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图尔不喜欢意识哲学以及现象学,在他看来,要在梅洛一庞蒂和怀特海( A. N. Whitehead)之间做出选择,而怀特海被斯唐热(( Isabelle Stengers)看作是过去一个世纪中最伟大的哲学家。拉图尔认同怀特海的哲学思想,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与莱布尼兹以及怀特海的传统联系起来。根据这个传统,世界的要素(ingredients)是可以接受审查的,而社会科学的作用就是对有关范畴进行审查,而这些范畴不应该先验地固定下来。因此,形而上学与“元”( meta)问题无关。我们不应该先了解了自然之后,才开始思考元问题,而是要在界定自然要素的构成同时,开始形而上学的探索,探究世界的建构方式。因此,对拉图尔来说,形而上学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实践,而这种实践是本土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和本体论(ontology)的混合物。这样,拉图尔追随怀特海,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于一种经验(empirical哲学而不是经验主义(empiricist)哲学,定位成一种“经验形而上学”( experimental metaphysics)而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而拉图尔的思路是否真的与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进路不同,这一观点需要继续深人研究,本文只作粗略的比较。
1.拉图尔追随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 1861一1947年),英裔美籍数学家、哲学家。一般认为,怀特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20世纪产生的最伟大的形而上学理论。他的“过程哲学”意味着开发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然的观念,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怀特海的形而上学是强调流变的形而上学,在他那里,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有的只是“事件”( events ) ,“发生”(happenings)或过程。因此,他最著名的书名字是《过程与实在》,也就是在说“过程构造实在”。而拉图尔在反对二元论形而上学时,都经常提起怀特海,并借用了他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事件”( everrt} ,“命题”( proposition)和“摄人”( prehension)等。这些概念都内含着一个基本的观点,即自然是过程的。怀特海不认同自然科学的观点,认为自然不是由分布在时空中的离散的物质实体构成。自然由事件构成,事件穿过的时间、空间和经验是动态地彼此相关着的。实在、自然是过程的和关联的,“实在”在我们经验中以“命题”的形式出现,真实的事件充满感觉、价值和因果关系。“要理解直接的纯粹事实就需要把它作为与它有某种系统性关系的世界中的一项来进行形而上学的解释。”自然的观念,简而言之,涉及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
怀特海对自然的过程哲学研究,与拉图尔的科学论工作和政治生态学有着莫大的关联,主要分析以下两点。第一,怀特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形而上学语言来抵抗现代二分法。同样的,拉图尔主张从动态关系中理解文化与自然、人类与非人类、社会与科学。这种动态关系就是ANT理论的核心观点。行动者网络是过程性、关系性的,动态关系就是“转义”、“流通”,在本体论意义上是首要的。而静态的实体,比如社会和自然在动态关系中处于第二位。拉图尔自称在建立一个说明人类和非人类关系的模型时,借用了怀特海的‘命题’这一概念。“命题不是陈述,也不是物,而是行动者,实验室中充满了命题。话语和物质世界的分裂也无法区分不同的命题,没人预先知道这些差异或大或小、临时的或最终的、可还原的或不可还原的。”这些行动者,或者说转义者促成了或多或少的结果。新的实体的形成就在于它们是“由连续的转义者不断相互作用构成的世界”@中的一部分。拉图尔使用了“转义”、“转译”以及“事件”这些术语,来描述联结中的实体的转变。实体是块茎式活动的产物,拉图尔跟随怀特海的说法,实体通过它们与其他实体间的关系成为具象的:“每一元素都被它的联结元素所定义,而且它是这些联结不停运动所造成的事件。”
另一点在于,更具体来说,拉图尔的积极的政治哲学来源于怀特海对“自然的分叉”的批判观点。叭怀特海反对二元论,也就是“两种自然”的理论,“它把自然二分为两个部分,即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但是,被感知的任何事物都在自然中,因为“对我们来说,落日的红霞与分子和电波—从事科学的人通过它们解释现象—都是自然的部分。”对于拉图尔来说,怀特海的不分叉的自然的概念,有助于他提出科学更加民主化。因为,自然科学对于认知“真实的自然”的垄断这一假设,不再成立。
2.拉图尔不认同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一Ponty , 1908一1961年),法国20世纪上半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欧洲现象学比起其他哲学有着更明显的“经验转向”趋势,拉图尔就指出,梅洛一庞蒂是法国现象学传统中,经验转向最明显的一位学者,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涉身性”( Embodiment)思想当中。
受笛卡尔主义传统的影响,实体二元论通常把我们自身的存在区分为意识和物质,或者说心灵与身体两种实体。这意味着,我们或者是一种事物存在,或者是一种意识存在。而梅洛一庞蒂反对这种绝对的二分,他认为主体就是身体。“身体主体意味着在世存在的含混性:既不存在透明的意识,也不存在作为充实实体的身体(物体、物质),因为身体概念已经体现了身心的互动和交织。有时,身体仅局限于保存生命所必需的行为,反过来说,它在我们周围规定了一个生物世界。”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原初的世界,其它的外在世界都是根据它而展开,一个鲜活的身体取代了纯粹意识所扮演的解释角色,形成了第三维度的存在,于是“身心二元论”被真正扬弃了。“梅洛一庞蒂最终把一切建立在身体行为、身体经验或知觉经验基础之上,用身体意向性取代了自笛卡尔以来一直受到强调的意识意向性,用身体主体取代了意识主体。”这种身心一体化思想,而后发展成为涉身性思想,因此梅洛一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又被称为涉身现象学。
而拉图尔认为,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关注的是涉身主体的认知,“他是完全以人类为中心的考虑‘涉身性’问题”。这种身体主体的思想,决定了梅洛一庞蒂不可能采用“去人类中心”的角度来回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当然,他对生活世界的关注,比起理性主义更容易被拉图尔接受。但是,拉图尔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再次进人一种“去人类中心”的哲学呢?梅洛-庞蒂的思想反对了现代哲学主客二分法的祛魅,但是还不够彻底,现象学的“知觉”恰恰扩大了生活知觉和科学客观主义对现象的不同定义。因此,尽管拉图尔从现象学中寻找到了扬弃主客二分的思想,但是他认为这不足以填平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