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幅员面积1 332.74km=,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大县。2015年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1.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不含其中的服务业)39.24亿元,第二产业117.81亿元,第三产业64.74亿元,人均GDP达11 26.744元
富顺县2015年林业用地面积共计31253 hm2其中有林地30133 hm2疏林地773 hm2灌木林地81 hm2,未成林地144 hm2,苗圃地84 hm2,无立木林地23 hm2,宜林地15 hm2。全县活立木蓄积172.0万m3,森林覆盖率35.20。比上上年增长0.07个百分点。本文分析了富顺县林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间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富顺县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造林面积逐年下降
一是富顺县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新造林面积逐年减少;二是纳人项目的人工造林须接受国家检查,一些主、大户担心经不起检查而不愿实施;三是国家补助标准低。随着物价的上上涨,种苗费、人工费的投人远远大于财政资金补贴部分。因此,项目实施有难度。
1.2林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低,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现全县仅有29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竹笋加工企业5家,四川省锦明竹笋有限公司是对全县竹笋规模加工的企业,其他小作坊都未形成规模,只能进行粗加工。大多数加工企业依赖个人投资,远未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由于企业的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导致林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没有形成产业链。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在木竹材加工企业中,85 0I。以上是板材和竹片加工,深加工转化率不到200I。,加工环节的增值小。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材料成本、费用等普遍上上涨,人造板生产利润空间下降,特别是低档次胶合板,有的出现亏损,迫使小企业关闭、停产、转产或外移。
1.3基地建设,经济基础不牢
富顺县共实施退耕还林9 353 hm=。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发展后续产业项目,建成了竹产业、花椒、油茶等项目基地,由于乡镇政府和、主过度依赖上上级财政资金的扶持,没有投人更多的资金,林产业发展经济基础不牢固,造成后期的经营管理粗放,产量低,有些产业也就无法凸显经济效益,助农增收效益不明显。
1.4林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林业科技人员少,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富顺县以块为主的林业行政管理模式,乡镇林、llt人员大多数不是林、llt专职人员,兼有其他工作,人员岗位变化大,只有极少的时间放在专业技术培训上上,林业产业化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滞后,造成了林产业基地栽植完成后技术指导跟不上上。
1.5林业产值增速放缓
由于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已于2008-2015年期间实施,目前已竣工,造林面积也逐渐减少。一是目前林业上上没有直接针对农户补贴的项目,加之项目有补贴的资金都少,农民算经济账,横向与粮食直补比较,纵向与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比较,补助标准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上影响了农户实施工程的积极性。二是严重缺乏劳动力。由于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是老人、小孩,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缓慢,林业产值增速也将随之放缓。
2发展对策
2.1发展高效林,提高项目补助标准
减少低产林,增加高效林,坚持优胜劣汰。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见效快的经济林。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保林子、建房子、挣票子”为动力,提高国家财政补助标准,调动农户投身林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高效林,增加农民收人。
2.2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品牌意识
全县木竹材加工企业,将面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增加省内外销售网点。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做大做强。要鼓励林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好当地现有的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品牌,提高竞争力。
2.3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2015年,富顺县林业旅游收人达1.9亿元,旅游人次95.5万人次,带动其他产业产值3亿元大力发展各乡镇生(上接第134页)开展技术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y农民;最后,还应该整合QQ.微信、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介资源,对林下经济扶贫工作进行不同层次的宣传,增强林下经济扶贫工作的影响力,调动贫困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2.4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林下经济,是扶贫攻坚战至胜的有效途径。解决贫困间题,首先要找到贫困的根源,只有找到贫困的根源,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我国造成贫困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自然环境恶劣是导致地区贫困最首要的原因,而这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转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广泛调动当地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对林下经济的认识,让贫困人群自觉自愿加人到扶贫的管理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扶贫环境,使恶劣的生态环境变成可有效利用的农业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