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清代建水庙学释奠礼乐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文献记载及相关史料证明,清代是建水庙学释奠礼乐传承的重要时期。清代临安地区释奠礼乐的传承与庙学的建设密切相关,且临安府庙学是建水地区清代释奠礼乐传承的最重要的场所。由于清政府对庙学释奠礼乐的重视,清代建水地区的释奠礼乐传承在明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深人。   

(一)释奠礼乐传承的范围清代临安府管辖范围为四州五县,“领州四(建水州、石屏州、阿迷州、宁州)县五(通海县、河西县、熠峨县、蒙自县、新平县)土司三(纳楼茶司长官司、纳楼茶甸长官司)、土舍七(溪处乡土舍、无渣乡土舍、思沱乡土舍、落恐乡土舍、左能乡土舍、阿帮寨乡土舍、漫车寨乡土舍)。

如上表所示,清代临安地区由于所辖州县地域广阔,各地方志中相关释奠礼乐的记载显得参差不齐,综合释奠礼乐乐章及经费中的相关记载,清代临安释奠礼乐传承的范围可能基本覆盖了清代临安府的所属州县,临安各级庙学是释奠礼乐传承的主要场所。但就整体看,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府学及各州县学间却体现出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出政府对不同级别庙学包括春秋庙学祭孔释奠在内的儒学传承重视程度的差异。  

 显然,在清代建水各级庙学中,临安府学释奠礼乐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二)临安府学释奠礼乐传承   

临安府学自元代创立,经过元明以来长期的建设,清代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与此同时也成为滇南地区儒学传承的中心,一庙三学是其儒学传承中心的体现,由此也使其成为释奠礼乐传承中心的体现。   

万历四十三年(1615 )建水州学开始建于临安府学之内,这意味着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代临安府庙学已经形成一庙两学的状况。又据云南省建水县文庙东明伦堂现存《重修元江府儒学碑记》所载:“元江为滇逸东郡,明初始建学,临安九属士皆得与焉。旧有学署在临安郡学东。往例元(江)士贡于廷,岁在南北递荐,时称为北学。其西百余武,王、韩二先生读书台也。囚”文献记载与碑文相印证,说明元江府学,的确曾寄寓于建水文庙内,且距离二贤祠非常近。   

从以上史料的梳理可知,自明代始,临安府学已经形成临安府学、建水州学、元江庙学三学共处,一庙三学的特点,清代临安府庙学仍然延续了一庙三学的形式。临安府文庙与三学的特殊结合方式,不仅使清代临安府庙学成为滇南释奠礼乐传承的中心,而且对整个滇南释奠礼乐传承起到垂范的作用。   

(三)释奠礼乐传承的主要内容  

 由于清代异常重视儒学的正统地位,由此释奠礼乐也得到重视。清代先后形成了国子监、直省、孔府家庙三个祭孔释奠礼乐体系,从不同层面维系着体现国家意志的释奠礼乐体系。清代建水,其各级庙学传承的释奠礼乐按照规制为直省释奠礼乐体系。由于该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择其乐章及乐舞的传承做详细论述。  

 1.释奠乐章   

清代直省释奠礼乐是在乐章的唱奏过程中围绕三献礼展开的,乐章版本作为释奠礼乐文化重要内容,在清代临安地区各类地方志中都得到记载,据嘉庆《临安府志》、雍正《建水州志》等相关记载可知,清代先后颁布的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都在临安地方志中得到完整记载,这也意味着直省两套释奠乐章都曾在临安府学及其他各级庙学得到过传承。   

从清代不同时期临安地方志的内容的梳理可知,清代先后颁布的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均在临安地区地方志中有完整记载。  

 据雍正《建水州志》所载释奠乐章可知,顺治时期颁布的直省释奠礼乐共六个乐章,均有完整的律吕谱及工尺谱。现将所载释奠乐章歌词及乐谱摘录整理如下:  

 《大清会典》,文庙每祭共用乐舞生一百四十名,执事乐舞生服青绢袍,文舞乐生执摩、节,乐舞生俱服红缎捕袍,俱系绿绸带,戴裹金铜顶帽。      

 望痊乐奏《祥平》之曲同送神   

康熙五十五年浙江学臣汪疏请定乐章奉旨准定,乐章照会典俱系平字。府、州、县或仍用和字者应改正。  

将以上雍正《建水州志》所载释奠乐章与康熙《云南通志》所载的释奠乐章版本进行比较可知,两者完全一致。   

清代颁布的另一直省释奠乐章即乾隆八年(1743)颁布的直省释奠乐章则见于嘉庆三年(1798)《临安府志》中,现将嘉庆三年(1798)《临安府志》中释奠乐章摘录如下:  

 文庙春季乐章:(夹钟为宫,倍应钟起调)     

显然清代乾隆八年颁布的释奠礼乐乐章也在临安地区得到过传播。除嘉庆《临安府志》外,乾隆八年颁布的这套直省释奠礼乐章在乾隆时期纂修的《石屏州志》《蒙自县志》等地方志中均有记载,但《石屏州志》所载内容显然比《蒙自县志》更为详细、全面,乾隆《石屏州志》不仅对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有完整记载,对乾隆时期直省释奠乐章的工尺谱也做了详细记载,《蒙自县志》对乾隆时期颁布释奠礼乐乐章记载较为简单,仅有乐章名及歌词,并无律吕谱及工尺谱。这种状况表明,清代临安地区释奠礼乐文的传承,除府学外,各州县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总之,从现存地方志记载看,清代颁布的两种直省释奠乐章都先后在临安府学及部分州、县学中得到传承,这种状况说明,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已经作为国家行为在云南得到广泛实施,临安府作为滇南重镇,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得到清政府的重视,虽然由于交通等综合原因,各级庙学中释奠乐章还未能与中央政府的调整完全保持一致,如乾隆《续修河西县志》中就无乾隆直省释奠乐章,但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临安地区交通状况所导致的信息相对滞后造成的。   

3、释奠礼乐乐舞传承  

 乐舞是释奠礼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正《建水州志》对释奠乐舞作了详细的记录:“舞鼓声既严,族节前导,鱼贯而进,列女于阶下,左右相同,听节生唱:奏宁平之舞,则散而为悄,听唱乐止,则聚而成列,忽散忽聚,不为不乱,如兵家之阵法。然凡舞东阶者面东……靠帝王乐舞,武舞退文舞进,由一成进于十二成,一变至于九变,其缀兆皆起南而散于南,与北不同。n }==oP5}6-578)    以上雍正《建水州志》对释奠礼乐舞容之记载,与康熙《云南通志》、康熙《大理府志》所载庙学释奠礼乐舞容记载完全一致,这证明康熙时期是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的重要开创时期,建水州清代出现释奠礼乐相关记载比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略晚,这种状况说明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的传承并非同时开始,而是根据各地区庙学教育等状况逐步实现传承的。   

就其内容看,舞容内容记载十分细致,便于学习,以上舞容记载对清代临安地区庙学释奠乐舞的排演当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云南建水县图书馆保存有一部珍贵的《文庙丁祭谱》。这本《文庙丁祭谱》由于文献未标明其刊印的时间,许多相关历史信息已不得而知。就其内容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钦定《中和邵乐》乐声谱;第二部分为钦定《中和韶舞》舞容谱。在第一部分中,《文庙丁祭谱》中详细记载了乾隆八年(1743)颁布的春秋两个直省释奠乐章,不仅如此,乐章的记载非常详细,除歌词及工尺谱外,各种释奠礼乐乐器演奏的乐谱也得到详细记载,内容显然比清代云南各地地方志的记载要详细,显然,这本书有可能是临安府学所使用过的庙学排演释奠礼乐的范本。   

将这本《文庙丁祭谱》与清代蓝钟瑞纂《文庙丁祭谱》进行对比,其相似之处在于对乾隆八年颁布释奠乐章及乐舞记载与图示完全一致,但从两者的内容结构看,两者间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岁月的流逝,建水图书馆所藏《文庙丁祭谱》的源流已经难以考证,但该书在建水地区的流传表明,清代乾隆时期颁布的直省释奠乐舞曾在建水传承过。  

 《文庙丁祭谱》在临安地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这与明清以来临安地区大力实施礼乐教化有密切的关系。《文庙丁祭谱》清代在临安地区的出现亦从一个侧面证明,临安府学作为释奠礼乐传承中心,清代释奠礼乐在临安府学曾经有过完整、细致的传承。  

 总之,清代临安地区释奠礼乐中的乐章、乐舞等内容均体现出与云南府及清代直省高度一致的特点。由于临安府学所具有的一庙三学等儒学传承中心的特殊地位,临安府学也成为临安地区清代释奠礼乐传承的中心区,清代释奠乐章、乐舞、乐器及相关文化的整体传人,使其对临安地区清代及之后的音乐文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