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算各类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或是原理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以达到研究的目的。以往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将人力资本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种类。Lucas (1990 )将人力资本分为原始人力资本和专业化人力资本,并指出专业化人力资本以为拥有较高的劳动技能,所以比社会共有的原始人力资本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科技进步。Helpman (1991)将劳动力分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并发现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同熟练劳动力的比例正相关。
国内很多学者也从理论或者实证上对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分类。李钟明(1999)按照劳动力所拥有的工作能力不同,将劳动力分为一般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型人力资本,并且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拥有工作能力是资源的配置,而管理型、技能型和一般型则是分别拥有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一般能力。朱明伟等在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研究过程中,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以及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大小将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分为通用型人力资本、专用型人力资本以及准专用型人力资本,其中专用型人力资本是指那些企业依赖度比较高并且人力资本转移成本较大的劳动力。姚树荣 (2001)通过人力资本的异能型及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将人力资本分为创新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
通过上述总结我们发现无论是通过能力还是工作性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其在种类选择上都有些抽象,无法对人力资本进行定性测量和定量分析。所以本文将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对不同层级、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地域的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测算分析。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在经济研究中也应用广泛。彭国华(2007)就从教育角度将人力资本分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对各类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只有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才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的效果。华萍(2005)也从教育资源层级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他将人力资本分为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将其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分别测算分析,结果发现中小学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利影响。金戈(2014)则是从教育经费投入的角度将人力资本从家庭教育与公共投资教育分开讨论,发现增加投入家庭和公共大学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
从教育方向分析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可以将教育层次与人力资本层次相结合,接受小学教育的人由于知识技能储备较少拥有的是低层次人力资本,从事的工作也大多数是普通工作,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则是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本从事的大多为技工工作或是灰领阶层,高等教育是高层次人力资本,从事的工作也多为研发、管理类工作;其次,便于度量分析,可通过受教育年限或是不同层次教育的从业者所占的比例来定量分析其不同影响。
本文将参考彭国华(2007)的分类方法将人力资本按层级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教育。此外,通过上述总结我们发现,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教育方向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的时候只按照受教育年限的长短进行层级分类,而忽略了教育性质种类的方向。按照中国教育的现状,除了一般普通类学校外,还有专业技术类学校,例如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中(高)等专业学校以及职业高中等等,这些职业技术类学校也在为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做出这不可忽视的贡献。再加上近些年来,普通类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的需求却是逐年升温,这也促使我们加大对职业类学校的投入和研究。此外,教育地域性也是影响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地域也许会发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将人力资本分成不同教育层级、不同教育种类和不同地域三个研究方向,研究由于教育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