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是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古老课题。普罗泰戈拉探讨了个人利益、道德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爱尔维修则认为利益在社会中的支配作用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并指出“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利益是连接人和社会的纽带,是连接人的生产劳动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桥梁。由此可见,利益是指处于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由于对物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利害关系。
不同的学者对于政治的理解各不相同。韦伯、福柯等从权力角度界定政治,马基雅维里认为争夺、保持和巩固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以戴维·伊斯顿、拉斯韦尔为代表的思想家从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角度界定政治。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围绕社会公共权力尤其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对特定的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和调控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和利益密切相关。利益是政治的本源驱动力,政治是利益的维护者。大多数情况下,政治源于利益,又以利益为归宿;利益也源于政治,又归于政治。那么当政治和利益结合在一起又该如何理解呢?
政治利益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和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并列。经济利益也可称为物质利益,是人类最基本的利益需求,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保证人生存的物质需要,经济利益是政治的起点,也是政治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利益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要,是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是比经济利益追求更高的利益要求;政治利益满足的是政治人在政治层面的需要,与人的社会地位、权力和权利高度相关,与其他利益形式尤其是经济利益有明显的互动关系。权力和权利始终是政治行为主体追求的直接目标,也是最基本的政治利益。政治利益是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需要的满足,因此有人主张“凡是需要经过政治权力予以支配、决定、调节、维护的利益,都是政治利益”。最典型的政治利益是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后获得的收益。
政治利益的主体都有哪些呢?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利益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政治权力主体,这类主体扮演着政策供给者与政治代理人的角色,包括政党、政府、政治家和政府公职人员;二是政治权利主体,主要是作为政策需求者的阶层、利益集团、社会组织及普通公民。上述政治利益主体都谋求参与或影响政治决策或执行过程,力争实现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
为什么会出现政治利益?可以说政治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政治行为主体的需要到人的政治活动再到政治关系的逻辑过程。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需求是政治利益产生的源头。需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是推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动力。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利益追求是人生活的目标,而实现利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研究路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利益反映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换,因此对利益的追求符合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在利益追求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官吏、官僚机构、国家机器,自然出现了政治,萌生了主体的政治需求,政治需求属于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本性推动。利益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出现了政治利益。
政治利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政治权力需求。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对他人和资源的支配能力,是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是能够做某件事情的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源于经济权力,又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拥有政治权力的行为主体在公共事务方面可以实现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主体的目的。现实主义学派认为追求权力是人类的基本目标。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宣称人类发展的动力在于追求“权力背后的权力”。那么这种权力如何获得?英国学者迈克尔·曼在《社会权力的来源》一书中对社会权力的来源做了基本概括,认为社会权力有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和政治四种来源,而且这四种来源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复杂的权力网络中获得政治权力离不开其他方式的支持,即暴力、军事力量、物质基础、社会地位及社会舆论等。权力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政治价值,是政治生活中的稀缺品,是获取和维护利益的手段,不可避免地成为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主体的必备需求。
二是政治权利需求。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权利进行探讨,认为“作为正义标准的权利,是调节政治交往的准绳”[川。这一观点被后来的斯多葛学派继承,并进一步把权利与理性联系到了一起。文艺复兴以后,政治权利逐渐成为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权利的产生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息息相关。这些利益需求也构成了权利的本质内容,权利也成为寻求利益和满足需求的途径。
可以说,政治利益是对政治需要的满足,也可以是政治行为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追求的权力、权利、地位、荣誉、财富、声望等。政治行为主体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他与此利益有关系的个人或群体并发生互动行为,如沟通、政治谈判、政治协商、政治合作甚至政治冲突。
�