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实现立德树人,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为提高自身竞争一力,更加注重学校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米能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学生的自身价值观日趋功利化。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一般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拓学生视野的一个方面,没有真正起到教育效果。我国社会上多元文化并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使得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新闻媒体、网络、家庭及校园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8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中72%过西方节日,46%不能准确表述传统节日,7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展有影响。8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不能明确表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76%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传统文化授课中,对民间工艺、民风民俗、中华建筑等的讲授较少,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校园文化中的各类文艺活动如书法、乐器等,虽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部分,但米形成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培养。可见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并米形成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
当今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不同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给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髓,见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及青年这一年龄段,容易出现个人价值的实用化、个人追求的实在化的异化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加强对高校青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民族发展史、国家发展史,坚定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信心。推动青年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效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价值理念的影响,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道德培养,通过对学生开展教育,能培育良好的道德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仟感。
三、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1.加强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向青年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发挥“两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渠道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人“两课”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发挥课堂的作用。要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教学课程,英语、法律、会计、计算机等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要不断完善课程教材,制作图文并茂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融人思政课教学中,将思政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时增设专题教学。要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
2.提升授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发挥不范引导作用
高校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交流以及研讨,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开展。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传统文化来治学、做事、律己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影响每一位学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培养,使这些专门的师资具备深厚的知识结构、较高的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人的了解。
3.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发挥文化的熏染陶冶作用
学校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专题网站、手机微信推送,做好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线上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网站,开辟网络学习园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上传到网络,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校园内要融人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校园里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