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由儒家主导的社会政治变革,无不以托古改制的面目出现这里的“古”即西周确立的典章制度,所谓的“改制”则是以社会改造的名义向这一典范性的制度不断回复由此,复古与革新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奇妙的辩证关系西汉后期,王莽的所谓改革就属于此类,这也是以周代礼制为依托的明堂、九庙成为这一时代精神标识物的原因同时,王莽时期以周制为范本对社会的改造,决不仅仅止于建设明堂或九庙,而是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方方面面单就建筑而论,在明堂和九庙之外,他还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即按照儒家的建国理想,实现对长安城乃至整个国家的全面改造这一部分溢出了一般实体性建筑的范围,但它依然是构造性的,体现出将整个城币和国家建设成一个完整礼仪空间的意图这种从买体性建筑空间向观念性空间的延伸,使王莽的事业呈现出永远的待完成状态, 同时也为他以建构礼仪空间为目标的国家理心提供一个更趋宏大的蓝图。
王莽致力于初建国家礼仪空间形态的努力始于他的女儿嫁给汉平帝的3a年,即元始四年在这一军夕他下仅开始建造明堂、辟雍、灵台,而且政治上的成功也激发了他重整山河的政治豪J睛宁国社会,按照《尚书·尧典》及《舜典》《禹贡》确立的空间地理架构,它的四方应被四夷环绕,中央地带是帝王所居的王城在王城之中,明堂、辟雍等是权力核心的象征形式,四方则按照东、南、西、北的圆周式布局形成对中央之地的拱卫同时,以明堂或王城为中心,中央帝国的政治和教化力量向四方弥散,从而形成政治和文教一统的天下格局。
参照这种国家蓝图,王莽发现,他所处的时代,北、东、南三方都符合这一地理模式,唯有西方仍是例外,即“莽自以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h}("黄支,唯西方末有加”(《汉书·王莽传》)对于这一缺憾,王莽并没有诉诸战争,而是“遣中郎将平宪等多持金币诱塞外羌,使献地愿内属”当时,得到好处、同时又于己毫发无损的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族首领,也乐于满足王莽的虚荣心,并回复道:“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而成;甘露从天下,醋泉自地出;风皇来仪,神爵降集从四岁以来,羌人无所疾苦,故思乐内属”(《汉书·王莽传》)于是王莽“置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隧相望”(《水经注·河水二》)至此,王莽以地处王城的明堂为中心、以四夷为基本空间布局的国家疆域改造计划也趋于完成按照这一布局,他将天下分为十二州,然后在更边远地带又分设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四郡这一布局之所以被认为是合理的,则是因为它应合了“古制”据此不难看出,王莽时代的国家地理疆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设计的产物,设计的依据就是三代时期形成的国家地理观念由此建构而成的国家,则因为观念的先导性而成为自觉的营造,因遵循古制而成为已逝理想王国的复现,同时也因布局的合理而获得了建筑学意义上的完整就此而言,当时王莽的意图显然并不仅仅是建造一个明堂或辟雍,而是要将他秉持的儒家建筑理念推及国家乃至天下。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在国家地理版图上完成了另一项建筑杰作,即打通子午道。子午道原是刘邦时期修建的一条连接汉中和关中之地的栈道,至王莽时期得到重新修复按照儒家“器以藏礼”的惯例,王莽推动这一工程也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通,而是要藉此买现超越性的政治乃至宗教目的首先,据《汉书·王莽传》:“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对于此中暗喻的意义,唐人颜师古《汉书注》引张姜语百:“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北、故火为水妃.李通子午以协之”(P.2994)从这种解释看、当时子午道的修建更像是王莽献给自已女儿的成年礼所谓“有子孙瑞”,是指王莽的女儿、即汉平帝的皇后已年届14岁,到了能行男女之事并生养的年龄在此,所谓的水火、天地、牡北,无非是以天地阴阳和合来隐喻男女交合及子孙昌隆,所谓“子午道”则暗不着男女交合之道另外,按照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子为正南,午为正北,子午线即为正北至正南的中轴线这条线不仅对城市建筑对称性布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而且对于国家疆域的整体构成也是一条必须参照的中间线据此来看,王莽开通子午道,对内暗不皇室子孙昌隆,对外则涉及国家整体布局的宏大问题比较言之,如果说王城与边疆四郡的配置,是为国家规划出一个广延性的轮廓,那么子午道的开通则意味着为这个圆周形的国家布局确立一个南北横贯的轴线也就是说,圆心(明堂)、圆周(四郡)、中轴线(子午道),共同构成了王莽关于理想国家的形式框架。(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官网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