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假设
(1)自我矛盾性影响个体在他人眼中的印象。高、低自我矛盾性的个体得到的评价最低,而知觉者对中等程度自我矛盾性的个体态度较为积极。
(2)自我验证行为会导致知觉者对个体的态度更为消极。
2 被试
211名选修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大学生参加实验,作为其选修课程的一项课外活动。其中男性48人,女性161人。平均年龄18.478岁(51片.858 ) .
3 方法与工具
3.1 自我矛盾性操作
自我矛盾性操作体现在自述短文的内容上。总共四篇短文,分别对应高自我矛盾、中等自我矛盾、低自我矛盾,以及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四个实验条件。短文的内容来源于《自我清晰性问卷》((ampbell et al., 1996)的题目、《自我矛盾性问卷》以及《辩证自我问卷》(Spen(et-TodgetS et al., 2009)。具体而言,在这些问卷中选取正面陈述自我清晰性和自我内部一致性的题目,并将反向计分题目的内容反转,最终形成了低自我矛盾条件的短文。与之相反,将两个问卷中反向计分的题目与正向计分题目反转后的内容合并,则成为高自我矛盾条件的短文。
根据本研究的假设,此处考察的“中等”并不是数量意义上的中等矛盾,而是指个体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概念,同时容忍自我体验中存在与自我概念矛盾的内容。因此,中等条件下的短文是高自我矛盾短文与低自我矛盾条件短文的混合,但相对而言更为接近低自我矛盾条件。
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条件的短文是在低自我矛盾短文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自我验证理论((Swatm Jt & Tead, 1981),自我验证的主要策略之一是主动回避可能潜在动摇自己自我概念的人,避免与之交往。与之对应,在低自我矛盾条件的短文中增加了一句描述“短文作者”对与自己对自己看法不一致的人的态度的文字。
3.2 对目标的态度及对目标的总体判断
要求被试“请仔细阅读短文后,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评价一下你对文中描述的人(作者)的印象”。对于这一部分所有的题目,被试均在7点李克特式量表上作答,1代表非常不符,4代表不确定,7代表非常符合。
首先,通过三道题测量被试对“短文作者”的态度,题目包括“我对材料中所描述的人非常有好感”、“我很愿意与材料中所描述的人打交道”以及“我很愿意与材料中描述的人做朋友”。三道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tonba(h。为.940. 其次,通过一道题测量被试对“短文作者”的总体判断,“我觉得材料中描述的人目前状态很好。”评分越高表明被试对评价目标总体状况的判断越好。
3.3 对目标自尊的推断
使用ToSenbetg(1965)编制的《自尊问卷》( The Self-ESteem S(ale )测量被试的自尊。该问卷包括10个项目,半数为反向计分。该问卷最初使用4点李克特式量表计分。本研究中为了与其余问卷保持一致,采用7点李克特式量表。I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ToSenbetg自尊问卷使用广泛,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tonba(h a = .913,具有较好的信度。
在本研究中,使用自尊问卷测量被试对目标对象自尊的估计。为此,问卷的题目和指导语做了相应调整。指导语为:“以下陈述针对材料中所描述的人对自己的认识,请你根据材料利断这些陈述多大程度上符合材料中描述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与之对应,所有题目的开头也改为“材料中的人觉得自己……”。比如,自尊问卷中原始题目“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改为“材料中的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
3.4 对目标人格的推断
使用John, Donahue与Kentl叹1991)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Big Five Inventoty)测量被试对目标人格的推断。相对其他基于大五人格理论或五因素人格理论的人格量表,该量表相对简短,仅有44个形容词,被试通过评价人格陈述是否能够形容自己进行作答。在先前的研究中,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使用的是朱小佳((2012卿译、修订的中文版本。中文修订版本共42个项目,分别对应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以及开放性五个人格维度,除尽责性与开放性维度包括9题外,其余三个人格维度分别通过8题测量。问卷中有正向陈述和反向陈述的项目,被试在5点李克特式量表上作答,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题目样例如:“健谈的”、“对许多不同的事物感到好奇”以及“坚持不懈直到任务完成”。
在朱小佳的修订中,该修订版问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在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五个维度的(tonba(h a均在.794到.880之间。
在本研究中,使用大五人格量表测量被试对目标的人格推断,因此指导语进行了相应调整,强调此处评价的不是被试自己的人格,而是需要被试对短文作者的人格进行推断:
“以下是一系列形容词,请你根据短文的内容,评价这些形容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于描述姐文中的人。(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
4 程序
首先,在指导语中告知被试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大学生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而为了这一目的,研究者收集了一系列大学生自我描述的文本,需要志愿者参与进行评价。指导语同时表达希望被试作为志愿者,“……协助我们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文中描述的人进行评价”。具体而言,被试的任务是阅读一篇名义上随机抽取的个人自述短文,阅读分析后,进行评分。事实上,短文只有四个版本,对应自变量的四个处理水平。被试被随机分配至四个实验组的一组中,阅读对应的短文。为了增加这一任务的可信度,短文上方均标注一个随机的字母、数字混合的“短文编号”(如bS1w15-btmd 6qqqtBe),以模仿计算机生成的文件名。被试阅读完短文后,分别对自述短文作者的态度、自尊、人格等进行判断。
5 结果
在所有方差分析中增加性别因素后,均未发现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因此以下的分析不再考虑被试的性别。
5.1 态度与总体判断
将测量被试对目标态度的三道题平均后形成态度指标,以这一指标作为因变量,目标的自我矛盾水平作为自变量(高、中、低、低+自我验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根据研究假设,随着目标自我矛盾水平由高到低,被试对目标的态度会呈现类似倒U型的变化趋势:中等程度自我矛盾条件下态度最佳,极高、极低条件下态度均较差。为具体检验这一假设,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外,同时通过事前对照检验二次线性趋势效应.
为排除目标人格或自尊的作用,最后采用协方差分析,分别控制人格(如:人格开放性)与自尊得分,考察目标对象的自我矛盾性是否仍然对知觉者的态度存在独立的、显著的影响.由于人格与自尊均为因变量,随着自我矛盾性处理而发生改变,如果控制人格或自尊后,自我矛盾性对态度的作用不显著,则表明自我矛盾性本身并不影响人们的态度。被试对材料所描述的人格或自尊的推断才是引发态度差异的原因.从多元回归的角度理解(两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这一系列协方差分析实际上等同于检验自我矛盾性对态度的影响是否受到人格或自尊的完全中介.
结果可见自我矛盾水平的作用非常显著,F(3,207t-66.825, p(.001, tlP}.492。采用Tukey'SHSD进行事后检验,可见被试对中等矛盾条件的对象态度最佳( T5.242渭I}1.125),显著高于其余三个条件伽(.001),高自我矛盾(11卜2.940, SIB 1.327 )和低自我矛盾条件( i1"}3.167,S1}1.556)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条件下,被试对目标对象的态度最差(}L}2.370, S1}1.036)。为排除对比效应的作用,采用单样本t检验考察四个条件的绝对作用。四个条件下的态度分别与李克特量表的中点4进行比较,结果差异均达到显著(pS(.036 ),表明中等条件下,被试对对象的态度是显著积极的,而其余条件下,被试对对象的态度是显著消极的。
二次线性趋势也显著,F(1,207)=64.346, p(.001, tIPZ=.237,表明目标的自我矛盾程度与知觉者的态度确实呈现类似倒U型二次线性关系。
最后,进行一系列协方差分析,分别控制大五人格中的五个人格因素和自尊,考察自我矛盾性的作用,因此一共进行六次协方差分析。其中,最可能影响被试对目标态度的人格因素是开放性,但结果显示控制开放性后,自我矛盾性的作用仍然非常显著,F(3,206}45.781,p(.001, t1产.400。控制其余人格因素以及自尊的结果类似,自我矛盾性均保持显著(pS(.001,介产均大于.340)e
除了考察被试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同时考察被试对评价对象总体状况的判断。以总体判断的题目为因变量,同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见自我矛盾性的主效应显著,F(3,2o7)=78.202, p(.oo 1, ,}产.531.被试认为中等矛盾性的对象总体状态较好,其次为低自我矛盾性和低自我矛盾十自我验证条件,被试认为总体状况最差的是高自我矛盾条件下的对象。
5.2 自尊
以自尊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同样显著,F(3,207}84.234, p(.001,t}pz=.550.其中,高自我矛盾的对象的自尊远低于其余三个条件下的对象(pS(.001),其余三个条件下的对象自尊的差异不显著(pS>.638)0
5.3 人格
分别以五个人格因素作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自我矛盾性的作用。结果发现,自我矛盾性对外向性的推断存在显著作用,F(3,207t35.765,p(.001, t}PZ=.341.高自我矛盾和低自我矛盾条件下,目标的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中等条件和低十自我验证条件,此外两两条件之间差异则不显著。
自我矛盾性对开放性的作用也显著,F(3,207)=14.104,p(.001, t}pZ=.170.中等条件下对象的开放性得分最高,显著高于低矛盾性+自我验证条件和高自我矛盾条件(pS(.001),而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994)。中等条件与低自我矛盾条件的差异则不显著(p=.170),后者与低矛盾性+自我验证条件、高自我矛盾条件的差异也不显著(p>.292) e
自我矛盾性对宜人性的作用显著,F}3,207}79.969,p(.001, }PZ=.537.其中,低自我矛盾性与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条件下的对象宜人性得分显著低于高自我矛盾性与中等条件,而前两者与后两者内部两两差异不显著(pS>.06 ) e
自我矛盾性对神经质的作用显著,凡3,20介77.639, p(.001, t}产.529.其中,高自我矛盾性的对象神经质得分最高,其次为低自我矛盾条件和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条件,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神经质得分最低的是中等自我矛盾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低自我矛盾条件与中等条件的差异也不显著。
自我矛盾性对尽责性的作用也显著,F(3,207}-63.526, p(.001, t}产.479.其中,尽责性得分最高的是低自我矛盾条件和中等条件,随后低自我矛盾+自我验证条件,尽责性最低的是高自我矛盾条件。
6 讨论
本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个体自我矛盾性程度会极大地影响他人对个体的好感与态度。拥有极高的自我矛盾性和极低的自我矛盾性的个体均不受他人的欢迎。人们对拥有相对清晰稳定的自我概念,同时容纳一定自我矛盾性的个体更有好感,态度更为积极。同时,自我验证倾向会进一步使个体不受他人欢迎。总体而言,随着个体的自我矛盾性由高到低,人们对该个体的好感与态度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
除此之外,本研究同时发现面对自我的矛盾程度不同的个体,人们对其自尊与人格的推断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们认为高自我矛盾的个体的自尊较低,其他条件下个体的自尊之间没有较大差异。这一结果与(ampbell的研究相一致,即自我一致性((ampbell称之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尊存在中度正相关((ampbell et al., 1996)o (ampbell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概念更多地侧重的是相对于自我概念混乱、不清晰的后果,自我概念清晰、明确的意义,因而其研究结果认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尊存在正相关。本研究中,除了高自我矛盾性条件,其余三个实验条件中对象的自我概念都是基本清晰、一致的,因而这三组的自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的不同之处则在于,首先,以往的研究主要考虑的是个体自我报告的自尊与自我一致性之间的关联,本研究考虑了自我一致性不同的个体在对旁观者眼中的自尊,结果与自我报告的结果一致。其次,本研究进一步区分了自我概念清晰但允许存在矛盾的情况和极度清晰、极度一致的情况,发现两者虽然自尊得分相同,但在他人心中的印象截然不同。换言之,相对于自我概念混乱以及自我认同不清晰可能带来的低自尊、心理障碍,清晰的自我概念以及对应的高自尊确实是积极的、值得个体追求的;但是如果将这一目标简单化,甚至将追求高自尊、拥有清晰且凸显的自我作为一种神圣的信条,则可能带来许多负面作用(Leaty, 2004; Swann Jt,1996),如在本研究中拥有过分清晰自我概念的个体,实际上在他人眼中形象不佳,态度评价较差。此外,这一影响还可能会波及个体的人际交往,比如本研究初步发现,低自我矛盾性可能降低了个体在他人眼中的宜人性,而宜人性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如tSen & BuSS,2005)0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考察了被试对个体的自我验证行为的评价。以往研究中,自我验证理论往往用于解释低自我评价的个体不愿意打破自我贬损的怪圈,而在解释高自尊个体的行为时,与自我强化理论难以区分.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将自我验证作为被试行为的动机解释,即使用一个个体内层面的变量解释个体内或个体间层面的行为。而从个体间层面对自我验证的考察,大多强调自我验证对于人际关系存在积极影响((Swann Jt & BuhtmeStet, 2012a).本研究则考察了评价者眼中个体的自我验证行为,结果发现自我验证行为会使评价者对个体的态度变得更加恶劣。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个体的自我验证行为不会暴露得如此彻底,也不会如此赤裸裸地描述出来;但本研究的结果仍然说明,作为旁观者,一旦经过长时间接触,发现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进行自我验证,可能会对其产生十分负面的印象。
本研究中,自我矛盾性的作用与人格的作用得到了区分,四个实验条件对态度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由人格上的差异解释。表面上看,低自我矛盾性条件与中等自我矛盾条件的差异似乎主要源于评价对象的人格开放性,而非自我矛盾性程度所致。为排除这一可能性,本研究在考察自我矛盾性的作用时,将评价对象的人格得分作为协变量加以控制,结果发现在控制住评价对象开放性得分后,自我矛盾性的作用依然十分显著。增加开放性作为协变量对结果的改变很小.这一结果表明自我矛盾性对他人的态度的影响是独立于人格的作用的,且这一影响远远大于人格的影响。另外,自我矛盾性的四个实验水平中,中等自我矛盾条件下对象的开放性得分与低自我矛盾条件下的自我矛盾性得分并无显著差异,而被试对两者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区别,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自我矛盾的作用与人格开放性的影响不能混同。 从人格判断的角度看,对象的自我矛盾性对人格判断影响的模式与态度的模式不完全一致。总体上,中等自我矛盾组和低自我矛盾组在人格特质上差异大多不显著,且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上得分最高(开放性、外向性、尽责性、宜人性),在消极的特质上得分低(神经质)。由于实验材料对于对象的介绍十分有限,被试实际上难以完全根据实验材料判断对象的多个人格侧面,如从材料中无从判断对象是否“善于言谈”或是否“说话尖酸刻薄,因此人格上存在的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晕轮效应的体现困iSbett & WilSon, 197刀。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采用短文自述的方式操作自我矛盾性,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对人知觉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限制了本研究的生态效度。在实际生活中,针对陌生人的对人知觉过程中,涉及自我暴露的言语沟通和接触较少发生。可用的线索与信息十分有限,往往集中在相貌、衣着、声音等物理线索,一般并不涉及个体自我的内容。此外,在现实的对人知觉中,目标的自我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矛盾,本身是个体根据他人只言片语、态度以及行为推断的产物。本研究中,评价对象通过文字的方式主动谈论自己自我的情况涉及深入且全面的自我暴露,这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相对罕见的。未来的研究可以基于现实人际互动过程,考察人们对他人自我矛盾性的知觉,以及这一知觉过程中使用的言语、非言语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真实的自我矛盾性线索考察人们对不同自我矛盾性的个体的态度。6研究三:矛盾寻求与自我矛盾性关系的初步探索 根据自我矛盾性和矛盾寻求的理论,矛盾寻求是对个体自我主动寻求矛盾信息的一种动机,是一个单维度的概念。为了围绕矛盾寻求展开后续研究,首先需要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确定问卷的信效度。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的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在编制出问卷之后,使用问卷测量的方式初步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自我矛盾性的理论构想,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两者的关系可能需要纵向研究才能较好地揭示:自我矛盾性引发矛盾寻求的条件〔极低的自我矛盾性并维持时间较长)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不易测量,需要实验室实验才能有效展示。然而,在研究阶段的前期,若不能确定两个变量的基本关联,便进行大规模纵向研究、开展实验研究,显然并不现实。所以在本研究中,仅采用横断研究的方式,初步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针对这一目的,研究3a编制《矛盾性寻求问卷》,并为提供初步的信效度证据。在研究3b中,使用先前研究中编制的问卷,采用横断研究的方式,初步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研究的探索性质,目前的研究中并无明确的假设。虽然根据自我矛盾性的理论,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的关系呈现一种循环的关系:高自我矛盾时人们回避自我矛盾,而低自我矛盾时人们寻求矛盾,但是在横断数据上,两者呈现出来的关系可能非常复杂。研究3b拟对两者的关系做初步的描绘。(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官网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