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是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符合当时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办得“风生水起”,就业率年年攀高。然而,从近年市场反馈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口却无明显改善,原因就在于高等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产生偏差,重量不重质,其根源在于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以就业为导向”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次是一次性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职业本位”的体现。一次性就业能力,一般指胜任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处于该层次,办学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从职业属性看,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是高等教育所必需的功利性,是它的经济价值所在。培养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能力成了高等院校提高就业率的“法宝”,然而从市场调研看,目前普遍存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就业质量堪忧的现象。原因之一是高等院校忽略了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属性,缺乏对“以就业为导向”的第二、第三层次的认识。
第二层次是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能力本位”的体现。创业能力,一般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知识和技能及创业品质。“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成功的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创业教育是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创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创业,另一类是就业后创业。直接创业一般是毕业前或毕业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创业实践。直接创业的风险大,成功率不高。就业后创业,即毕业生在就业后,积累工作经验,经过工作岗位的锤炼,及时抓住机会进行创业。这类创业见效慢,周期长,但成功率相对高。创新来源于实践,高等院校是培养创业人才的沃土,其有充沛的实践环境孕育创新、创业成果。各高等院校已开始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更有高等院校认为创业教育会影响专业教育,不利于就业指标的完成。高等院校对学生创业“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长效支持帮扶机制,学生创业最后不了了之,没了下文。对创业教育认识的偏差不利于创业人才的成长,就业导向只停留在表层,以创业促就业收效甚微。
第三层次是就业迁移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素质本位”的体现。就业迁移能力指与未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性能力,包括成功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活所需要的广泛的迁移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方法能力,如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判断能力等;二是社会能力,如责任心、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三是学习能力,包括求知欲、自学能力等等。从教育属性看,高等教育应实现人的价值,是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谐的人”。这也是教育的终身化要求。高等教育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就失去了就业导向的意义,更失去了教育的初衷。目前,各高等院校虽已重视学生就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但就业迁移能力无法量化,难以衡量,学校只注重“产出”数量,没有有效的反馈机制来指引教育教学改革,导致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办学心理盛行,就业后学生的再发展基本是“自谋出路”。
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应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并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健全人格的职业人”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