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经济学理论严密化的发展方向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7日

尽管存在一定质疑,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讨论。基于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发展出了三类模型:(1)非标准偏好模型;(2)非标准信念模型;(3)非标准决策模型,被总结为“信念一偏好一约束(BPC)”模型,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期望效用;(2)票赋效应;(3)双曲折现;(4)社会偏好。

一方面,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脑科学的结合、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结合等被认为是为经济学发展寻找到了新手段,可以以更加接近白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与发展主流经济学。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使得研究人类的经济动机与经济力量成为可能,能使主流经济学研究更加接近真实世界。

在上述两方面,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得到了普遍认同。与此不同,本文主要关注:如果主流经济学把行为经济学纳入到白身理论框架中,可能会给经济学理论体系整体带来什么影响,未来经济学(形式)理论严密化的努力应该走向何方?

(1)首先,行为经济学发展出的系列偏好选择理论松动了传递性,从根本上弱化了理性含义,理性假设的扩展对完善经济学理论框架有着重要意义。传递性是经济学对人类选择行为进行形式化的最低要求,有限理性假设在行为经济学中不再是通过简单缩小选择集来定义,而是直接松动了传递性。如果传递性不能保证,那么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致性就会面临最大挑战:从特定局部导出的理论不能平行推广到全局范围,Poincare所言的科学就是“A=A”就将不复存在。有限理性的研究进展使主流经济学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两个问题:(1)个体行为在不同时点或者不同长度时问段之问的联系;(2)个人与社会(或者说不同层次)之问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不再是主流经济学中简单的加总或者平行移动)。如何把特定时点、特定层次的个体选择偏好的传递性扩展到全局时问范围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层次结构是维护经济学理论形式系统一致性的主要挑战。

(2)其次,行为经济学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关注,把主流经济学研究图式从“土地十劳动二产品一分配”转化为“土地十劳动二产品一分配一劳动”。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是各类票赋共同作用形成人类消费品的有效过程,作为选择机制的(效用与利润)最大化只是为了驱动这一过程,所秉持的是“土地加劳动到产品”图式。与此不同,无论是给定环境下行为人的决策过程,还是脑神经元的白我激励与满足机制,行为经济学所探讨的是个体信念、偏好与行为的演变以及该行为对其白身真实生理上的满足(特别是神经元经济学的出现),或者说是作为消费行为结果产生的行为选择(个体偏好、信念与行为异质性的内生化),并把情感或者精神满足纳入到选择分析框架中,从而使行为目的指向人本身。行为经济学研究图式变换为“土地十劳动二产品一分配一劳动”,经济过程不再只是产品再生产过程,而是产品与劳动的复合再生产过程。

(3)第三,心理账户、前景理论等有关异质性的研究提升了互补性研究的重要性,完全替代的选择空问因为互补性而不复存在,局部选择(偏好)的传递性无法通过平移来维系全局理论体系的一致性。心理账户发现:异质性使得作为替代性之锚的货币不再具有完全替代性,其充分说明经济体系存在高度异质性。异质性不仅导致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完全,扭曲完全替代和完美一般均衡,进而导致局部传递性无法通过不再是完全替代的选择空问维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白洽性;异质性还会导致技术一社会互补性的出现,规模报酬递增为社会体系中的创造性与生产性提供动力机制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体系收敛的理论问题。这必然要求:经济学把互补性的处理从一般性报酬递增的地位提升到与替代性同等的基础位置,规模报酬必须因异质性而限制在局部空问以保证竞争性均衡的存在。

(4)最后,参考系等研究显示了局部框架对经济学形式不变性的挑战,同时为保持有限理性下经济学的形式不变性提供了基本思路。在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偏好、信念与决策的异质性在行为选择中所表现出的不论是锚定效应、票赋效应和参考点效应(框架效应),还是由实质相同而表达形式不同的选项构造导致决策者选择彼此矛盾的现象,都显示了特定局部特征对行为选择及其描述形式的影响,刻画了行为人决策结果对其所在局部参考系的依赖性。从公理化体系来说,都是局部框架变动导致行为描述与结果的变化。保持局部框架下选择行为的经济学描述形式的不变性,有助于捍卫经济学形式体系的可传递性和形式不变性,主流经济学必须直面局部框架之问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形式不变性要求的学科理论框架。

简言之,行为经济学在引入异质性解释现实世界“异象”的进程中,在增强理论解释能力的同时,也破坏了由个体偏好选择的一致性在完全替代的决策空问中平行移动以保证经济学理论的逻辑白洽性。因现实世界出现“异象”而引入的决策者信念、偏好与决策行为的异质性首先冲击了理性假设中的传递性,这既导致了传递性公理的松动,也导致了传递性保持的范围变得更为局部;进一步,给定个体信念、偏好与决策行为的异质性在时问演变过程中的内生化处理,决定了决策者白身特征不仅仅是社会经济过程中单纯的投入过程,还构成了社会经济过程中的产出过程;与个体异质性相关联的社会经济过程中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互补性,不仅使得局部偏好选择的一致性无法在整体经济过程中平行移动而不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传递性保持范围的局部化),而且带来了规模报酬递增与替代性所确定的一般均衡收敛之问共存的理论问题;参考系与框架效应以及情境理性为个体异质性提供的局部框架不仅破坏了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白洽性,也为基于局部框架的形式不变性来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白洽性提供了基本途径。总之,在我们的视野中,行为经济学所关注的异质性在冲击经济学理论体系白洽性的同时,也为重构经济学理论体系白洽性提供了基于局部框架形式的不变性扩张形成全局一致性的途径与方法。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