政经济和渔业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凭借自身经济技术的优势,利用各岛国急于靠资源获取财政收入的心理,实现了对岛国渔业资源的把控。如何在太平洋岛国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中获得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当的地位,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安全在该地区面临的考验。
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方面。太平洋岛国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如果我们不能在此立稳脚跟,为我国的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提供切实保障,那么失掉的将不仅仅是这些岛国,整个“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都将受到类似的阻力。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我国必须参与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国海上南向战略通道和经贸航线的长期安全,保障在周边环境陷于紧张的紧急状况下我国对外贸易的航运安全。
海外公民、法人安全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维护我国公民海外正当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随着我国与太平洋岛国交往合作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机构和人员前往各个太平洋岛国。维护该地区我国公民、法人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避免和化解政治风险,开展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降低传染病和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控制和减少相关突发事件对我国海外公民、法人安全的冲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我国在太平洋岛国的海外利益安全,要坚持预防为先、推进安全合作、正确引导舆论,同时要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安全风险问题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