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生成和强化。
古今中外,对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团结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无不能找到一种全民族广泛认同的价值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坚强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进而使得国家富强,民族强大。反之,那些内忧外患,一盘散沙的民族国家,往往缺乏价值共识和共有的精神支柱,从而内部纷争不断,外部敌对势力乘虚而入。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和军事的对比,竞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史无前例,而以文化和价值观为重要内核的“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要。在美国著名学者、“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看来,在国际政治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等有形的、能达到支配作用的力量组成的“硬实力”,还有一种是间接地无形地使用的力量,它能够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这种力量就是“软实力”。后一种力量的产生及发挥效用,“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学习它的榜样,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其权力被他国看作合法,则他将遭受更少对其所期望的目标的抵制。对权力的考量不仅限于资源,还在于改变国家行为的能力。如果其文化与意识形态有吸引力,其它国家会自愿跟随其后。与硬权力相比,软权力常常呈现出更少转化性、更少强制性、更趋无形化的特点。接着他指出,软权力往往来自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软实力”的生成受制于多种因素,但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因素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成为生成“软实力”的因子,还在于它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力甚至支配力。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不仅本身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成为强化软实力影响和支配效果的关键性要素。那么,这种影响和支配效果的产生以及强化作用的显现,必然是以对其认可和认同为前提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包括所有大众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可和认同,不仅仅决定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决定着个人的价值选择,影响到这个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杂揉,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到内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种情况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自身思想和价值观念层面的走向,而且也对国家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和强化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聚合成全民族共有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共识,国家文化软实力自然会不断得到充实和强化,进而有效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家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