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休闲农庄面临的困难偏多,处境显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保障乏力
目前,国家还缺少休闲农业发展方面的行政法规,尤其是企业资产产权不明晰,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用地问题。休闲农业用地较多,要实现休闲功能布局,就必须建设必要的房屋、休闲设施。但这些房屋和设施的建设,就得改变土地现有用途,而现行政策却没有相关扶持等,致使休闲农庄功能难以展开。
还比如土地流转问题。由于目前土地流转配套法律政策还不健全,土地流转形式不够规范等问题客观存在,以前低价流转的土地,有些农户中途变卦,或强制收回或漫天要价,致使农庄经营不能持续等问题,法律追究难以到位。
2.政策体系不健全
不少农庄主反映,湖南省2006年出台的“57号文件”以及娄底市2009年出台的“20号文件”只对休闲农业规划、用地性质等作了简单明确,不具体,如文件中都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企业开发整理荒山、荒坡、荒滩,提高土地利用率”,但究竟怎么支持却缺乏具体措施。还有:“对经审批的休闲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用地和生产生活建筑,纳税确有困难的,其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减免”,但减免比例不具体,最后落实起来就很难。另外,休闲农业水电费收取优惠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
3.融资贷款难
当前,娄底市休闲农庄的建设基本上是自筹资金,银行根本贷不到款。因房屋只是地面物业,农庄不拥有建筑物下面的土地,不能抵押贷款。休闲农业是投资大、见效周期长的产业,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本身就收人低,很难筹措更多的资金来发展休闲农业。据新化三联洞农庄反映,目前已投资8280万元,全部都是自筹的,周转资金明显困难。我们随机调查的南芙、镇山湾、龙山、五七、三友、翠远、贡果园、新东方等8家星级休闲农庄,都没能以休闲农业名义从银信部门贷到款。在财政投人上,据调查了解,目前娄底市县财政每年给予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是十分少的,而且不平衡。娄底市级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发展休闲农业专项资金是10万元。新化县从2014年开始每年安排了50万元,涟源市没有专门设立扶持资金,每年视实际情况安排巧万一20万元不等,其余的双峰县、冷水江市、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等县市区目前都还没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政府支持休闲农业的积极态度尚未体现出来。
4.建设规划不够科学
科学规划是休闲农业的生命线。休闲农业是个长期投资、远期利益的工程,农庄的主题定位,品牌特色,经营模式,发展策略都是前期规划要全面考虑的内容。但从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农庄主对农庄的规划明显认识不够,前期论证不足,有的是在模仿别人,无自己的发展思路。建立后又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庄园功能布局雷同,项目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以餐饮、住宿、钓鱼、打牌为主,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低水平模式。
5.发展定位不明确
很多农庄反映,平时接受部门指导太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情况更少。因此,许多农庄主不太懂得经营管理,主题定位模糊,想法多样,时而想突出采摘,时而想突出农家菜,时而想突出娱乐,时而想突出产业。看见别人啥火,就想模仿啥,缺乏自己的定位。农庄的主导产业及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特色,加之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认知度不高,影响力也不大。还有些生态农庄的农产品质量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的不多,生态农产品销售收人占休闲农业园区经营收人比例也比较低。围绕主导产品做精做细做透明显不够。一些农庄的农业生产、农副加工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还没有形成良P}互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与初加工率比例较低。农庄在农业生产与农民劳动生活、农村乡土人情开发方面结合不紧。农庄的休闲娱乐项目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不强,农味不够。缺乏地域文化和鲜明特色,文化品位不高。
6.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些农庄重客房餐厅建设,轻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农庄道路过窄,通信设备不配套,缺少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所以及安全、消防、应急、医疗条件,食宿卫生等条件还有差距,一些农户投身休闲农业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跟进不够,对环境资源保护还有待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