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在两千余年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人性自身圆满的承认己是古人心中悬诸日月的不刊之论。相比之下,在西方文化里,对精神积极之维的正式关注,却是本世纪初刚刚确立的事。然而,这一维度的发现,不仅带来心理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甚至有学者认为,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那么,积极心理是如何进入学者的视域?在现代文明的建设中,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又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1 “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对某种时代诉求的呼应。正如我们在绪论中己经提及传统心理学是以“治病”为其天职。这就决定了,它所探索的对象,乃是种种病态的、消极的心理。然而,作为一种意义的动物,人不可能只满足于病理性的矫正。尤其是今天,摆脱了战争的威胁,不受饥饿的困扰,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日益强烈,“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认识到,“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第一次有了选择权,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人们开始改变环境而不再受制于环境。我们的社会正给予它的成员前所未有的权利,并把它的成员的痛苦和幸福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当成一个正当合理的目标,甚至认为是神圣的权利。”但显然,在伸张这一神圣的权利方面,沉溺于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几乎束手无策。
作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早期关注于消极心理学地研究,致力于探索基本心理疾病、讨论诸多病态行为。在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任助教时他与同事通过反复试验,惊奇地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一狗的“习得性无助”。在试验中他们对狗进行痛苦的电击,狗无论做出何种反应都不会取消或减轻电击的频率或强度,结果发现,无能为力的狗逐渐放弃躲避电击,选择被动接受,尽管可以轻易避开也不会尝试任何改变。不特如此,他们进一步将试验拓展于人的身上,出现的结果竟然惊人的一致:人们也会因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习得性无助”redlw.com。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悲观者往往具有普遍的悲观态度及行为表现模式,他们经常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身的挫折,认为某个失败或打击是永久性、不可改变的。悲观者永久悲观,以此往复、周而复始,最终陷入痛苦的泥潭无法自拔,甚至出现暴力自杀等倾向。对于某些心理疾病者通过以往治愈型的模式,效果甚微。“习得性无助”使得心理学家十分无奈。
然而,在经过多年“习得性无助”的研究过程中,塞利格曼发现:“并不是所有老鼠和狗在遭受不可逃脱的电击后都会变得无助,也不是所有的人在遭遇解不开的难题或逃不掉的噪音时都会产生无助。在试验中,有1/3的被试永不放弃躲避,不论我们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次试验。那么,为何有些人会“习得性无助”,有些人会永不放弃?
2 可改变与不可改变
行为主义者认为,世间万物都可改变,无论智慧、性情、心境;心理分析学家认为倘若方法得当,人格特点也是可以更新的。绘制基因图谱的医学家认为我们先天的受制于基因的约束,改变无从而谈。
塞利格曼教授在探索“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中经过大量的实验与历史性分析得出,人的确拥有先天无法改变的部分但并非全部受制于先天因素。那么哪些行为可以改变,哪些无法改变。
心理学中认为无法改变的部分:
(1)孩子改变性别及性别认同是很难达到的事。
(2)同性恋的人无法变成异性恋者。
(3)对于童年时所受的创伤,再次经历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有什么帮助。
(4)酗酒是无可救药的事。
(5)从长期性来看,节食无法达到减肥的目标。
心理学中认为可以改变的部分:
(1)对于惊恐症,改变观念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但药物不行。
(2)认知性疗法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例如:性冷淡、阳矮、早泄等。
(3)有害的情绪是可以被控制的。
(4)有意识地改变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但使用心理分析方法挖掘儿时创伤是无益的。
(5)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情绪、认知、乐观、态度都是可以习得的,正如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在当选总统时所说:“我相信人是可以提升自我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人会越来越像上帝,并能掌控自己。”不难看出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良性的认知方式。正是基于这一点,积极心理学不出意料地发展了起来redlw.com。那么,人们如何发展自身积极的方面,培养幸福乐观的人生态度?
3 幸福公式
心理学在过去20年最显著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选择他想要的思考模式。”积极心理学倡导只要有意识的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就可“习得”出人性中积极的部分:爱、感恩、智慧、乐观、宽容等等。因此积极心理学根据统计,研究出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H=S+C+V H代表人的幸福持久度;S代表幸福的范围;C代表生活环境;V代表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在这个公式中幸福具有三个变量,积极心理学认为:S一一幸福的范围是不可提升的。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我们天生就有一个幸福的范围。这个天生的范围就像一个恒温计,虽然快乐的事情会使人情绪高涨,但最终幸福感会回到最初的水平。无论什么刺激内容,某种先天的因素会把情绪拉入幸福的范围之内。例如对中乐透大奖的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幸福感最终都会回到当初的指数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幸福的范围还会受到“幸福跑步机”C hedonic treadmill)因素的影响。当美好的事情发生时,个体会逐渐适应美好的事情,如获得A时个体会渐渐满足A所带来的喜悦,进而追求)A的事件B;当获得B时又会满足B的喜悦,追求)B的事件C...…例如当薪资提的越来越高时,个人对于待遇水平的预期便随之提高,过去的工资不能再为个体带来幸福感,除非拥有的更多。如此往复循环,追求的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无可谈及。因此,变量S一一幸福的范围是不可提升的。那么对于C一一生活环境来说,确实可以改变,但由于十分昂贵的成本而显得不切实际。唯一可以控制的变量就是V一一自我控制因素。那么可控制变量是什么,它们如何增进幸福感?在这里,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分别是:积极主观的体验、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行为的支持。这三个部分将在本文第四章节进行较为详细地论述。(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http://www.redlw.com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