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辉煌征程
蒙古族在历史上不仅建立了蒙古汗国,还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元朝,势力范围北到今天的蒙古、西伯利亚,南到海南,西北到新疆东部,西南到西藏和云南,东北到外兴安吟、鄂霍次克海。由一个草原部落发展到一个拥有如此迁阔疆域的大帝国。包丽英、巴根包永清等蒙古族作家将蒙古族的辉煌征程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狼性征服》、《狂飘西进》、《煌煌盛世》、《成吉思汗大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小说都反映了蒙古民族的这段辉煌征程。
史实记载,大蒙古帝国建立以后,其北面是一些大小不一的森林狩猎部落,如"色愣格河以北的幹赤剌诸部,贝加尔湖周围的秀马、不里牙惕、八儿忽部落,叶尼塞河流域的吉利吉思诸部,在阿尔泰山,以南是畏兀儿地界,以西是哈聊鲁地界,与哈咖鲁及畏兀儿密选相连的西江";南边是建国很久的金朝和西夏;西面是立国于中亚草原的花剌子模。面对这样的形势,成吉思汗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扩张策略。历丈上的成吉思汗是一位有雄也抱负的英雄,他有着强烈的对外扩张的野必和欲望。据说成吉思汗曾对他的将领们说:"人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战胜和杀尽敌人,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乘其駿马,纳其妻妾又对他的儿子们说:"天下土地广大,江河众多,你们尽可自己去扩大营盘,占领国止"P1。这说明刚刚建立的蒙古国拥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和野也。成吉思汗并不满足于独立于北方草原、雄踞一方的现状,他有着强烈的征服欲和扩张欲,对周边存在的政权采取强势的征服扩张策略。在建立了蒙古帝国之后,便开始陆续征服招降北面的森林狩猎部落,不断地向西向北扩张。"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成吉思汗凭借武力使草原上持续了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成为过去,除了几个无关大碍的弱小部落尚未归附外,整个草原正在归于统一。"以(《狼性征服》)成吉思汗建立起严格的制度实行分户制,编制怯薛军,"武运的强盛,足以促使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送个邻邦大国(指金国——引者注)。"(《狼性征服》)根据实际情况成吉思汗制定"先图西夏、后图金、再图宋"(《狼性征服》)的方针。
1207年即成吉思汗二年,"成吉思汗率五万精骑千万匹战马,趁秋高气爽,渡过浩翰的沙漠,来至西夏边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占领西夏国的乌尔海城和龙虎山,1209年率十万人马攻占黑城,招降西夏,命夏主"作伐金的准备"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接着成吉思汗厉兵袜马,赶制火炮箭盾,激励将士,"指日兴师南征金国"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中路军,命神箭合撒尔(《狼性征服》)率领左路军,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右路军,三路大军一路南下攻城略池,最后攻陷金中都。
之后,蒙古与花剌子模的通商协定被毁约,花剌子模杀害了蒙古商人、羞辱蒙古使臣,迫使成吉思汗对"那个西方大国宣战"(《狼性征服》)。成吉思汗率二十万大军西征,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率领,攻打地答剌城。第二路由术赤率领向西北进发,攻打拉的城。第三路由他本人和四太子拖雷率领,向东北进发,直趋不花剌"。 (《狼性征服》)用屯年时间,占尽花刺子模之地,"西迄里海,南达印度河,尽为蒙古所有"。(《狼性征服》)同时,者别、速博台西越太合岭,战胜钦察军,进兵俄罗斯。
征服了花剌子模之后,成吉思汗再次"策马河西"出征西夏,"攻陷西夏重镇灵州,包围首都兴庆府"以。(《狂飘西进》)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之位后,为扩大蒙古汗国的势力范围,巩固其地位,于1230年屯月与拖雷、蒙哥"率领十万人马向金国山西大举进攻。......攻陷天镇县天堡城,经西京大同,至应州,来到代县北。一声号角踏平雁口关,破代州,取石州,所向披靡,无人敢当"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攻陷巧京后与宋合力夹击灭了金朝。发动了历史上的"长子西征","于12%年,出十五万精骑......组成远征军,远征欧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公元12%年始,拔都率领六万西征军,占领了额济勒河即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进攻钦察草原,征服钦察部、阿速部等部,征服波兰、匈牙利,像狂飘一样横扫俄罗斯全境,"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多瑶河,南起高加索山,北阔俄罗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统治欧洲近三百年的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去世之后,蒙古帝国的又一位大汗蒙哥继任蒙古大汗,蒙哥汗在汗位期间,进行了远征大理、西征波斯地区、大举攻宋等军事征伐行动。"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1259年蒙哥汗去世,经过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三代人、先后四位大汗的武力扩张和征服,终于造就了一个世界上规模空前、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在这个广阔的区域内,囊括了众多的民族人口,创立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蒙古帝国。蒙古汗国完成了辉煌的对外扩张的征程,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小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狼性征服》、《成吉思汗大传》等将蒙古民族的发展历程纳入小说叙事体系,对蒙古族的兴起和辉煌征程给予诗性呈现。
鄂温克族作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以游牧狩猎为生,清朝时期,鄂温克族被称为"索伦",索伦掘勇闻天下。因此,清朝时期,索伦鄂温克被频繁地征调战事所发之地。史实记载,索伦部在反对侵略、平定叛乳、维护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鄂温克族作家涂志勇《剑海柔情》、《索伦顆骑》描写了索伦部在鄂温克勇将海兰察的率领下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出征西藏、新疆、台湾等地维护清王朝统一的事迹,重现了聽勇的索伦将士的赫赫战功和辉煌征程。
2.民族苦难记忆
民族苦难记忆即指在民族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和面临的关系民族存亡的灾难性事件和痛苦回忆。内蒙古各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中对民族的苦难进行了沉痛的回忆,主要有长篇小说《嚷达梅林传奇》、《渭河血浪》、《剑海柔情》等。苦难,无论是在个人还是人类的发展进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它提醒着人类存在的真相。正是因为苦难,人类的存在及其意义才更加被确认。事实上,"无论是对一个共同体,还是对一个个体,苦难更深重的影响都并不在它发生的时候,而是在其后的记忆及对此记忆的处理中。"m因此,如何认识苦难,如何表述苦难,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实际创作中,对苦难的叙述通常情况下指向过去,作家们试图通过讲述达到让人们铭记苦难、避免苦难再次发生的目的。由此可见,对于苦难的记忆,目的并不是让读者或者活着的人沉浸在苦难的阴影和悲伤中不能自拔,而是通过对苦难的回忆和记忆,警醒族众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保持清醒的认识,谨记过去的苦难,为现在及以后更好的发展铺垫坚实的道路。苦难,对于民族共同体来说,深深地刻在民族的历史中。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无论是在历史上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和王朝的民族,或者是依附于这些建立政权的民族而生存的小民族,在历史发展变迁中都历经苦难,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之后,重新找回存在的地位和意义。
蒙古族曾建立过大一统的元朝,但随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仍然遇到过外族侵略威胁民族存亡的时刻。蒙古族作家扎拉嗔胡通过长篇小说《嗔达梅林传奇》,将历史上蒙古族面临的生存危机再现给读者。"买达尔罕的土地。是她哥哥张大帅的遗愿。达尔罕旗是口户要冲,打不开这个口户要冲,就走不通突喜叶图、扎萨克图和鄂尔多斯及其他蒙古旗的级深地带;走不通迂阔的蒙旗口户,何谈牢固的控制蒙旗?"(《曝达梅林传奇》)军阀张少帅采取购买达尔罕的土地、"开星蒙旗"的策略,企图通过控制达尔罕旗进而控制整个蒙古旗,达到其稳固据守东北的目的。王地是生存的基础,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何谈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是我们蒙古人的命根子,没有了土地,我们去哪儿生活?自打出卖昌图、法库、康平、梨树、怀德等地之后,我们的父老兄弟饿死了多少?" (《嘻达梅林传奇》)嗔达梅林为保卫民族生存的土地,挥卫民族的生存权利,强烈反对封建王爷与反动军阀的土地交易,从进谏、革职、请愿,到入狱、起义、牺牲。作家通过噴达梅林的英雄事迹,对历史上蒙古族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了再现。
回族作家白志明对回回民族的苦难史和血泪史,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了回顾和控诉。他的长篇小说《渭河血浪》以清末同治年间陕甘回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为历史材料,为读者再现了陕西回民"奋起抗击清军和地主武装团练的洗杀"(《渭河血浪》)的历史,再现了回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和经历的民族压迫、残酷盘剥和屠杀灭种的丈实。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元时期主要形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之一。资料记载,"元代末年,回回开始具备了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维形"以。最晚到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己经形成"。而发展至清代,回族人民遭受到了空前的灾难。小说《渭河血浪》中沙秀峰说到:"为什么我回回民族自清朝入关后,接连不断地被屠杀,顺治五年和乾隆四十六年两次大屠杀,现在是第三次。还有,不只是西北各省的回民被屠杀,云南的回民也遭屠杀。(《渭河血浪》)
众所周知,中国回民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自民族形成之初,回民便与汉族同处一地,但是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回、汉民之间的误解、隔阔日趋加深。尤其在陕甘地区更甚,"回汉杂居,俗尚各别,眶舰小忿本人情所不能无"以。回、汉两族之间因习尚绝殊而导致的相互跑韶仇杀在历史上存在已久。清朝咸丰八、九年间,一些地方爆发大规模的回没持械殴斗事件。面对送样的事件,清政府并没有持公允的态度,而是利用回、没之间的这种矛盾,采取以汉制回的政策,处处偏祖汉人,凡发生争论斗殴,无论是非曲直,皆抑压回民。由此反复,汉人更是变本加厉。但回族人民性情架鸾,族众同屯、,日积月累,两族人民仇恨滋深。此外,在政治上回民也受到重重压制和不公平对待,有历史记载"刑部自宪庙以来,屡奉堂官严禁,虽皂卒亦不许一回杂入。回族人民在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态度中,在与汉族人民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公平待遇。清同治年间,以没族为主的地方团练对回民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引发了回民的起义。左宗棠在分折这次战争的起因时指出,"陕回之祸由于汉回构怨己久,起畔之故实由汉民"。清朝时期,清政府对回民采取歧视态度和压迫政策。提及回民,多形容其习悍、不守法度,常被称为"习回子"。作为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回族作家,白志明深感同族人民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及历丈对回族人民的误解。他以小说还原历史事实,力图为同族正名。《渭河血浪》以陕西回民为主体,还原了当时回族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备受压迫和歧视的事实。回民受地主和强权势力欺压、掠夺,有冤无处申诉,告状不准,反被斥责。村民放牧不慎让牲畜跑入团练头目冯元佐(《滔河血浪》)家的坟地范围,一经发现,痛打、罚钱、霸占牲畜,如有人反抗,则对反抗者冠反朝廷命官的罪名。冯元佐甚至颠倒是非黑白,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在回民头上。因冯家堡人违反了与刘马两庄回民分水窺地的约定,引发双方斗殴。冯元佐派团下镇压为维护自身利益前来抢水的回民,打死两个回民。回民到县衙伸冤告状,却被县令反责到"尔等回民素极习悍,不守朝廷法度,屡肇事端"以(《渭河血浪》)。冯元佐甚至捡夜带人洗杀刘、马两庄的回民,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少,血腥残忍至极致,抢夺他们的财产、霸占他们的土地和房屋。
当太平军进驻陕西,陕西巡抚紧急公文来到渭南县,要求地方各力量同必协力进行防御,尤其对屡次肇事的回民聚居区严加防范。为了在"长毛进陕之前率先镇住"习回"以,以防二者相勾结,团练头目冯元佐提出先收拾掉渭南附近屡次肇事犯上的回民的建议,对此,县令曹士鹤(《渭河血浪》)虽觉有几分道理,但苦于没有适当的借口,而冯元佐直接道:"对待这些愚昧的回子还用借口就说他们勾结坏人聚众闹事;近又串通长毛阴谋攻占县城就完了,这不是现成的理由吗?"(《渭河血浪》)冯元佐如是说,言语之间无不透露出对回民的蔑视和不屑,在他的眼里,回民的生命和存在都不比臭虫的存在有意义,可以随意决定他们的生死。"巡抚下达的文告上明白无误地写着让把肇事的回民格杀勿论,偏偏这个县令胆子太小了。杀一两村穷回子那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不像灭臭虫一样?他们有什么办法?何况上边有明文指令,怕它什么?"(《渭河血浪》)回民的生命在冯元佐的眼里不值一提,残害回民的生命就好比消灭臭虫一样简单易行,即便是"一两村"回民的生命也无伤大雅。可见,清朝时期回民的生存境地之卑微和渺小。以小见大,由地方官吏对待回民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以及统治阶级对待回民的态度。事实上,清王朝对回民实行长期的民族压迫和歧视,对回民可随意进行屠杀。"我看乘着这个机会把刘庄和马庄的习回子洗杀了吧!这不但可以拔掉咱们的两个眼中钉,还可以措不少的钱财,粮食和房地产。打长毛子说不定费点劲儿,洗杀刘庄和马庄的习回子那不像杀猪宰鸡一样,那有什么?"(《渭河血浪》)诸如此类的叙述在小说中比比皆是,汉族在日常生活中歧视回族不必多说,而让人法异的是对待回民的生命也是如此随意。从回没民之间的矛盾及汉族人民的态度当中,读者可窥到回没民地位的不平等,从当权者对回民生命和尊严的践踏中得知历史上民族间的歧视是何等的严重。
而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清王朝对回民的压迫迫使回民起身抗议。白志明的小说《渭河血浪》对回民遭受清政府及地方团练洗杀的历史进行了沉痛的回忆。作品开篇就介绍到了从云南远道而来的回民起义军的将领赫明堂和任武,他们奉大元帅杜文秀之命回到陕西,"寻找机会策动和组织西北各地被歧视和被压迫的回民像云南回民那样:奋起抗击清军和地主武装团练的洗杀和清王朝的民族压迫和残酷的掠夺、盘剥。"(《渭河血浪》)清朝政府和地方官吏对回民采取的血腥屠杀和掠夺引起了回民的群起反抗。他们曾联合太平军和周边的同族兄弟,与团练、清王朝的军队进行顽强的抵抗和斗争,整个斗争过程惨烈,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并牺牲了不少同族的生命。这样的屠杀和掠夺是关系民族存亡的大事,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重大苦难。作者通过小说回顾了这段苦难的历史。
虽然对民族发展来说,此类苦难和遭遇十分残忍和悲壮。但是必须认识到的一点便是,苦难并不是全然的消极悲观的力量,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料外的灾难的同时,对回族民族意识和认同感的提升、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回族人民与没族人民的矛盾,实质是回族人民在专制统治下民族尊严和民族生存遭到损害,为了挥卫民族的利益、争取民族生存权利而进行的反抗斗争。回族人民为维护民族生存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这一系列反抗斗争以失败告终,并付出了慘重的代价。但这斗争表现了回族人民的团结和不可辱。白寿彝先生认为明、清两代的回族人,"被教外人歧视,至少是被政府和士大夫阶级歧视,并且由歧视而迫害,……这时的迫害虽重,但外来的压力却更使回教人团结了。"以陕甘回民经过如此惨烈的斗争,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