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金融的深入发展,各种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家庭资产结构日趋多元化,居民对于剩余资产保值增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分析意义重大。
一、中国货币宽松的背景近年来,为了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欧美发达经济体周期性地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处于潜在增速下行的阶段。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获得长期的高速增长且一次次避免经济危机,与中国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密不可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GDP)从21世纪初的35%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83%左右,伴随而来的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放年均约17%的货币增长率。由于中国的利率自由化是逐步推进的,因而货币供应量是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图一1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一直快速增长,1996年以来,其增长速度在大部分年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例不断提高。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总体上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还将持续,流动性相对过剩是常态。
二、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结构的数据特征
(一)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整体偏低,非金融资产比重过大
2013年CHFS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中国家庭总资产构成中住房资产占比最高,达到总资产的61.5%; 2015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69.2%,是美国的两倍多。这和人们对拥有房产的传统意识有关,也反映出中国家庭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弱。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家庭资产配置中非金融资产的房地产分配不合理,按揭购房的付款机制使得房地产具有一定的杠杆效应,成为一种准金融产品被用来投资交易,远高于其本身的成本价格。住房贷款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一大负担,占据了绝大多数可支配收入,使得非金融资产比重过大,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整体偏低。蒲明}2010}、代艳花(2014) ,樊纲治(2015)考察了家庭住房投资的动机与保险动机之间的关系。正如企业一样,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家庭也面临着选择预防性措施来管理和规避家庭风险的问题。他们提出在家庭财产组合中投资住房可能像家庭储蓄一样是当前中国家庭防范风险自我保险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作用也类似于购买商业寿险以应对家庭面临的长期风险。
(二)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构成特征
2013-2015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如图一2所示,目前居民投资理财仍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等传统金融产品为主,储蓄占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2005年光大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以来,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占居民金融资产的巧%以上,且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增幅远超过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在刚性兑付潜规则打破前,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小,本金安全度较高。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要高于存款利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理财产品是存款的一种替代。
(三)互联网时代家庭金融资产的变化
2005年以来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居民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为了考察互联网时代家庭金融资产的变化,本文用在线调查公司(问卷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的时间范围为2015年6}9月,总共发放问卷480份,排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样本总量为252份。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居民投资到互联网金融中的资金总值较低,投资到互联网金融中的总资金1万一5万元以下的占比最高,为32.96%,投资总资金5000元以下的占30.08%,投资总资金5万一10万元以下的居民占16.98%,投资总资金0.5万一1万元以下的占13.38%,投资总资金10万一50万元以下的居民占5.62%,投资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仅为0.96%。此外,对居民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的资金占总金融投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的资金占总金融投资的比例都偏低。居民参与到互联网金融投资中的资金在总金融投资中占比大多在40%以下。其中,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的资金占总金融投资比例5%以下的占32.08%。调查数据说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不长,居民对互联网金融持谨慎态度,这导致互联网金融理财只能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补充。
三、中国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的障碍和不足
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使家庭投资者逐步实现财富自由,然而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难以使居民根据个人的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方式。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受到抑制、投资渠道比较狭窄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W货币宽松和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居民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抑制了中国居民投资多元化,使家庭储蓄比重过高,风险金融资产占比偏低。(3)中国金融市场起步晚,金融工具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部分金融产品门槛高,制约了居民根据自身的理财期望、风险承受能力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进行资产配置;投资渠道的不畅限制了中国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调整。(4)金融中介创新能力较弱,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s)互联网金融时代家庭投资行为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加严重,并且缺乏正确的宣传和引导。
四、优化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包括住房、教育、养老、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网络
影响居民储蓄倾向的因素很多,如教育支出、物价上涨、房价上涨以及医疗体制不健全等。为改变居民储蓄存款过快增长的问题,促进消费和投资,必须从降低居民不稳定预期入手。
(二)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加强中国金融机构建设
中国金融体制创新的重点在于金融机构的大力创新,不断调整存款、股票、基金等投资组合,优化居民资产结构,满足客户全方位、多角度的投资需求。此外,应深化证券市场改革,不断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加快保险市场发展进程;提供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产品。
(三)鼓励金融工具创新
中国金融机构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传统金融行业需要更加积极地拥抱互联网,进一步打破墨守成规的现状,提供更高效、迅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第一,建立科学的准入、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第二,引导和督促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构建风险防火墙,防止风险扩散;第三,加强资金安全监管及个人信息保护,及时保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第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平台。
(五)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家庭理性参与金融市场
根据央行网上调查,约22%的居民欠缺股票、基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等方面的知识;约47%的居民希望通过互联网、短信、微信等渠道获得所需的金融知识。在家庭资产配置向风险资产转移和家庭部门风险偏好上升的大背景下,需要增强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做好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促进家庭对金融市场的理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