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质教材教辅面临“天花板效应”
教育出版始终在我国出版业占据较大的权重比例,大多数出版社都拥有稳定的教材教辅市场,这也是出版社持续盈利的基础。然而,当前纸质教材出版尤其是高校教材出版面临“天花板效应”,这主要是由以下的原因造成:第一,传统的由教材科统一订购并发放教材的模式已转变为学生自主购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推荐教材,而是推荐教学参考书或网上资料,使教材成为非必需品,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购买纸质教材。第二,网购成为教材销售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网络平台购买图书,这样就造成大量校园书店的退出。第三,学生购买二手书、复印书和盗版书的比例不断攀升,使教材的生命周期延长,同时,复印书、盗版书严重侵害了出版社的利益川。目前纸质教材教辅的增长已接近极限,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大多数从事教育出版的出版社已经逐步意识到在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中进行内容供给侧改革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教育信息化引发教学的深刻变革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及其相应的一系列推动政策,当前政府已基本建设完成覆盖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数字教育网络和终端。教育信息技术正在重构传统的教育要素和教学环境,各级各类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当前,已经产生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移动学习等,MOOC.微信课堂以及各种教育类APP. AR和V尺等新生的教育载体和模式也正改变着我们教学内容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方式。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需求是多元的,既需要经典讲解内容,也需要教师点评、应用案例、自测练习、小组讨论、动画演示等。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人而异,是个性化的、动态的,来来学习者有将希望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团。
这些教育信息化引发的深刻变革,意味着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策划与媒体呈现,这对教育出版提出了新要求。相关研发者应积极探索新型教育网络平台与教材教辅的融合研发,深入研究知识服务与个性化、多样化的混合学习模式,开发相关教育产品,服务当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越来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求。
3.教育出版的价值思考教育是“源”,出版是“流”,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提供教育出版服务;只有真正理解教育出版活动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思考其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路径。笔者认为,教育出版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出版的手段与形式,为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信息。无论这个内容是以纸质呈现,还是在其他终端呈现,归根结底是要融入课程教学,为教学过程提供优质的内容信息、有效的载体和工具。所有的教育手段和载体,最终成果的评估都将体现在学习过程和成绩之中,即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出版活动对教育行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教辅的出版是教育改革实现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教改思路的落地和执行,其内容组织与研发促进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有助于课程教学的传承与发展;第二,教材本身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载体和工具,也是展示教学内容的媒体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有助于教学管理的实现;第三,教材编写过程本身就是锻炼教师队伍、提升其能力的过程,同时还能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学媒体与工具如何变化,教育出版的本质功能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随着技术效率的提升而更加凸显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