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对哲学领域新视野与新问题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互联作为人的实践借助强大的技术手段所建构起来的一种新型联系,不仅具有为人服务的积极意义,也有未知风险和相关的人文问题。例如,当“互联网+”横扫一切时,我们也不禁要问“互联网+宇宙”是否可能?从物联网的“万物互联”到宇宙万有的互联,尤其是通过量子互联网,利用量子纠缠来实现互联,网络将世界连接为一体,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将宇宙连为一体,即从“地球村”发展到“宇宙村”,由此可称之为“世界的互联化”或“互联的全宇宙覆盖”。如果“互联网+宇宙”能够实现,是否意味着宇宙的本体论属性将发生改变,从而宇宙全部落人我们的掌控之中?如果将一切都纳人互联中是否意味着“自然的终结”?互联的本质是人与世界的技术性连接,或人用技术实现的万物互联,具有这种“互联”的能力:将一切物体一一从每一粒沙子直到我们头上的太阳、从每一个量子直到整个宇宙—都纳人我们建构的互联之中,意味着人具有了更大的自觉性从而可以将一切掌控于自己手中,还是整个宇宙具有了更大的风险性?此时不仅是“风险社会”,而且是“风险宇宙”?黑格尔曾说,技术就是人利用自然反对自然,那么“互联网+宇宙”是否意味着人利用一部分物质去反对另一部分物质、利用一部分能量去反对另一部分能量?这里无疑有技术代替自然的隐忧。   

还有,“互联网+脑科学”和认知技术,正在向“互联脑”和“心联网”的方向发展,各种实验正在向这个方向推进。互联脑也称为脑联网,它使人脑接人互联网,变成互联网的一部分。目前认为互联脑技术得以实现的技术条件包括:植人大脑的天线接收发射器,连接和互换外界物理信号和内部脑神经信号的技术,以及大脑识别和处理外部信号的能力,这些条件可以逐步实现。一旦技术条件具备,即心联网一旦实现,其好处是那些难言知识可以有效传递和传承,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超越外在的语言而直接实现,“主体间性”达到全新的水平:人心之间直接沟通,“理解他心”成为现实,体验被人的珍贵的经验也成为可能,甚至借助它还有可能消灭口是心非、欺骗、说假话等负面现象,但同时,人的隐私和不愿公开“秘密”也随之公开化和“透明”化,此时,我们是否愿意接人这样的心联网?其中无疑包含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  

 可见,互联在创造一种新的联系方式并改变我们的联系观时,还必然涉及更广泛的哲学问题,“全面”地分析其积极价值和可能的风险,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伦理观对于实践效果评价的要求,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视野所内含的认场,因此由其关联的哲学视野的“跟进”也是全方位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互联”作为由交互性修饰的“联系”,形成了对传统联系观的超越,或形成了联系观的“互联”转向,它是和信息时代的“信息转向”或“计算转向”协同发生的世界观进化。互联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联系,无疑是对既有的联系图景和联系方式的新拓展,它更鲜明地呈现出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以技术为平台、以再度社会化为特征的新联系观,也形成一种对“自在联系观”加以辩证否定的“自为联系观”,使联系从过去只能作为“发现”和“认识”的对象演变为可以“建构”、“改造”和“创制”的实践对象。基于互联的联系观由此也包含了与人的哲学、实践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深度贯通,从而成为若干哲学视野的新的汇聚点。如果将这一视野再加延伸,就可以看到人类联系观的一幅历史进化图景:古代主要是依托自然哲学去猜测世界的联系,近现代则主要是依托实证科学去发现事物之间实在的联系,而在进人信息社会后的当代,则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去创造人为的联系。总之,当用互联的观点看世界时,呈现的是一幅由我们介人其中并由我们自己一手建构起来的世界联系的新图景,并且通过互联网时代的互联,使得我们对于联系的自然状态与人工状态之间、联系的客观状态与主观状态之间、联系的自为状态与为我状态之间、联系的事实状态与价值状态之间,以及本体论的联系与认识论的联系之间、认识论的联系与实践论的联系之间都可以把握到新的哲学内涵,并从中发掘出有待探索的新问题。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